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一带一路”国内外语人才培养创新研究

2017-12-28 18:32张玲
校园英语·中旬 2017年14期
关键词:外语人才一带一路

【摘要】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内高校在外语人才培养上也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分析我国目前面向“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有助于创新地思考 “一带一路”战略下外语人才的培养体系和探究国内复合型外语人才发展的新路径。

【关键词】“一带一路” 外语人才 培养创新

引言

2013年,习近平主席首次提出“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思想,同年10月,习主席又提出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输送的不再是过去的丝绸和瓷器,而是当今的经济与文化。在新形势下,中国与沿线国家在经济合作、文化交流、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等领域的联系愈加频繁与紧密,与此同时,国家对复合型、高水平的外语人才的需求激增。探究“一带一路”战略下我国高校外语人才的培养模式创新显得尤为迫切。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国内外语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1.外语生源数量不足、语种单一。由于我国长期主要聚焦于欧美语言,对“一帶一路”区域的语言关注较少,相关语言人才严重不足,使得“一带一路”建设的语言人才需求变得更为迫切。我国除少数专业型外语院校招生规模稍大,偏向综合型和工科高校的外语招生规模非常之少。且目前国内高校语言专业种类单一,加之对“一带一路”外语人才市场需求反应迟缓,导致国家在“一带一路”发展过程中面临非通用语人才紧缺。

2.外语课程体系不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不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同的历史发展轨迹、宗教信仰、文化背景和发展状况等对外语人才的水平要求极高。但目前国内高校外语学习者的课程结构单一,非通用语教学基础设施不完善,培养目标过时以及国内高校缺乏非通用语的教学经验,导致国内院校外语人才培养趋于普通化。课程设置只注重本专业知识的输入和听说读写能力训练,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单一和对目的语国家历史文化等的深层背景知识的忽视,使得语言学习成为一张皮,干瘪而没有血肉。应对复杂的国际环境,外语专业学生缺少相关跨学科的知识储备,将导致更多国际利好机遇的流失。

3.高校外语系师资力量不足,教学质量参差不齐。在“一带一路”发展新时期,国家对非通用语人才需求极大。目前高校外语系除英语教师数量充足,小语种例如西班牙语、葡萄牙语等的高水平专业教师师资极其匮乏。其次由于高校对外语人才的培养理念转变不及时,教师自身文化素质不高,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和教学能力无法保证,导致外语专业教学质量不高,效果不佳。在课堂的教学质量水平有限的情况下,外语人才全方位的培养受到极大地限制。

二、“一带一路”战略下外语人才培养路径的创新思考

1.扩大外语院系语种设置、吸引优秀外语生源。为应对“一带一路”对外语资源的战略性需求,从我国的大国地位和今后的发展来看,外语语种应当增加。立足“一带一路”战略,国内外语高校应当紧抓国家语言战略新思维,以国内高校的外语院系为单位,扩大外语院系语种设置,吸引语言天赋高的优秀生源,并按实际地缘及市场需求情况划分给国内高校切合实际的语系任务,重点培养一批适合当地发展的非通用语系高端人才,为国家“一带一路”输送高端外语人才的同时为高水平师资做好人才储备。

2.优化外语教学体系、培养高层次外语人才。外语资源质量决定国家外语能力建设的纵深发展,其质量高低取决于国家外语人才规划。“一带一路”背景下,加快制定外语人才创新培养规划,注重学生对非通用语兴趣培养,加强国内外联合培养,注重目的语国家的文化、科技、历史、经济等深层背景知识的深入学习,以培养“专业型”高端外语人才为目标,分层次地培养出适合于经济贸易、文化交流、社会服务等专业领域的高水平外语人才。建立外语学生自主学习、培养高校促进及学生所学语系用人单位强化的互联互通的培养+实践的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上,遵循专业+辅修,专业+第二外语+第三外语等的新型培养模式,通过与金融,计算机等专业的跨专业联合培养,打造出国家需求的多语种、复合型高端人才。

3.加大国家投入,加快非通用语师资建设。非通用语系在我国的建立才刚刚起步,面临诸多的困难与挑战,这就需要国家强有力的政策扶持和资金支持,以加大高校非通用语教学改革的信心和实力。国家在积极落实“一带一路”战略的外语人才资源储备地同时,应大力推动国内高校的高水平非通用语师资队伍建设,促使非通用语师资队伍不断激发非通用语教学科研热情。改革创新目前的教研模式需要高校激发创新的教学力量。通过结合高校自身实际,引进非通用语外籍人才以及留学优秀人才回国,对国内非通用语教师输送出国进行联合培养等策略,壮大非通用语优秀教师体系。“一带一路”战略性外语人才的培养需要国家支撑和高校结合自身实际地探索、发展、创新外语人才培养模式。

三、结语

“一带一路”战略是国家深度融入世界体系,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战略决策。外语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在中国与国际关系发展新时期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思考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背景下高校外语人才的创新培养模式,深化高校外语培养体系改革,有利于我国更好的把握国际机遇,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弘扬大国实力,积极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参考文献:

[1]胡文仲.关于我国外语教育规划的思考[J].外语教学与研究, 2011,01:133.

[2]李刚.“一带一路”战略与中国全域发展[J].中国软科学, 2016,07:18-26.

作者简介:张玲(1993-),女,汉族,湖北孝感人,研究生在读,武汉理工大学,研究方向:英美文学与文化。endprint

猜你喜欢
外语人才一带一路
基于区域经济的创新型外语人才的培养策略研究
基于国际化视野下的外语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罗杰斯人本主义教育观与外语人才人文素质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