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2017-12-27 02:26钱丹徐利新
课程教育研究·上 2017年46期
关键词:就业心理女大学生工科

钱丹+徐利新

【摘要】地方高校工科类女大学生由于自身、家庭、学校及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在就业压力下会出现焦虑、迷茫、求稳、功利、自卑和胆怯等就业心理困扰。为此,地方高校要重视调整学生的就业心态,帮助学生建立就业自信心,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就业环境,促进工科类女大学生顺利就业。

【关键词】工科 女大学生 就业心理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46-0004-01

一、地方高校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现状

1.在就业压力下的焦虑和迷茫心理。在就业季,每一个学生都会感受到来自社会严峻就业形势下的压力。地方高校工科类女大学生大多数对自身要求较高,学习刻苦,她们大部分具有良好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专业理论功底扎实,这些女生对自身的就业要求也较高,在求职的过程中更容易出现焦虑心理,担心自己不能找到满意的工作岗位。面对具体的就业岗位,由于对自身就业定位不明确,对专业与职业的认识也比较粗浅,对将来的职业发展,也只停留在一些模糊的想法,没有系统规划。从而对于是否要长期从事与工科类专业相对口的工作岗位信心不足,无法确定,出现了焦虑而迷茫的现象。

2.在岗位选择中的求稳和功利心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普遍会比较重视个人眼前的利益,如行业、地域以及薪酬等。这一点,在地方高校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过程中表现的比较突出。她们对面的就业岗位大多是在企业基层,而过半数的大女学生不愿意去基层就业,她们会选择国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或一些与专业不对口的清闲岗位,她们更希望能够有一份岗位稳定、收入较高的工作,她们担心工作中变数和挑战。但是工科类的对口企業往往很难达到学生的期望,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工科类女大学生会选择继续考研深造。

3.在能力要求下的自卑和胆怯心理。地方高校工科类女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就业领域和就业前景有一定的了解,工科类很多对口企业,主要集中在制造、工程等行业,这些企业对工科类毕业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体力和精力上都有比较高的要求,这是工科类女生在就业过程中的明显弱势。对于大部分女生来说,她们的学习能力虽然不错,但她们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方面,弱于男生。再加上男女生在生理上的先天差异,女生在体力和精力上远远不如男生。所以出现了工科类女生在择业的过程中,对于专业和职业是否匹配并不十分在意,她们对于与专业对口的就业岗位,在与男生竞争的过程中,更多表现出缺乏自信心。

二、地方高校工科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产生的原因

1.就业期望值较高。家庭及学生本人的价值观、就业期望值会对工科女大学生的就业心理产生较大的影响。大多工科类女大学生在读书期间的表现往往比较突出,对自身要求也较高,期望通过努力学习,能有一份稳定并体面的工作,这无形中造成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工科专业对口的一些岗位很多是户外、实践适应度高、工作强度较大的工作,这些岗位对于心理承受能力较弱,对就业缺乏足够心理准备的学生来说,与其自身的就业期望是有一定落差的,这就会造成对自身的职业发展的迷茫。

2.自身的职业能力不足。不同的学科,对毕业生有着不同的能力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企业更看重具体的专业能力,而非学习成绩。一些工科类女大学生由于自身的兴趣或性格特点,在平时学习中缺乏实践教学环节的锻炼,因而表现出较强的理论水平,较弱的实际操作能力,因此很难胜任岗位的要求,在求职中频频受挫,影响就业自信心的建立。

3.社会对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包分配的就业分配模式下,工科女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弱势表现得不是十分明确。当前,毕业生全部走向人才市场,用人单位在招聘的过程中,会充分追求企业利益的最大化。再加上传统思想的影响,习惯性地将感性、柔弱等特征与女生联系在一起,男女生在生理和社会责任方面存在着客观的差异,工科类企业中虽然也有适合女生从事的岗位,但是在具体就业的过程中,还是会受到用人单位刻板印象的影响,工科类女大学生还是处于明显的劣势,常常会在一些就业岗位中受到限制,这造成了工科女大学生在择业时的困惑。

4.高校就业心理指导的缺失。当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就业指导教育逐步规范,已经以必修课的形式课程化。但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在大学生心目中的认同度还有待于逐步提高,对于在就业心理方面的指导和帮扶,还远远不足。而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也是滞后于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心理发展和变化的,大部分的就业指导还停留在就业政策和形式、就业观念和技巧层面,缺乏对大学生就业心理的关注,尤其是对于男女生不同的就业心理缺乏有针对性的引导。

三、针对地方高校工科类女大学生就业心理困惑的对策

1.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调整就业心态。不同的就业价值观,影响着工科类女大学生不同的就业取向。地方高校要加强对工科类女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树立起正确的就业价值观。引导学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针对具体的社会需求和自身能力,理性地认识自己,树立自信,吃苦耐劳,投身基层,积极适应,注重自我提升。在工作中,将个人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紧密相连,在自我实现的过程中,为社会积极做出贡献,实现社会价值。

2.加强就业心理健康教育,树立就业自信。地方高校要在现有大学生就业心理健康教育的模式下不断完善,重视工科类女大学生的职业心理辅导和援助。应该要针对不同专业、不同性别、不同生源、不同年级的大学生,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指导活动,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评价自我,理性地规划大学,及早确立明确地职业目标,培养择业的能力,自信地面对社会。要通过长期耐心细致的工作,忽略一些因性别差异带来的困惑,抑制消极情绪带来的迷茫,消除工科类女大学生的不良就业心理,为她们的健康就业提供切实的帮助。

3.加强专业实践能力训练,提升就业竞争力。高校要加强对工科类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的训练,搭建各类学生能力培养的平台,建立高质量的实习基地,大力开展社会调研和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在牢固掌握专业知识的基础上,重视提高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针对工科类的女大学生,特别要重视这一环节落到实处,让学生在发挥自身性别优势的同时,取长补短,提升综合竞争力。

4.加强高校与企业的对接,创设就业环境。地方高校有其在办学上的独特优势,高校要时刻关注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不断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学生的教育工作。同时,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和沟通,建立良好的稳定的实习就业基地,为工科类的女大学生提供较好的实习锻炼机会,让学生在实践的过程提升自我,认识岗位,增强对专业的兴趣,并推进顺势就业。

参考文献:

[1]钱海燕,尚金奎.河北省工科大学女大学生就业心理研究[J].职业与教育,2012(14).

[2]谭卉,刘峻峰. 农业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对策[J].职业时空,2012(1).

[3]周秋莲.地方理工院校女大学生就业心理障碍及对策[J].黄石理工学院学报,2012(8).endprint

猜你喜欢
就业心理女大学生工科
新工科背景下计算机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探究
新工科背景下课程建设研究
新工科背景下项目推动式教学模式的探索
天津大学:成立全球首个新工科教育中心
农村籍大学生就业意向及其特点分析
新形势下大学生就业心理探讨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高职女生择业心理分析及对策研究
有氧健身操结合瑜伽练习对女大学生体质影响的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