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识真之路很长

2017-12-21 10:44陈兴才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7年12期
关键词:求真华丽高考作文

陈兴才

一切未经审辨的事物,其意义都值得怀疑。这句话用在我们的中学作文上,适用性很强,为什么写作文,为什么要教作文,写什么,怎样的文章才算是好文章,一直是我和一班同行的忧虑。因为,如果说,写作教学有个原点的话,那这几个问题肯定是最原的点,用鸡汤表达,即所谓初心。初心不明,我们所做的,学生所写的,往往自满自得自赏,而其品质只在于揽镜自照中的自以为美。

正由這个出发点,因了水鱼主编对此主题的看中,我主持了一年多的“作文识真”栏目。所谓“识真”,有两个目的:一是“祛魅”。这个“魅”是什么,是假、丑但又打扮得漂亮的东西,本质是恶的,但有魅惑性。二是“去蔽”,就是扫开事物上的遮蔽或眼睛上的翳障,把原来看不见的珍珠淘出来,让真正有价值的文章成为榜样。前者可以看成是识假打假,后者是狭义的识真求真。

一年半时间只是个试验或示范,十多篇系列文章,传播的面还不够广,影响甚至是了了不明,现实的教学中,无论是命题导致的还是教师指导带来的,或是学生多年来养成的作文习性造成的,那些言之无物、无情无性、苍老着青春的面孔说凌空高蹈、言不由衷的套话空话的作文依然是主流形态。就高考作文评分的导向上看,有的省份较为注重品质,有的省份流出来的所谓满分作文依然有不少是外表华丽、逻辑贫弱、认识浅薄、情感造作的新八股。由此可见,作文识真,以及识真之后的求真,真当得起是任重道远,路漫漫。

其中最大的坎是两个,不在学生那边,因为学生的作文是服从于衡文观的。而衡文观目前由教师和高考阅卷主导,其中前者又受制于后者,也就是说,根子在高考阅卷评分体现的作文观上,这也是我们的作文识真主要采用所谓高考优秀作文作为样文的原因。另一方面,高考作文阅卷评分又不是由固定的少数人把持的,而是以庞大的教师群体“共识”为基础的,在教学一线,大部分教师是缺少自己的作文判断的,上面所列一些作文典型的毛病,往往被教师们奉为优秀样品加以推崇和铸造。

因此,“作文识真”的系列分析,并不是给学生看的,而是期望教师们一起在衡文上形成共识,或能在高考作文评分与平时教学中的作文价值评判两者之间形成互相的良性影响。我有一个愿景:如果都搞清了什么是好作文,也许,我们改进作文教学的方法会很多,实施起来也并不难。

耶鲁大学本科写作教师Emily在教来自中国的大学生写作后说,中国学生引以为傲的“套路”,恰恰都是美国大学认为的写作大忌。在她看来,中国的学生喜欢用诗意的、繁复的、华丽的辞藻和句子写文章,结果是让读者受到干扰,是不负责任,又推测可能这些学生是为了掩盖思想之 不足。

在我们的印象中,诗意的、繁复的、华丽的文字不是坏事,起码会有一个文采好、有才气的评价,为何在美国教师看来不仅无意义且是有害的东西呢?其实是我们与人家的写作评价观不同。可能我们会说,这是我们的传统,文辞之优美是长处,并不需要妄自菲薄,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但处于全球现代教育背景下,当我们跳到另外一个平台上去看,或许会冷汗直冒:那些漂亮的没有实际内容和自己真感受真见识的作文,真的有表达和育人的意义吗?

栏目暂告一段落,但诚愿,对作文品质的拷问不停,直到玉归玉,砖归砖,不再混淆不清。endprint

猜你喜欢
求真华丽高考作文
高考作文的得分点
冬的华丽
张锦绣
高考作文如何用“词”
流绚夏日
高考作文两关注
“神经末梢”的华丽转身
你眼里的2016高考作文是怎样的?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