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

2017-12-27 14:55黄丹蓝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市场经济经济管理

文/黄丹蓝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

文/黄丹蓝

福建省泉州市中国银行泉州分行营业部

在我国社会经济飞速改革发展过程中,企业经济管理理念和模式亦发生系统性的变化现象。基于此类背景,笔者决定在理清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现阶段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遗留的问题前提下,解析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科学合理性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希望引起更多企业管理主体的重视。

市场经济;企业经济管理;弊端问题;科学模式

市场经济体制日渐完善过程中,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面临愈加深刻的竞争挑战危机,为了确保长期流畅性推动经济运转进程,开拓更加长远化的生存与发展前景,就必须依靠市场经济条件规划出富有针对性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纵观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上都遗留某种滞后性隐患,无法确保令企业赢得较多的竞争优势和经济效益,至于这部分问题究竟是什么,以及日后有效的经济管理方式等内容,将会在后续予以深入性延展。

1 企业经济管理的概念

所谓的企业经济管理,就是结合企业现阶段经营状况和行业市场环境特征,进行完善与合理性的经济管理方案制定实施,核心目的就是长期赢得最大数量的经济效益。大多数状况之下,企业规划经济管理方式期间习惯于借鉴以往丰富的实践经验,希望借此紧紧把握外界经济环境发展脉络之后,树立起严谨的经济监管体制。经过阶段化实际调查和总结发现,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革新具体经历两类历程。初始历程则为建国时期,因为国家政府主要沿用计划经济体制,特别是在经济管理理念和方式过于陈旧作用下,致使社会整体经济发展进程相对缓慢;还有就是后续的改革开放阶段,因为经济环境愈加新颖,国家政府机构必须接连调整既有的经济管理手法,即依照企业市场定位方向和今后发展目标,设计适用性和全新性的经济管理计划,进而透过根本层面上强化不同投资决策的精准性。

2 现阶段我国企业经济管理过程中遗留的弊端问题

2.1人力资源方面的问题

透过市场经济条件角度观察,对于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和质量产生直接性的因素还是比较繁多的,当中最不可小觑的则莫过于人力资源,而因为许多企业在这方面重视力度不够,经常会引发一些问题。

第一,目前一些企业既有的员工培训体制不够健全,许多企业经济管理主体经常会因此产生懈怠消极情绪,经常会在自身岗位中引发责任感和道德水准低下等隐患。

第二,因为许多企业管理人员在经济管理上存在轻视问题,致使许多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地位的长期低下,无法形成对企业较强的归属感之余,更无法贯彻落实不同阶段的经济管理目标。

第三,企业当中员工激励机制尚且没有成型,根本无法保证全面调动财务管理人员的主动性意识。

2.2管理体制方面的问题

长期以来,许多企业管理主体尽管说都开始大力着手进行企业经济管理模式革新,但是因为实践经验缺乏,使得这部分经济管理体制开始遗留诸多漏洞。除此之外,仍有一些企业管理主体制定经济管理体制环节中没能关注体制内容的可行性与实效性,造成该类经济管理方式的价值和效果持续骤降。

2.3组织架构方面的问题

如今许多企业都存在经济管理组织单调乏味、经济管理模式设计过于盲目等问题,严重情况下甚至会令企业内部组织架构和现代市场经济环境特征严重冲突。另外,还有一些企业管理人员过分追逐经济效益,无法高效率地解决经济管理中的挑战困境,使得现代企业发展进度至此受到严重约束。

3 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企业经济管理的科学合理性模式

3.1树立完善合理性的经济管理体制

处于现代市场经济环境下,任何企业要愈加高效率地开拓发展空间,第一要务就是进行健全且有效的经济管理体制创建,力求将一系列创新思想贯穿至既有的经济管理架构中之后,为企业可持续竞争与发展注入更多的生命活力。就好比是建筑施工企业,其在实施精细化管理方案环节中,必须兼顾施工质量和成本费用控制等事务,力求借助现阶段行业市场发展动态强化对节约型经济管理体系的完善实效,最终衍生出一套健全、丰富、合理的经济管理体系。

第一,加快最新环保材料和管理技术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融入进程,确保在其中全面秉承低消耗、低成本和高收益的经济管理思想。

第二,力求进行市场现场动态化监督控制,即依照三标体系内部的核心要点调试既有的质量管理方案。

第三,组织既有的施工管理团队进行专业化的技能和素质锻炼,令这类群体能够在当下全面掌握精细化施工管理的要点,借此发挥当中经济管理的应用价值。

第四,须实时性地规划布置一系列高端化的科技创新实践项目,力求将最为优质化的管理思想和技术融入到不同施工流程之中,随后令整个建筑项目的施工效率和水平得以理想化改善。

3.2建设可靠性的企业经济组织结构

作为现代优质化的企业管理主体,须竭尽全力进行既有的经济组织结构改良修缮,确保实时性贯彻企业可持续经营发展原则,令自身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顺势发挥出多重优势之外,更能够辅助企业巧妙地避免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诸多风险。在此类状况影响作用下,现代企业管理主体须实时性依照自身经营动态规划出富有针对性的经济管理方案,保证不断凸显特殊的经营理念和优势条件之后,令当中的经济管理组织结构变得更为科学高效一些。

3.3强化对企业人力资源的改造实效

结合以往各类企业管理实践经历调查发现,选择进行内部人力资源不断改造调试,不仅仅可以令企业不同阶段经济管理效率得以全面提升,同时更可以辅助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赢得更多的竞争条件,最终令企业整体的市场份额持续增加。所以在处理这方面工作时要注意落实以下要点:

首先,加快人力资源培训与考核工作的融合进度。处于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不同类型企业都面临着十分激烈的市场竞争挑战和日常经营压力,在此期间,企业对于自身不同岗位人力资源的职业技能、综合素养等,自然提出愈加严格的规范要求。基于此,作为现代企业管理主体,须适当增加不同单位员工的入职门槛,即确保依照最新行业市场需求动态和自身经营发展方向,设计妥善性的员工培训指导方案,令员工培训与对应的考核工作自然地融合在一起。

其次,透过不同途径留住优质性人才。作为优质性的企业管理主体,须竭尽全力引入和培养一些高素质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其间不仅仅要积极创建健全性的人才储备库,同时还应努力着手处理好优质性人才的流动管理事务。如在第一时间内调查掌握不同员工遭遇的困境并提供应急措施,令他们在经济管理创新活动中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没有任何后顾之忧。

最后,树立起健全的激励机制。作为一名现代企业管理人员,还必须尽快树立起科学人性化的人才激励机制,可以保证实时性利用合理的物质和精神激励途径,激发企业员工的主观能动性意识并形成对自身岗位、企业强烈的归属感。

需要注意的是,处于市场化经济改革大潮之后,涉及信息技术也同步变得更为发达一些,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活动中应用的更为频繁起来。须知市场经济环境和条件原本就是十分繁琐的,处于当中的企业,在正式组织经济管理实践期间,理当借助信息技术更好地进行有关经济数据收集、整理、解析,确保树立起健全有效的信息数据平台并全方位启动数字化管理模式之后,令企业经济管理效率倍增。如配合信息系统实时性演算企业不同阶段的成本、利润和资金数量,确保为日后各类投资决策制定提供指导性依据、快速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之外,维持内部成本预算的精确性和成本控制的实效性,最终令整个企业资金得以流畅性地运转。

4 结语

综上所述,任何企业想要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脱颖而出,进一步谋求可持续和稳定性的发展目标,就必须及时调整自身的经济管理模式,确保其不会和当下市场经济特征产生任何冲突迹象。具体处理方式则是依照企业最新特征和市场变化动态规律,制定适当等级层次的经济管理指标,进一步辅助企业做好市场和发展方向的定位工作;还有就是选择持续健全体制、加快市场融入进度、引入高端化的数字管理技术等。长此以往,令企业经济管理绩效得以有机改善,真正促成其经营效益的持续性增长结果。

[1]李宁.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弹性管理的探讨[J].财经界(学术版),2014,25(20):111-117.

[2]李思伟.市场经济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研究[J].商业经济研究,2015,27(24):133-139.

[3]陈卫雄.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16(01):88-96.

[4]徐晨香.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6,11(04):112-123.

[5]李晨曦.研究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J].智库时代,2017,19(10):153-158.

黄丹蓝(1991—)女,福建省泉州市,民族:汉职称:无,学历:本科生。研究方向:个人、机构、政府如何获取支出。

猜你喜欢
市场经济经济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房地产经济与市场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市场经济下工程项目的招投标管理
财政税收在市场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关于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人本管理在我国国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