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审计方法创新

2017-12-27 14:55孙崧高秀娣王宇赵强佟晓童
新商务周刊 2017年24期
关键词:财务预算审计工作机关

文/孙崧 高秀娣 王宇 赵强 佟晓童



浅谈供电企业财务管理审计方法创新

文/孙崧 高秀娣 王宇 赵强 佟晓童

国家电网辽宁省抚顺供电公司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电力行业进入信息化时代,这不止体现在电力企业技术的环节,也体现在管理中。审计工作已开始由传统审计向现代审计转变,对基层审计机关的审计工作,在审计定位、审计理念、审计管理、审计方法等方面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基层审计机关与广大审计人员要用科学发展观来审视审计工作,不仅要转变审计的观念与思维方式,更要在审计实践中创新工作方法、转变工作重心、改进管理模式,不断研究与探索新形势下审计工作的规律,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实现审计工作的协调、全面、可持续发展。

1 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意义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的两权分离,产权的结构逐渐趋于多元化。在此情形下,为了适应投资者的需要,经营者对企业的控制与规划,必然要从经营收益结果扩大到业务经营过程,进而延伸到经营质量(现金流量预算与资产负债预算)。预算管理成了企业投资者与经营者新形势下的必然选择。

1.1企业财务性质转变需要实行财务预算的管理审计。随着市场经济发展,企业内外部的关系发生了显著变化。企业财务活动不再是简单地资金收付,而且包括资金筹措、日常管理与投资决策等在内的十分复杂的活动。

1.2预算管理的程序化要求加强财务预算管理的审计。在预算管理实行程序化管理,通过自下而上、自上而下的“讨价还价”过程,把预算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了各责任单位,将经济效益的目标分解落实后,各责任单位是否能严格执行财务预算制度,这是企业高层不得不关心的问题。

1.3内部审计的独特功能有利于加强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由于内部审计独特的监督功能,使得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对于加强财务预算管理有着积极作用。有利于推动预算管理体制改革;有利于促进财务部门按规章办事;有利于监督部门规范运作。

2 财务预算管理审计的现状

从审计实践现状上看,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2.1组织形式有待创新。从组织形式上看,审计还不能完全符合财务预算管理要求,在审计工作中还没能做到统一部署实施方案、统一调配审计力量,并形成合力,加上目前审计力量不足,人员较少,导致财务预算审计力度不够。

2.2有待建立审计制度。目前大多数企业集团公司尚未建立健全的财务预算管理审计制度,还没有把财务预算审计制度当做监督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内容。随意更改预算、有章不循的现象时有发生。

2.3审计方法手段有待转变。传统审计方法都以手工为主,操作上、技术上都已经不能适应财务会计电算化需要,显现出明显的滞后性,需要尽快采用先进计算机技术,从而提高审计的质量,扩大审计成果。

2.4审计内容还有待完善。目前上级审计没有和延伸审计下级预算部门有机结合,“上审下”与“同级审”不衔接,外部专业审计与内部审计又相互脱节,使总体财务资金的走向难以把握,不利于从下及上、由上到下,从微观及宏观两个方面反映与分析预算执行和管理中出现的深层次问题,这就很难保证财务预算执行的有效性与完整性。

2.5工作机制有待健全。目前,企业总部的日常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中,生产预算控制较好,而采购预算,尤其是销售预算执行情况较差;资本支出预算、成本预算控制较好,而资金预算、费用预算控制较差,这种顾此失彼的不健全的财务预算体系,极大地损害了职能部门与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影响企业集团财务目标的实现。

3 电力财务预算审计创新建议

3.1建立审计方法创新机制。要以审计信息化为中心,推进审计技术方法创新。通过推广、引进审计软件,加快电脑辅助审计步伐,为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与质量提供技术保障;通过局域网的建设来提升机关办公自动化水平;通过数据库的建设,为提高管理水平提供技术上的支持。

3.2建立和谐审计机关体制。构建和谐审计机关,在一定机制中,单位和环境相互融洽、单位和单位相互配合、人和单位相互依存、人和人相互友爱。

3.3加强审计监督管理。一是加强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二是加强经济责任审计。三是重点部门、重点单位和重点项目的审计。

3.4加强依法治审管理。审计机关要通过机制来协调工作关系,规范审计的行为,逐步建立与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做到严而不死,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构建良好的审计工作环境。

3.5加强沟通协调管理。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重心工作认真履行职责,要和被审计单位建立日常联络机制,做到信息共享,通过日常沟通交流,机关内部领导和领导之间、同事和同事之间、科室和科室之间要相互沟通、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相互理解。

3.6信息化处理原始数据。为了实施信息化审计,有必要将原来的纸质数据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把它以电子数据的形式储存到计算机中,为信息化审计工作的开展提供可靠坚实的基础。

3.7兼顾监控内容的全面性和重点性。一是要全面履行审计职能。要对审计管辖范围内的所有被审计单位和项目都要进行全面监控。二是要突出重点,抓住规律。从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国民经济运行全局、事关国家宏观调控,带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入手,突出抓好重点资金、重要项目、重大问题的审计。要会抓主要矛盾,从宏观层面把握经济活动的内部规律,要从各行业之间的关联性分析着手,科学确定审计的重点,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8应实时提高更新审计工作人员的业务水平。审计人员的知识水平、工作能力是确保信息化审计顺利实施的关键。信息化预算审计不同于传统的审计,伴随着信息化技术的更新迭代,审计业务的操作技能也需要不断地进行更新,这就要求审计人员要进行持续的学习和培训,确保工作胜任性。

[1]李星吾.跟踪审计审什么[J].中国审计.2004.

[2]赵维中.创新驱动投资审计转型升级的思考[EB/OL].

[3]科沃杰瑞克.现代经营审计[M].中国审计出版社,1987.

[4]南京大学会计系课题组.中国企业预算管理现状的判断及其评价[J],会计研究,2001.

猜你喜欢
财务预算审计工作机关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新形势下建筑企业财务预算管理
如何做好高校基建工程跟踪审计工作
大型公司财务预算与控制措施探讨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医药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体系的构建研究
在推进“两个机关”建设中践行新使命
抚州市审计局首次召开全市内部审计工作会议
强化使命担当 建设“两个机关”
把人大机关建设成为学习型机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