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刑能保护家庭吗?

2017-12-28 17:02连清川
南都周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凶徒谋杀案陪审团

连清川

即便我们要承认私刑的合理性,却最终无法解决私刑中所必须面临的诸多真实的挑战和困境。

新版电影《东方快车谋杀案》有点故弄玄虚。当波洛探长在火车隧道中去向那些行凶的人宣布事件真相的时候,镜头摇过去,坐在一排的凶手们,摆出的造型是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我晓得导演的意思,他不就是想说,杀人一命,如入地狱吗?但是这12个行凶的人,他们杀的是犹大,那个背叛了耶稣基督,也就是背叛人类精神的人,所以,尽管是凶徒,可是他们有圣徒的光芒。

不过,这样的升华实在有点太过拔高。因为说到底,《东方快车谋杀案》是一个关于私刑的辩论:当法律无法对凶徒进行审判的时候,私刑是否也具有正义性?1974年的经典老版本,电影结束的时候是所有的凶徒们彼此碰杯,波洛探长视而不见;而今年的新版本是,波洛探长说了一番颇具宗教意味的话,精华在于“我看见的不是一群凶徒,而是一些破碎的,需要被拯救的灵魂”。

于是区别在于:老版本承认了私刑的正义性,而新版本只是以人类固有的同情作为逃避。

可是,既然全世界都同意了“法治社会”,为什么还需要私刑?

法治社会是一种理想。它试图建立的,是一个在公共暴力保证之下的公义社会,每个人都能够通过公正的审判(这其中需要一系列的技术系统,公正的取证、法庭辩论、陪审团等),使社会维持在最低道德水准之上。

然而,关键的问题是,现实社会并不是真空实验室,司法系统不是上帝用精密的仪器制造出来的完美机器。这是一个仅仅由普通人所构成的一个普通机构。贪婪、暴力、渎职、轻慢、傲慢、成见……所有人类该有的问题,在司法系统中无一缺失。即便所有的司法人员都精明干练,爱岗敬业,就像医生也会失误一样,他们也会失误——司法,是一个普通职业。

于是,好莱坞创造出了一个个超级英雄:蝙蝠侠、超人、钢铁侠、惩罚者、侠探杰克、蜘蛛侠、绿箭侠……他们都干了什么呀?都是私刑的执行者。

私刑的目的不是报复,而是要恢复正义。如果犯罪的人得不到惩罚,以犯罪获得利益的公司得不到攻击,以犯罪而居于高位的人得不到惩戒,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失去正义的天平,走向普遍的混乱。

因此,公法无效,私法救助。

但是,经典旧版《东方快车谋杀案》提出了一个极大的困境,最后连波洛探长也无从回答:私刑尽管是对公法失效的一种补偿,可是谁能够保证私法的正义性?

在电影中,卡萨第是杀害儿童黛西的凶手,这个已经是有充分的证据指明的了。然而,为了能够让卡萨第被执行死刑具有正义性,克里斯蒂用了“十二人陪审团”的概念。因参与杀死卡萨第的人一共有十二个,自然也就形成了一个陪审团。陪审团本身的目的就是判决,因此十二个人杀死卡萨第自然就形成了合法性。

但这不对,这不能形成合法性。

凭什么认定嫌疑者是有罪的?现代司法系统建立了一整套的刑侦系统和技术,就是为了更加准确地确认罪犯的准确性。当然,无法否认,民间的刑侦爱好者,未必在具体的案件中,不能够给予和司法系统同等的技术支持。

谁来定罪?谁来量刑?谁来行刑?……

所以,即便我们要承认私刑的合理性,却最终无法解决私刑中所必须面临的诸多真实的挑战和困境。

好莱坞给出的答案当然是简单粗暴的。因为人家是超人,或者蝙蝠侠,他们具有了普通人所不具有的能力,他们能够出现在所有的犯罪现场,目睹犯罪的過程,他们具有超凡的智慧和几乎等同于上帝的公义,所以他们可以审判。他们聚合了侦探、目击者、陪审团、法官的所有功能。

但现实生活中,没有人可以聚合如此之多的超能力。因而,几乎所有的国家都反对和禁止私刑。而且,即便在非常罕见的情形之下,人们认同了私刑的正义性,但执行私刑的人仍然必须面对法律的惩罚——这也是正义的要求,因为没有人可以担任上帝的职能。

(本文选自“冰川思享库”,有较大删节)

猜你喜欢
凶徒谋杀案陪审团
阿加莎·克里斯蒂游戏改编作品
害怕
小区谋杀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