高中心理辅导活动课“三点五步”教学模式探索

2017-12-19 15:32郝明星徐永刚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17年29期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教学模式

郝明星?徐永刚

〔摘要〕积极心理学视角下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课程架构和课堂驾驭,要以学生心理品质和心理能力的发展为最终目标。“三点五步”教学模式,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原动力,不忽视学生心理问题的矫正,更强调其心理品质的发展,同时将心理咨询技术融合进教学过程,在“积极、互动、体验”三个要点的基本原则下,引导学生在“澄清现状—分析原因—找寻对策—合理选择—实现自助”的五环脉络中,解除心理困惑,获得内心所需的心理体验与动力,发展心理品质与能力。

〔关键词〕心理活动课;教学模式;积极心理学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17)29-0020-03

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辅导”,是“辅助+导知+导行+导情”。辅导活动课就是在活动中,在教师的辅助下,学生能够“导正其知,导正其行,导正其情”。活動是课程的载体,但活动不是目的。活动的目标是体验,体验的目的是发展[1]。如何让心理辅导活动课真正“活”起来,活而不死,避免学科化;活而不乱,避免无序化;活而不散,避免形式化?这是“三点五步”教学模式探索的背景和出发点。

一、“三点五步”教学模式的构成

“三点五步”教学模式是以积极心理学理念为原动力,将心理咨询技术融入教学过程,以活动为载体,以学生体验为核心,以多方互动为主要手段,引领学生在“澄清现状—分析原因—找寻对策—合理选择—实现自助”的脉络中,解除心理困惑,获得内心所需的心理体验与动力,发展心理品质与能力的教学模式。之所以强调它在高中课堂上的应用,是因为高中生已经初步具备了探究自我内心需求的能力。它的构成有三个要点、五步环节。

(一)要点

1.积极。采用积极视角:“从只关注修复生命中的问题到同时致力于建立生命中的美好品质”,不忽视矫正和补救,更强调发展和预防。开展积极活动:在一般意义的“活动课程”的基础上,吸收了现代人力资源培训的“体验式培训”和“教练技术”的精髓,丰富多种活动类型。成员积极参与:课堂操作上更强调学生作为主体的主动参与和体验。强调积极生成:倡导课程预设与自然生成的和谐统一。

2.互动。活动中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甚至是家长、学生、教师的三位一体互动。“互动”既是活动过程,又是技术手段。在思维碰撞、情感交流、心理融合的过程中,去负留正,驳误存真,发展积极心理品质。

3.体验。它是活动课的关键点和落脚点。突出两个“充分性”,即活动的充分性和交流分享的充分性,学生在活动、体验、感悟、互动、内省下生成合理认知、积极情感、优良行为,这种自然生成效果更为持久。需要强调的是:体验指向的不是活动的结束,而是活动过程;体验不是获取答案的手段,体验过程本身就蕴含答案。

(二)环节

1.澄清现状,体验唤醒。进入起始活动,引领学生进入主题情境,唤醒学生已有体验,带着问题或需要更积极地参与活动。

2.分析原因,体验深化。切入主体活动,解决活动重点问题,促成学生对已有体验的深入性和发展性的分析,对自我进行反思与探究。

3.找寻对策,体验改善。深入主体活动,突破活动难点问题,总结出改善或发展的一般规律、规则,尝试运用新的视角去看待、解决问题。

4.合理选择,体验转化。延展主体活动,鼓励学生自己做出合理选择,用新的情境或问题对选择后的规律或规则进行深加工,形成新的稳定体验。

5.实现自助,体验强化。总结升华活动,升华和强化积极体验效果。

二、“三点五步”教学模式的理论依据

从理论支撑角度来看,“三点五步”教学模式符合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的基本理念。积极心理学强调心理学不仅要帮助处于某种“逆境”条件下的人们知道如何求得生存和发展,更要帮助那些处于正常境况下的人们,学会怎样建立起高质量的个人生活与社会生活。罗杰斯理论的可贵之处是把心理咨询的理论转化到教学中来,把认识阶段和情感阶段融为一体,为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提供了可供参考的理论模型。建构主义认为,学习者要想完成对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即达到对该知识所反映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该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联系的深刻理解,最好的办法是让学习者到现实世界的真实环境中去感受、去体验,而不是仅仅聆听别人(例如教师)关于这种经验的介绍和讲解。

三、“三点五步”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际中的运用

如表1所示,“三点五步”教学模式在教学实际中的运用包括三个阶段。

(一)课前准备阶段

课前准备阶段是一节心理活动课“能成功、有实效”的前提保障。此阶段教师除了对相关心理知识的准备,更主要的工作是了解学生。要根据学生的心理需求确定合适的主题,选择恰当的活动,制定合理的三维目标[2]。在活动中,要针对不同学生的生活现状和心理特点予以积极关注,既能保障活动目标的有效达成,也能避免某些环节给学生带来的二次伤害。

例如,在幸福体验课“因为拥有,所以更珍惜”一课中,预设情感目标是引领学生体验所拥有的亲情、时间、生活条件等带来的幸福感,学会珍惜并有信心去创造更多的“拥有”。在课程的准备阶段,教师要对学生的家庭情况和思维习惯做准确了解,对那些家庭不健全、生活有困难的孩子以及习惯消极思维的孩子在课堂上予以重点关注,愈合孩子的心灵伤疤,重塑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幸福认知,寓善意关注于无形。课前准备阶段的目标是体验的预设,即预设学生能从教师所选的主题及活动中获得体验和发展。“三点五步”教学模式下的课前准备阶段,要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备学生”,二是注意选题、预设目标要从积极视角准备。

(二)课上实施阶段

课上实施阶段是“三点五步”教学模式运用的主体阶段。此阶段由五个教学环节来实现。下面以人际交往单元的“HOLD住好人缘”一课为例,简要介绍这五个环节的实施流程。endprint

1.“澄清现状”环节。通过起始活动“测测我的受欢迎指数”,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一趣味小测试,既调动了学生参与本课的热情,也让学生大致澄清了自己的交往现状,体验唤醒目标达成。测试结束后,教师给予正确的评价和引导——没有天生的外交家,人的交往能力都是后天习得与提高的,只要我们找到方法,就会成为一位受欢迎的人。让学生带着信心和兴趣进入主体活动。

2.“分析原因”环节。这是课程的主体活动环节,要解决预设的活动重、难点问题,对应的体验目标为体验深化。在此课,设置情景辩论“铁达尼号重演”,由学生分组进行辩论赛,最后组内达成统一意见,全班范围内分享感悟。让学生在辩论过程中,体会无法接受别人观点或不被别人接纳意见时产生的愤慨、郁闷、抗拒和无奈;明白粗暴否定对方想法、大声争论、武力威胁等交流方式,不但解决不了问题反而会降低自己在交往中的受欢迎程度。这个过程要注意的是生生间、师生间的互动以及体验的充分性。同时活动过程也符合模式中关于“体验”的定位——体验指向的不是活动的结束,而是活动过程;体验不是获取答案的手段,体验过程本身就蕴含答案。

3.“找寻对策”环节。这是主体活动的深入阶段,继续完成对活动重、难点的探究和解决,对应的体验目标是体验改善。此课中,通过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扮演,还原生活中的交往情境,共同总结出交往的策略与技巧。同时学生也在情境中改善了相关体验,尝试运用新的视角看待和解决问题。

4.“合理选择”环节。它是主体活动的延展阶段。心理辅导活动课遵循心理咨询的原则,教师不是替学生做出选择,而是鼓励学生自己做出合理选择。对应的体验目标是体验转化。此课以写自我体验反思来完成。鼓励学生用新的情境或问题,对选择后的规律或规则进行深加工,形成新的稳定体验。

5.“实现自助”环节。这是活动的结束与升华阶段,对应的体验目标是体验强化。此课以音乐做背景,在全班范围内进行,鼓励学生与想要致意的同学握手,用“致意”这一破冰活动实现目标,既当堂实践了交往策略,又对以前曾有矛盾的同学给予了破冰、解结的机会。

需要强调的是,“三点五步”教学模式下,起始、主体、结束三部分活动的五個环节,既可以是几个活动的环环相扣,也可以是活动的逐层深入。比如,在开学第一天的人际破冰课“很高兴认识你,我的朋友”一课中,就是以一个“寻人启事”游戏贯穿全课。活动是为辅导目标服务的,绝不能为了活动而活动。而且,在需要几个活动配合完成的主题中,也要保障主体活动的清晰完整,学生充分体验与分享。

(三)课后反思阶段

学生的课后反思,对应的目标为体验的巩固与迁移。要知道,所有积极体验的生成和习惯,课堂上仅仅是开端,真正的巩固和迁移一定是在生活实践中实现的。教师要通过拓展作业、行为练习、课外实践等多种形式及时、反复地强化学生的积极体验。长此以往,就会使学生积极的语言脱口而出,积极的行为随处可见,积极的思维时时闪光。教师的课后反思,对应的目标是课程的改善与发展。

四、对“三点五步”教学模式的拓展与思考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对教学模式的选用,教师应由没有模式进入到有模式;由掌握运用现成模式到走出模式,取得教学的自由,最终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3]。近年来,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广泛运用,我们也逐渐尝试在学科教学和家长学校的“空中课堂”中拓展“三点五步”教学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三点五步”教学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在探索的道路上,我们会继续思考、前行,不拘泥,不固守教条,勇于探索,敢于创新,力求和学生们一起体验更多的精彩,收获更多的喜悦。

注:本文为第七届“健康杯”心理健康教育优秀成果评选活动来稿。

参考文献

[1]钟志农.心理辅导活动课操作实务[M].宁波:宁波出版社,2007.

[2]崔昌淑.心理辅导活动课的教学模式与专业突破[J].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2012(19):10-11.

[3]裴利华.心理教育活动课程——原理与实施[M].南昌: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第一中学,大庆,166500)

编辑/丁 尧 终校/于 洪endprint

猜你喜欢
积极心理学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创新线上英语教学模式的思考
高中英语“读写学思”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积极心理学与心理健康教育创新的探索
积极心理学理论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积极心理学在大学生活中的运用
职校生积极心理导向的体验式活动班会创设研究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