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低结构材料的魅力

2017-12-22 02:44福建省厦门市侨英中心幼儿园黄小青
儿童与健康(幼儿教师参考) 2017年12期
关键词:纸筒轩轩玩法

福建省厦门市侨英中心幼儿园 黄小青

案例:低结构材料的魅力

福建省厦门市侨英中心幼儿园 黄小青

上学期末,我们班级收集了许多卷纸筒,孩子们会将纸筒以金字塔方式进行垒高、比较,所以这学期设置低结构区时就投放了卷纸筒材料。

以下为笔者的游戏观察及反思。

一、案例观察

案例一

观察:佳妮佳琪二人将纸筒一个接一个地垒高靠在墙壁上,然后在垒高纸筒前叠出“金字塔式”,最后用纸筒摆满地垫周围。佳琪抱着腿坐在里面,小脑袋趴在膝盖上,佳妮看着她笑了笑。

我问:“你们在干嘛?”

“这是我们的家”佳琪说。

“这是我们的城堡”佳妮说。

在区角游戏的时间里她们都呆在“城堡”里聊天、说笑。

分析:从中可看出,幼儿已掌握一定的垒高、围合技能。两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将建好的物体称为“家”“城堡”,也可从中发现两人能够相互合作。佳妮有小女生们想要当公主的愿望,结合“金字塔式”的建筑,认为自己呆在“城堡”里。在平时的游戏中两人同伴关系密切,以致二人可以友好地相处较长时间。

案例二

观察:辉辉和雨璐把卷纸筒沿着地垫边缘摆好,以围墙式的方法做成自己的“家”。辉辉在“家里”用细长的卷纸筒在大纸筒上来回滚动,他说他在制作月饼。雨璐见笔者在旁观察便热情邀请笔者到他们家做客。进入他们家后她拿着有颜色的纸筒对老师说:“请你吃鸡翅”,又拿着底部贴有圆片的纸筒说:“请你喝水”。看了看他们的材料,我鼓励他们到材料仓库选取自己需要的材料丰富家里的食物等。于是两人到达材料仓库,看到一旁玩玩具的嘉滢说:“我要买……”。接着两人欢欢喜喜回到“家”中继续游戏,老师离开时还不忘说:“你等会儿再来我们家哟!”

分析:可能是上周观察到佳琪佳妮的围合玩法,以及自己想要一个空间,于是他们也为自己建造一间小房子。从招待客人、超市购物的过程中可以看出孩子们喜欢玩角色游戏,且二人以物代物水平较高,能将废旧材料变成自己想要的东西。游戏中出现的彩色纸筒及“笔筒”是上学期收集留存下来的。笔者认为可以由此作为一个新的出发点,鼓励幼儿装饰纸筒,可以是美工方面,也可以是为了自己的游戏需要制作游戏材料。

案例三

观察:图1两名幼儿在滑梯出口将纸筒拼在一起搭好一层后在纸筒上方行走,并放置第二层纸筒。笔者问:“你们在做什么?”“我们在建房子。”图2中两名幼儿将纸筒沿地垫边缘围合成一个长方形,并在面前摆放第二层纸筒,接着拿较长的纸筒进行敲打,经过询问,得知他在敲鼓。图3中是孩子们将纸筒带至美工区装饰的成果。选择纸筒区的孩子有的会跑来问:“老师,我可以去美工区装饰纸筒吗?”“当然可以!”于是就有了这些作品。

分析:不同时间、不同幼儿,玩法不同。以上是连续三天的观察结果,有的孩子沉浸在角色游戏中,有的孩子玩起建构游戏,还有的孩子进行美工制作。令我惊叹的是原来卷纸筒还能这样玩!可见教师真的要相信儿童是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与沟通者。教师需要管住手、管住嘴,给予幼儿一个大空间让其“自由发挥”。

案例四

观察:这次,我看到轩轩和峻川在纸筒区玩起“保安室、电梯”等游戏。轩轩将长纸筒立好后套入一个大纸筒,嘴里念叨着:“金币塔”“啊,被台风吹倒啦!”接着他的好朋友峻川进入纸筒区,他用纸筒围城一个长方形后玩起“电梯”游戏,“二楼到了,三楼到了”。这时轩轩说了一句:“保安室”,峻川就突然大笑着说道:“这是保安室,不能进来哦!”接着二人一起玩“电梯”的游戏,突然,“电梯爆炸飞来起来了!”峻川喊道。“我在装修,嗯……”(嘴里发出机器转动的轰鸣声)。

分析:通过此次的观察我发现区角时独自一人观望他人游戏的轩轩也懂得选择区域进行游戏,且能独立完成游戏,有了好朋友的陪伴后游戏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他结合生活经验将台风情节加入了他的游戏中,同伴加入后他模仿同伴玩起电梯游戏。在游戏过程中可以看出二人十分开心,这次游戏带给他们满满的喜悦及自由游戏的满足感。原来低结构材料的魅力如此之大,能这般吸引幼儿!

二、思考与推进

我的思考有两点:一是鼓励幼儿自主游戏,支持幼儿的自发游戏主题;二是低结构材料该怎么玩?

从此次游戏中可以看出教师极少干预幼儿的游戏,让其自主操作,自己确定玩法。其中有两次的引导:鼓励幼儿前往材料仓库丰富自己的材料;在一日活动中丰富幼儿有关纸筒装饰的经验。

根据孩子们的游戏情况,这次的游戏推进主线有两条——分别为不限制幼儿,让其自由地进行游戏;装饰纸筒,教师的行为为丰富经验和提供指导卡。但在游戏中教师并不刻意引导幼儿去美工区装饰纸筒,给予幼儿自主的权利,不进行干涉。这就是一直强调的让幼儿自主进行游戏,孩子在游戏时也许不会按照教师预设的玩法进行游戏,此时就需教师的支持与引导,让孩子们自由游戏。

我觉得可以将这段时间在纸筒区的观察在集体面前进行分享,不仅是肯定以上幼儿的展示和表现,还可以激发其他幼儿的兴趣。还可以通过这次的分享让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看法及新的想法、玩法——做到从幼儿出发最后又回到幼儿身上!

猜你喜欢
纸筒轩轩玩法
金玉良言
纸筒
解救轩轩
零跑的新玩法
结实的纸筒
结实的纸筒
下次吃2点
鸡蛋托的创意玩法
纸筒
TPP的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