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秀彦:文化创意+的新时代来了

2017-12-24 01:30
经济 2017年23期
关键词:传统产业阶段融合

文/本刊记者 李 晗

耿秀彦:文化创意+的新时代来了

文/本刊记者 李 晗

文化创意产业项目的规模和水平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开展“文化创意+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对调整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提高我国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人民群众文化品位,提升民众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提升我国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促进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那么,新时代下,文化创意应该如何实现文化引领下的产城融合、城乡统筹一体化的可持续发展?《经济》记者对“文化创意+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组组长、中国人民大学美学与现代艺术研究所研究员耿秀彦进行了专访。

与传统产业融合是必要条件

《经济》:作为“文化创意+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组组长,您认为这项研究会带来哪些改变?

耿秀彦:通过这项研究,最终能有效打通文化与产业之间的通道,探索出“文化创意+”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的现实路径。我认为有九个方面的转变,第一是促进认识上的转变,即从“小文化”到“大文化”;第二是促进文化视野转变,即从小领域到大世界;第三是促进体制转变,即从部门分工到打破界限、协同作战;第四是促进商业模式的转变,即从单一盈利点到全产业链;第五是促进供给结构的转变,即从跟风到原创;第六是促进生产方式的转变,即从规模化到品质化;第七是促进需求方式的转变,即从实用到实用+欣赏;第八是促进生活方式的转变,即从单一生活化到生活艺术化;第九是促进产业发展的转变,即从文化是文化,产业是产业到文化与传统产业有机、有效、有序融合发展,和人民的生活、生产、生态有机衔接。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推动了消费需求从低端到中高端的变革,同时助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给创新创业、就业等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赋予了新的内涵,更是让体制机制由细分走向开放协同。未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会促进多方面、多领域的转变。

《经济》:您预期想达到怎样的目标?

耿秀彦:开展“文化创意+传统产业融合发展研究”,是希望其能成为中国具有典型理论示范效应的成功典范。在此理论指导下,在合适的城市与乡村结合的区域,建成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和文化创意产业引领区,整体协同发展改革引领区、全国创新驱动经济增长新引擎、生态修复环境改善示范区,并有效推行美丽中国建设。

再者是希望能推进我国传统产业转型和升级,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国际文化交流,研发设计出能够讲好中国故事、能够突出中华元素的文化创意产品,以此展示我国的文化魅力与产业优势,促进国际间的贸易往来。

跨界融合呈现出不一样的面貌

《经济》:您认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到了什么阶段?

耿秀彦:我国发展文化创意产业至今已有十几个年头,这些年来,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虽然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但是期间也不乏有些问题存在,因此制约了文化创意产业的更大、更好发展。

北京市提出的“一核一城三带两区”发展思路,建设全国文化中心,可以说再一次拉开了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大幕。我认为也到了回顾发展历程与展望未来的一个重要时间节点,回顾过去的十几年,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798阶段,这个阶段使得工业遗存得到了保护,但产业发展效果不尽如人意;第二阶段是动漫游戏阶段,这个阶段使游戏尤其是网络游戏得到了很好的发展,但动漫产业发展不尽如人意,动漫产业园更是现状惨淡;第三阶段是文艺演出、影视阶段,这个阶段文艺演出、影视得到了相应的发展,但大多数影视产业园出现了挂羊头卖狗肉的情况;第四阶段是无所适从阶段,这个阶段政府不知道应该引进什么项目,企业不知道该往哪个方向投资,更多人想参与到文化创意产业中,但不知道什么是文化、什么是创意、什么是文化创意产业;第五阶段是跨界融合阶段,这个阶段的分水岭发生在2014年,同样也是新的里程碑,对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良性发展产生了积极促进作用。

《经济》:您认为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将来有怎样的发展趋势?

耿秀彦:近年来,我国文化创意产业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效,尤其是近三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领域从政策引导逐步走向市场主动,从以往的商业创新引领发展驱动逐步走向文化+技术+金融+传统产业多元驱动,并形成了相互联动。

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不仅为消费者带来了便捷,推动了消费需求从低端到中高端的变革,同时助力中国制造业的转型升级,给创新创业、就业等国家和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赋予了新的内涵,更是让体制机制由细分走向开放协同。未来随着文化创意产业的不断发展将会促进多方面、多领域的转变。

《经济》:具体会有哪些方面的转变?

耿秀彦:认识改变,从小文化到大文化;创作改变,从胡创乱创到规范;文化科技,从大国到强国;技术创新,从跟风到原创;商业创新,从文化产业到全业态;教育创新,从学科独立到跨学科融合;生产制造,从规模化到个性化、智能化;国际贸易,从关注出口到关注内需;环境治理,从强制到自觉;供给升级,从数量到品质;需求升级,从物质到物质+精神;创新创业,从小众到大众;工作就业,从固定到灵活;文化视野,从小领域到大世界;发展导向,从政策引领到市场主动;产业发展,从分块到跨界、融合;盈利模式,从单一环节到全产业链;体制创新,从分工到协同;需求结构,从实用到实用+欣赏;生活方式,从生活到生活艺术化;价值转变,从关注个体到关注国家。

猜你喜欢
传统产业阶段融合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村企党建联建融合共赢
融合菜
从创新出发,与高考数列相遇、融合
《融合》
在学前教育阶段,提前抢跑,只能跑得快一时,却跑不快一生。
丘区传统产业仍大有可为
专家开方:传统产业创新互动做强做大
大热的O2O三个阶段,你在哪?
两岸婚恋迈入全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