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探讨

2017-12-21 18:21张楠
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 2017年10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张楠

【摘 要】核心素养指的是学生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文章主要探讨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教学策略,与广大英语教师进行分享交流。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学策略;小学英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7)30-0083-02

社会经济在发展,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同时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也使得教师的责任越来越大:在教学中要为学生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不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就是提高他们将来的就业竞争力。核心素养的培养要从小抓起,在小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结合核心素养的内容来开展各种活动,以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一、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我国绝大多数小学英语教师都把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作为教学重点,但却没有融入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这就不利于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建立,也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学生全面发展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入核心素养的相关内容,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才能,另一方面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促使学生实现全方位发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养成良好品德。

二、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策略

1. 创设语言环境

人们获取信息主要通过听觉和视觉,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的语言知识还不够充足,而且主要获取方式是通过图画。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创设語言环境就显得尤为重要,它能让学生主动接受知识的感化,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热情。富有趣味性的听学环境还能让学生充满新鲜感,使之更加主动地融入课堂。教师在课前就要计划好教学的内容。例如,在教授Friendship时,教师就可以播放词语的录音,并且提出相关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读,从而获得自己想要的答案。

实践证明,利用语言环境的学习方式,能让学生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好的环境是语言学习的基础,但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为了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而不断地向学生灌输知识,导致学生觉得学习任务太繁重,只能被动接受老师传授的知识,这样的教学方式已经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遏制了其思维的发散,不利于学科素质的培养。所以,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着重点放在学生思维的启发上,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小学生往往是比较活跃的,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来改变教学方式,营造更加适合小学生学习的氛围,让学生觉得学习是一件愉悦、和谐的事,同时,还应加强师生互动,以充分提高学生的主动性。实践证明,轻松、活跃的学习氛围有助于学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解放思维,从而进一步提高他们的英语理解能力,并实现其核心素养的提升。

2. 故事解放思维

一般情况下,相比故事而言,课本的内容显得枯燥乏味,因此,小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课堂教学中带入的故事,它不仅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还能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活动。因此,合理地运用故事是解放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思考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时,可以采取讲故事的前面一部分,后面一部分故事则让学生补充的方式,来达到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目的。例如,在讲一篇英语故事The Hippo and I时,教师就可先用汉语把故事的前半部表达出来,当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故事上时,教师再要求他们自己发挥想象力,猜测后面发生了什么,然后教师再把后半部分的故事展示给学生。当学生学习完整个故事后,就可以让学生分配角色,把故事的情节演绎出来,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实践证明,故事教学能够解放学生的思维,同时还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并有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

3. 资源合理整合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应基于小学生的特点和现有的知识水平,整合适合小学生的教学内容。其中,单元整合是以主题为中心的,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大的学习空间,通过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技巧,使学生把知识和生活结合起来,培养他们的语感。此外,教材的整合还有利于教师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提高。当然,重新整合过的教学内容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通过数字和情境结合,将语言知识和真实生活环境相结合,指引学生在现实环境中展开交流。

另外,教师还可以在开课之前搜集好听学的资源,先从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多样化的教学资源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加深他们对文章的理解,使之从资源中获取更多的情感体会。因此,教师选择素材要依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学习需要,合理利用晨读和晚读的时间播放学习资料,满足学生的视听感,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同时也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

4. 加强课外阅读

在小学教学中,多数教材都能够满足教学要求,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课本的内容与现实存在差异,有时候会让学生产生误解。所以,教师要适当为学生补充一些课外阅读材料,通过增加课外阅读量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同时还能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例如,通过观看《狮子王》,让学生熟悉英语的语法特点和言语方式;另一方面,故事情节也有助于学生理解父母的爱,朋友的帮助以及对原始森林的保护。由此可见,有效的课外阅读在无形当中还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

5. 创建有利于学生学习的课堂模式

想要改变课堂教学方式,教师需要明确教材的主题意义,使教学具有问题性、活动性、情境性、实践性和关联性。在梳理主题意义和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学生会结合语言学习和语言技巧,培养文化感知和品格,发展思维和语言的学习能力,因此,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与学生一起成长,使英语课堂变成学习的智慧课堂。

例如,教师采用跟读的方式让学生进行模仿学习,这样就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多的情感体验。学生在跟读的时候要由表及里,跟着教师纠正自己的发音,并从中调整自己的语速和语调,把错误纠正过来,这样还能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值得注意的是,教师需要给学生制订相关的跟读目标,使学生有目标、有效率地进行。同时,听力素材也要多元化,使学生可以接触不同的话题,了解多方面的内容。教师在学习过程中应及时进行指导,比如,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重读和轻读、停顿点的注意等,指出信号词语,这样,学生在阅读中就会越来越连贯,使得学习具有条理性,学生就会轻松很多。

总之,小学英语教学中核心素质的培养是顺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教师应该结合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采取行之有效的手段,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只有让核心素养在英语课堂上绽放光彩,才能培养出素质高的学生。

参考文献:

[1] 何小玲.基于生成性教学理念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发展核心素养[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刊,2016,(7).

[2] 张萍.直面核心素养 创设灵动课堂——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探索[J].校园英语,2017,(14):152-153.

[3] 朱双丽.小学英语核心素养研究现状及解决策略[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7,(13):7-9.

(编辑:朱泽玲)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教学教学策略核心素养
高中化学反应原理学习难点及教学策略研究
统编本初中文言文选文变化及教学策略
初中数学绝对值概念教学策略
关于提高小学生识字实效的教学策略
游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英语词汇教学问题及解决方法
小议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渗透思想教育
小学英语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