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水市林业生态保护与扶贫攻坚双赢共进对策分析

2017-12-25 12:08李向华
绿色科技 2017年22期
关键词:扶贫攻坚有效举措

李向华

摘要:指出了林业扶贫是扶贫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实施林业生态脱贫具有重要意义,泸水市作为全国深度贫困的“三区三州”中的县级市之一,充分利用自身资源优势,找准脱贫结点,必将对增加群众收入、实现小康起到关键性的助推作用。具体分析了泸水市林业生态保护发展现状,并结合脱贫攻坚奔小康的目标,对如何充分发挥林业生态保护促进扶贫攻坚实现双赢共进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有效开展林业扶贫工作提供参考和启示。

关键词:林业保护;扶贫攻坚;双赢共进;有效举措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7)22019702

1 引言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云南省立足建设“森林云南”为基础,大力推进生态文明的发展,怒江州以创建“和谐怒江、怒江花谷”为奋斗目标,全面助力扶贫攻坚,促进小康社会,泸水市在进一步巩固生态建设和绿化成果同时,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工作,为实现林业生态保护促进扶贫攻坚的双赢共进做出了积极贡献。

2 泸水市森林资源概况

泸水市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怒江僳僳族自治州州政府所在地,地理位置在99′34″E~99′09″E,25′33″N~26′32″N之间,国土面积3203.04 km2,下辖6镇3乡,人口近18万人,接壤缅甸,是少数民族聚居区,境内居住着傈僳族、白族、怒族等21种民族,少数民族高达87%,是云南省重要的少数民族边境市。

泸水市地处横断山脉南端滇西纵谷地带,地势北高南低,一江两山,东部碧罗雪山与西部高黎贡山夹怒江由北向南纵贯全境,山高谷深,海拔高差大,形成了典型的“V”字型高山峡谷地貌。热带季风气候,受印度洋大洋环流影响强烈,干湿季分明,又由于地形特殊,气候垂直变化显著,有“一江两山三气侯”、“一山分四季,隔里不同天”的说法。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所以泸水市水能资源、矿产资源、生物资源丰富。泸水市山多平地少,所以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据2016年统计,泸水市森林覆盖率达74.06%,新增营造林面积27.6万亩,境内有1000多种高等植物,超過20种国家级珍稀树种,森林资源十分丰富。

3 泸水市开展林业生态扶贫的必要性和意义

泸水市地处我国西南边陲,是一个集“边疆、民族、宗教、山区、贫困”五位一体的县级市。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形成了独特的自然资源,但因基础设施薄弱,开发难度大、交通设施建设困难等因素制约下,人民的生活水平非常之落后。如何让当地群众脱贫和全国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已引起了州、省、中央的高度重视。

“加强林业生态保护、促进区域脱贫”,是泸水市结合本土资源优势,充分利用资源,发挥林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作用的重大决策,也是促进当地林业发展,充分发挥林业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重要举措,是促进林业科学规划发展和保护、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双赢策略。

4 泸水市林业生态保护和林业扶贫双赢共进的重要举措

4.1 加强组织领导,树立明确目标

泸水市将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同志扶贫开发思想作为基本指导思想,全面分析市情后,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泸水市生态建设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确立了“念好山字经、写好林文章、打好生态牌、实现绿色发展、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大林业发展思路,确立了“保民生”、“护生态”、“促发展”三大目标,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脱贫攻坚的组织体系,综合部署,合理规划,积极的探索完善高山峡谷地区立体式生态保护新模式,培育林业产业,全面推动林业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有机结合,促进林业保护和扶贫攻坚的同步进行。

4.2 立足市情制定符合实际的扶贫策略

泸水市深入基层,摸底排查,确定了“政策保障、产业脱贫”的扶贫策略,积极争取国家、省政府的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积极争取重点区域造林绿化、退耕还林工程、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补偿、林业产业发展、森林资源管护等涉林项目建设。并加强监督制度,强化监督,强力推进林业扶贫工作落实。同时,充分利用资源,捆绑整合项目资金,采取聘用贫困户劳力造林、选聘贫困户劳动力从事森林资源管护、扩大生态效益补偿覆盖面、优先安排贫困户实施退耕还林、推进林业产业提质增效等措施,促进贫困户增收致富,强力推进脱贫攻坚工作。

4.2.1 人员安置帮脱贫

为了推进扶贫攻坚与重点区域造林绿化的紧密结合,泸水市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人工造林建设等林业重点工程集中向贫困地区、贫困户倾斜,妥善安置贫困劳动力,促进贫困户脱贫。全市落实森林资源管护面积388.38万亩,聘用森林管护人员361人,聘用建档立卡生态护林员1474人,人均年工资8400元。

4.2.2 生态补偿促脱贫

泸水市天然林保护二期工程划定生态公益林69.59万亩(其中:国家公益林54.93万亩、地方公益林14.66万亩,全市将生态效益补偿管理机制纳入主要议程,强化责任、逐步落实,将国家扶持资金兑现到户,不仅让农户生活得到改善,还提高了山区人居环境,引导出了一条生态保护环境与脱贫致富协调发展之路。

4.2.3 林业产业促脱贫

泸水市积极强化林业产业示范点、示范基地建设,全面推进当地特色林业产业发展,助农民增收。2017年上半年泸水市发展特色产业面积176716亩,发展林果133816亩(其中干果类103546亩,水果类30270亩)、林菜11100亩、林药31800亩。

4.2.4 包村扶贫促脱贫

泸水市建立并完善了到村脱贫工作领导小组深入调查,广泛收集村情、组情、民情,为贫困村的贫困户建档立卡,将贫困户基本情况、贫困现状、贫困原因记录在册,制定了贫困户信息系统,积极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完善数据补充和更新,加强贫困户的动态管理,围绕国家“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总体目标,执行“八有五无一超一受益”指标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标准,为贫困户建立切实可行的帮扶计划,并大力开展公路、网络、公益林巡护站、村委会附属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泸水市还积极开展扶贫济困工作,比如为困难村民筹措手术费、慰问老党员,扶住困难学生,为特困户捐献大米、棉衣等生活用品。endprint

4.2.5 加強生态恢复建设

为加强林业在扶贫攻坚中的作用,泸水市还积极发展林业产业,制定了近期抓禽兽蔬菜劳务、中期抓林果提质增效、远期抓退耕还林和生态修复,长短结合,以短养长的“三步走”增收思路。近年来,泸水市形成了以核桃种植为核心的林业产业,完成陡坡地生态治理核桃种植面积1030亩,完成新一轮退耕还林核桃种植面积538亩,并加强核桃种植的资金投入、技术研发、经济林木的种植、嫁接、病虫害防治培训、护林员选聘等,为泸水市林业生态恢复发展提供了优良典范。如:泸水市林业局制定的《泸水县古登乡俄夺罗村五年扶贫开发规划(2016~2020年)》,在完成该村257户1017人的建档立卡工作的同时,将生态保护与林产业发展纳入重点规划范畴,有效地促进了精准扶贫。

4.3 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选聘为生态护林员,促进贫困户脱贫

泸水市充分认识到到护林员队伍是泸水林业建设、最基础、最重要的力量,承担着森林防火、森林病虫害防治和预防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活动的重要职责。根据《怒江州林业局 怒江州财政局 怒江州扶贫办 关于下达2016年选聘贫困人口开展生态护林任务计划的通知》,泸水市将林业保护和扶贫攻坚有效的结合起来,从建档立卡贫困户中选聘生态护林员,建立统一的“市建、乡聘、站管、村用”的生态护林员管理机制,为9个乡镇71个村1474名贫困户提供补助,极大地解决了贫苦户的就业问题,为贫困户实现政策脱贫、改善生活水平提供了重要途径,意义十分重大。

5 结语

林业生态扶贫是我国农村扶贫的重要部分,发挥着重大意义。云南省怒江州泸水市为了推动农村扶贫的进行,将林业生态保护和扶贫攻坚有机结合起来,进行了多渠道、多形式的探索和尝试,为促进泸水林业发展保护和扶贫攻坚的双赢共进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曾令衡.突出林业特色 狠抓项目扶贫[J].云南林业,2015(6).

[2]周海川,陈绍志,赵 荣.林业扶贫在中国扶贫开发巩固阶段的基本经验总结[J].林业经济,2014(12).

[3]郝学峰.关于林业扶贫工作的分析与研究[J].国家林业局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5(1).

[4]宁攸凉,谢和生,赵 荣.中国林业扶贫攻坚政策支持难点、成因及对策[J].林业经济,2015(6).

[5]窦全勇.精准扶贫理念下“包村联户”扶贫模式的变革—以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为例[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7(3).

[6]王 鑫.武陵山景区县域经济发展差异与极化比较研究[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4):142~147.endprint

猜你喜欢
扶贫攻坚有效举措
刍议大数据时代企业的档案工作
推进军队政治工作科学发展的实践举措与意义分析
扶贫攻坚视域下发展广西乡村旅游的新思考
以“五大发展理念”统领推动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创新发展
浅淡如何发挥交通基础作用打赢精准扶贫攻坚战
注重教育培训 保障职工安全
加强企业会计内部控制的有效策略
促脱贫攻坚惠民惠农 内蒙古农村信用社如何发力
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金融优惠政策配套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