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于用材:提升契合度

2017-12-26 19:03
作文周刊(高考版) 2017年38期
关键词:人和事主旨课本

制胜策略

一、选择材料

1.“过电影”法。所谓“过电影”法,就是将自己学习的知识或耳闻目睹的生活现象,在大脑里像放电影一样过一遍,抓住其中的有用信息入文。具体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过课本“电影”。过课本“电影”,即回顾与自己朝夕相处的语、数、外、理、化、生、史、地、政等学科知识,从书本中淘金,打开自己的写作思路。

(2)过课外知识“电影”。每个考生的大脑里都贮存有一大批小说、报告文学、新闻报道中的人和事。对平时接触过的素材,考生都可以拿出来过一遍“电影”,从而找出合适的写作材料。

(3)过生活知识“电影”。当在考场作文中感到无材料可用时,考生只要联系一下自己的生活经历,思路就会豁然开朗,进入柳暗花明的境地。曾经触动自己心灵的人和事,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等都是考生可入文的材料。

2.一材多用。对同一则材料,考生只要变换不同的角度,就会发现它与许多作文立意是相通的,可将同一个材料运用到不同的作文中去。考生可以根据不同作文的不同观点,对材料从不同侧面进行分析。分析时要突出与所证观点有关的侧面,对与观点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则应一笔带过,甚至可以不提。考生如果学会了一材多用,能够多视角、多层次地审视材料,不仅可以举一反三,以一当十,而且还可以翻新旧材料,写出新观点。

二、加工材料

1.材料运用比较化。“材料运用比较化”就是把性质相似或者相反的两则材料加以对照、比较,找出出它们之间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从而使结论呼之欲出。一般来说,可以同类扩展,连点成线,以凸显规律;也可以先求异,再求同,对比之后见本质;还可以正面扩展,反面延伸,對比之间巧映衬。

2.材料运用排比化。排比用在议论文中,可以条分缕析,把道理阐述得更严密,更透彻;排比用在散文中,可以层层蓄势,把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排比用在记叙文中,可以把对象特征描绘得生动细致,进而让作文思路开阔,条理清晰,内容集中,气贯如虹。为了将细节的含意阐释地具体入微,考生可以采用排比的手法,在读者面前推出一组组生动传神的细节镜头,从而使文段气势磅礴。

3.材料运用因果化。“材料运用因果化”就是在具体行文中,将以描写、记叙、引用等方式呈现的材料,采用点评、分析、判断等手段,打通材料与主旨之间的因果关联,让材料和主旨高度吻合,以增进作文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进而征服读者。

【袁社玲/供稿】endprint

猜你喜欢
人和事主旨课本
画与理
主旨演讲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记叙文的选材与主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中国地铁60年
——人和事》出版发行
平淡真实显主旨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精选课本题改编练习
已过去的2015年里想要感恩的人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