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气活血通络方对盆腔淤血综合征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2018-01-02 10:42李欣红石家庄052460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调气通络盆腔

李欣红(石家庄 052460)

河北省无极县妇幼保健院

调气活血通络方对盆腔淤血综合征治疗的临床疗效研究

李欣红(石家庄 052460)

河北省无极县妇幼保健院

目的:研究分析调气活血通络方对盆腔淤血综合征治疗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120例,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60例患者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治疗,研究组60例给予调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时间为3个月。治疗前后采用阴道超声比较2组患者盆腔内静脉直径与血流速度峰值,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比较2组患者中医临床证候与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壁间静脉血流速度上升,血管内径减小,卵巢周围曲张静脉丛面积减小,卵巢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增加,阻力指数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水平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与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HAMA评分与抑郁情绪HAMD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中医证候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调气活血通络方可以降低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盆腔内静脉淤血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这与调气活血通络方下调患者体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有关。

调气活血通络方;盆腔淤血综合征;腹痛;痛经;超声诊断;桂枝茯苓胶囊

盆腔淤血综合征是妇科慢性盆腔痛的常见原因,[1]也是临床常见妇科疾病。盆腔淤血综合征发病机制复杂,解剖异常、精神因素、内分泌紊乱等均参与其发病,多见于长期站立工作女性、多胎妊娠产后、性生活不和谐以及输卵管结扎术后等女性,绝经期后发病率极低。盆腔内静脉血容纳量增加,小静脉血流速度减缓,血管扩张为其主要病理基础。盆腔内血管静水压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改变,渗出增加,可能是造成患者临床症状主要原因。对于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治疗方法较多,如卵巢静脉栓塞术、中药灌肠、微波热敷以及药物治疗等。有观点[2-3]认为对于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应首先给予阿司匹林等非甾体类药物或者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对症治疗,药物无效时可给予介入栓塞术、子宫切除术等,但其存在潜在副作用,影响长期应用且临床疗效有待提高。中医学将盆腔淤血综合征归于“腹痛”“痛经”“带下”范畴,认为其发病与“营卫不通,气滞血瘀、壅塞不畅”有关。[4-5]给予针灸、理疗、推拿、中药灌肠、内服治疗等手法均有助于病情改善。不同研究显示其有效率为21%~59%,尚待提高。针对中药组方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多作用机制等理论,研究采用调气活血通络方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60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120例,年龄34~46岁,平均年龄(40.95±3.27)岁,病程(3.78±1.05)年,体质量指数(27.69±2.15)kg/m2。盆腔淤血综合征诊断符合尤昭玲《实用妇产科手册》。[6]中医分型属气滞血瘀型。(1)入选标准:①临床有下腹坠痛、腰骶酸痛、性交痛等症伴有不同程度情绪、心理症状;②妇科检查示宫颈肥大、淤血、附件压痛;③超声示子宫正常或增大,子宫肌壁间血管扩张,宫腔旁或者卵巢周围见曲张静脉,血流多普勒呈彩球样改变。(2)排除标准:①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②急慢性盆腔炎者;③神经官能症者;④肝肾功能不全以及心脑血管疾患、糖尿病者。所有治疗获得患者或者家属的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入院先后顺序以信封法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60例)。2组患者年龄、病程、体质量指数等资料差异无显著性(P>0.05),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药业,国药准字Z10950005),每次3粒,每日3次治疗,研究组给予调气活血通络方治疗,时间为3个月。调气活血通络方:生黄芪、当归各30 g,人参15 g,升麻3 g,炒白术、柴胡、枳实、赤芍、炙甘草各15 g,细辛、吴茱萸各6 g,附子、桃仁、川芎、桂枝各9 g,薏苡仁30 g,车前子、败酱草各15 g,生姜10 g,大枣(去核)4枚。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4 00 mL分早晚2次服。

1.3 临床指标

1.3.1 2组患者超声参数:美国GE公司X680型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经阴道超声频率 3~8 MHz,经腹超声频率2~5 MHz。观察2组患者子宫壁间静脉血流速度(cm/s)、血管内径(mm)、卵巢周围曲张静脉丛面积(S2)、卵巢动脉峰值血流速度(cm/s)以及阻力指数。

1.3.2 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TNF-α,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RP水平,试剂盒购自上海鼎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进行。

1.3.3 抑郁与焦虑情绪评分:焦虑评分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抑郁评分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HAMA或HAMD>15分为阳性,评分越高,代表症状越重。

1.4 中医证候疗效标准 临床疗效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采用中医量化积分法,以腹胀、坠痛、腰酸骶痛、性交痛为主症,记2分。烦躁、易怒,乳腺胀痛、带下、经行腹痛,记1分。依据症状轻重,记轻、中、重,分别代表1、2、3分。显效:下腹部坠涨感、疼痛、腰骶酸痛等症消失,B超检查盆腔无积液,迂曲静脉区消失,中医证候积分减少>90%,停药后3个月未复发。显效:下腹部坠涨感、疼痛、腰骶酸痛等症明显减轻,中医证候积分减少>60%,盆腔静脉迂曲扩张区显著减少,停药后2个月未复发。有效:下腹部坠涨感、疼痛、腰骶酸痛等症减轻,妇科症状改善,中医症候积分减少>30%。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者无变化。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2 结果

2.1 盆腔内静脉参数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壁间静脉血流速度上升,血管内径减小,卵巢周围曲张静脉丛面积减小,卵巢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增加,阻力指数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组别时间例数V1(cm/s)D1(mm)S(cm2)V2(cm/s)RI研究组治疗前603.87±0.765.43±0.735.01±0.6925.79±4.380.81±0.14治疗后607.62±0.85*3.21±0.47*2.78±0.47*37.90±5.21*0.45±0.07*对照组治疗前603.90±0.845.50±0.824.99±0.7325.84±5.050.79±0.12治疗后605.68±0.94*4.17±0.59*3.52±0.38*30.84±4.38*0.58±0.09*t--2.7842.5792.6862.9042.983P--0.050.050.050.050.05

注:V1:子宫肌壁间静脉血流速度;D1:子宫肌壁间静脉直径;S:卵巢周围曲张静脉丛面积;V2:卵巢动脉血流速度峰值;RI:阻力指数。与治疗前比较,*P<0.05

2.2 血清TNF-α、CRP水平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TNF-α、CRP水平下降,组内治疗前后比较、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详见表2。

组别例数TNF-α(ng/L)治疗前治疗后tPCRP(mg/L)治疗前治疗后tP研究组605.37±0.672.37±0.243.3580.00310.37±0.353.28±0.373.6830.003对照组605.41±0.653.99±0.312.0930.0510.99±0.367.67±0.292.0910.05t-0.7902.7890.5973.762P-0.2750.050.1410.003

2.3 抑郁与焦虑评分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HAMA评分与抑郁情绪HAMD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3。

2.4 临床疗效比较 治疗后,研究组临床中医证候痊愈率、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4。

组别例数HAMA评分治疗前治疗后tPHAMD评分治疗前治疗后tP研究组6026.08±3.7411.80±2.353.5680.00326.81±5.0312.90±3.473.6780.003对照组6025.65±2.8919.84±2.072.2380.0526.57±4.6220.57±3.682.2150.05t-0.7933.8930.8023.903P-0.2740.0030.1570.003

表4 2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论

盆腔淤血综合征又称为“卵巢静脉功能不全综合征”,由美国Richet医生首先报道,主要以下腹部坠涨、疼痛、腰骶部酸胀以及性交痛为主要症状,临床发病率高。不完全资料[7-8]统计盆腔淤血综合征约占慢性妇科盆腔疼痛的30%左右,是严重影响产后女性生活质量主要病因之一。盆腔静脉慢性淤血是其发病病理基础。既往研究[9]显示妇科超声在诊断盆腔淤血综合征具有重要地位,经腹部超声可以发现增大子宫以及迂曲扩张的卵巢静脉。经阴道超声可以发现子宫肌壁间曲张静脉以及盆腔内动脉血流速度频谱。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盆腔磁共振成像与CT灌注成像等有助于其明确诊断。有研究[10-11]显示盆底静脉曲张程度与患者病情严重性存在相关。施氏等[12]研究指出依据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将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分为轻、中、重度。利用超声分别测量盆腔内静脉内径、曲张静脉面积大小以及观察盆腔积液量变化,研究发现盆腔静脉曲张影像学指标与临床症状严重性存在关联。既往盆腔造影显示在正常情况下,以复方泛影葡胺为代表的离子型造影剂在盆腔内廓清时间<20 s,当盆腔淤血综合征发生时,卵巢静脉内径、卵巢周围静脉迂曲扩张程度以及面积以及造影剂廓清时间等指标均显著增加。CT灌注成像与磁共振显像可以清楚显示盆腔内静脉分布、迂曲扩张程度,对于病情严重性判断具有较好作用。

盆腔淤血综合征临床治疗方法较多,但疗效有待提高。以非甾体类药物以及糖皮质激素类药物为首的消炎、镇痛治疗是临床主要治疗方法,但由于潜在严重副作用影响其长期临床应用。介入治疗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治疗手段。何氏等[13]利用弹簧栓子与聚桂醇泡沫硬化剂栓塞双侧卵巢静脉方法,分析了36例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临床疗效,研究结果发现其治疗方法有效,但栓塞相关并发症以及有创治疗措施也限制了其临床应用,同时,50%~70%的总临床有效率也待提高。以子宫悬吊术、宫骶韧带缩短术、阔韧带筋膜修补术以及卵巢曲张静脉结扎术或切除术等均可缓解临床症状,但其复发率高,手术操作创伤大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应用。

中医学对于盆腔淤血综合征无此病名,其病症存在散在记述。《金匮要略》、《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决》等均有记载“经后腹痛气血虚”“带下,经水不利,下腹满痛”“ 气滞腹胀血滞痛”等要句。中医认为[14]认为妇人外感六邪之淫、内伤七情之困为主要诱因,气滞血瘀为盆腔淤血综合征基本病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虚血瘀,久病入络。日久不愈者,皆冲任不调,冲任血瘀,则必盆腔血瘀相伴而生。治病求于本,在治疗时应标本兼治。调气和血,通脉行络是盆腔淤血综合征的整体治则,局部疏通时辅以祛邪通络,活血化瘀之药物,可以补血益营,调节冲任。然治血者必以治脾为主,调气者首当疏肝为先。自拟调气活血通络疗法,主治因虚、瘀、毒互结,导致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方用黄芪、当归健脾补血;柴胡、升麻、枳实调畅气机,推荡积滞;桂枝、赤芍、炙甘草、生姜、大枣调和阴阳、调理脾胃、畅通气血;附子、吴茱萸、细辛以辛温为主,具宣通作用,通阳散寒,祛邪通络;桃仁、红花、川芎活血化瘀,配合黄芪、当归能收气旺而血行畅,瘀化而脉道通之效;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消除因瘀积所致热、痈、痛之症。因“血不利则为水分”,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一半以上有白带过多症状,再加薏苡仁,车前子利水湿而通经脉,促进气血畅行。调气活血通络疗法依据气血脉络理论,补血益气,调合营卫,祛邪通络,活血化瘀,利水通脉5方面入手,以改善盆腔气血循行灌注发挥温煦濡养目的,遵循病理变化过程,契合发病机理,收到了良好临床效果。研究发现治疗后,2组患者子宫壁间静脉血流速度上升,血管内径减小,卵巢周围曲张静脉丛面积减小,卵巢动脉峰值血流速度增加,阻力指数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研究组改善幅度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焦虑情绪HAMA评分与抑郁情绪HAMD评分改善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中医证候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结果表明调气活血通络方可以有效缓解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抑郁焦虑情绪,提高生活质量,随访治疗效果稳定。血清TNF-α是肌体重要促炎分泌因子,其水平升高代表体内炎症反应水平。CRP是肌体非特异性炎症因子,在非细菌性炎症时,其水平也相应升高。进一步分析其作用机制发现2组治疗后血清TNF-α、CRP水平下降,治疗前后组内与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结果表明调气活血通络方可以下调患者体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减轻体内微炎症反应程度。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患者静脉迂曲扩张,血流速度减缓,血管内静水压升高,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炎性渗出物质增多,刺激周围脏器组织充血水肿,进一步循环加重病情进展。调气活血通络方下调患者体内炎症反应因子,减少盆腔毛细血管渗漏,有助于病情改善。研究不足之处在于对于其炎性作用机制尚待进一步深入。

综上所述,调气活血通络方可以降低盆腔淤血综合征患者盆腔内静脉淤血程度,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疗效显著。分析原因与调气活血通络方下调患者体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有关。

[1] 徐海冰,冯伟桦,黄海燕,等.从湿热淤结论妇科慢性盆腔疼痛的治疗[J].医学综述,2014,20(3):501-503

[2] 丁卫红.盆腔淤血综合征的诊治进展[J].河北医药,2012,34(17):2 670-2 672

[3] 丁锦丽,杨朝纲,朱俊勇,等.慢性盆腔疼痛的诊治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20):3 731-3 733

[4] 李清瑞.益气活血汤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的临床体会[J].四川中医,2012,30(12):92-94

[5] 陈伦.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6,32(23):111-113

[6] 陈百成,张静.慢性盆腔疼痛[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2

[7] 朱兰,毛萌.值得重视的妇科慢性盆腔疼痛[J].中华妇产科临床杂志,2017,18(2):99-101

[8] 朱兰,娄文佳.慢性盆腔疼痛临床处理对策[J].中国计划生育和妇产科,2012,4(1):64-67

[9] 汪莹.经阴道超声在盆腔淤血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S].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2):147-149

[10] 田彩,陈素琴.盆腔痛病理生理基础和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13,29(3):224-226

[11] 余小红.阴道彩色超声检查在诊断盆腔静脉曲张症中的价值[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0,35(2):194-195

[12] 施春霞.盆地静脉曲张影像指标与临床症状关联性研究[J].实用医学杂志,2012,28(1):104-105

[13] 何若英,郭真真,李红,等.经卵巢静脉栓塞介入联合中药治疗盆腔淤血综合征[J].广州医学院学报,2011,39(3):72-74

[14] 张贵琼,吴敏,罗应香,等.盆腔静脉淤血超声诊断价值及中西医结合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9):1 009-1 010

R271.9

A

1007-5615(2017)06-0032-04

(2017-04-27 收稿)

猜你喜欢
调气通络盆腔
Multicenter Randomized Double-Blind Controlled Clinical Study of Huoxue Tongluo Recipe (活血通络方) External Washing in the Treatment of Chemotherapy-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不是所有盆腔积液都需要治疗
治疗腰痹通络止痛是关键
从炎症/免疫反应调节浅析调气活血药物抗肿瘤效应的机理
生气莫如调气
坐骨神经在盆腔出口区的 MR 成像对梨状肌综合征诊断的临床意义
藏药甘露调血粉剂和调气粉剂对104 例高血压病人临床基础研究
彩超引导下经直肠行盆腔占位穿刺活检1例
经方配伍中调气法的应用规律探析
盆腔康颗粒治疗慢性盆腔炎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