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动手操作在农村数学教学中的作用

2018-01-02 13:14张明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7年41期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动手操作作用

张明

摘 要:在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加强动手操作不仅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而且也是小学数学自身教学的实际需要。在缺乏多媒体的农村小学,选择合适的操作方式,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概念、探究规律、形成技能,同时还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良好的探究习惯。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 动手操作 作用

一、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数学概念普遍都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需要依靠大量的具体实例,总结出新概念的本质属性。教学中需要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也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内容丰富的图形、操作学具,这样有利于学生形成和巩固数学新概念。概念的形成一般都要经历“观察例子—形成表象—抽象概念”三个阶段,操作活动则主要集中在前两个阶段,小学生形象思维占主体地位,需要教师提供适量的操作活动,以帮助他们积累经验,形成独特的感受,当感受积累到一定程度,学习者能够达到从“形象—半具象—抽象”,从而形成概念。学生在自主观察、操作和合作探索中,逐渐接近概念、理解概念。动手操作对抽象数学概念的形成起到了支撑的作用。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边活动边思考,让学生在操作活动中感知概念的内涵,体会概念的外延,真正掌握数学概念。

二、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探究规律

课程标准把“探索规律”置于突出的位置。首先强调让学生经历公式、法则等规律性知识的形成过程;其次是将“探索规律”作为数与代数中的独立内容,以加强这方面知识的教学力度。教学必须建立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学生的操作切不可由教师完成。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课时,先让学生在方格图上数一数,再填写好表格,然后猜想一下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接下来就要求学生用剪刀和一个平行四边形硬纸板进行探究,让学生动手剪剪拼拼,再组织学生观察并讨论:拼出来的长方形跟原来平行四边形有着怎样的联系?由于学生经历了这个操作的过程,另外还能直观地观察,所以很容易看出:长方形的长和原来平行四边形的底相等,宽其实就是原平行四边形的高;因为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所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可以用底乘高来计算。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找规律的重点“找”才是学生学习的着力点,从“找”字着手,指导学生在操作中仔细观察,在探究中积极思考,最终找到规律,并学会应用规律。教师通过创设学生感兴趣的生活情境,从生活角度切入相关知识的学习,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规律的本质。在这里学生不仅发现了规律,共享了学习的方法,用自己的操作和汇报代替了教师的讲解,而且还对发现规律所采用的方法和这一规律本身了如指掌。

三、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形成技能

在移动尺子的时候怎样移动才能避免直尺晃动呢?学生运用各种经验和技能,对移动尺子进行了丰富多彩的演绎,这里的数学技能主要是指操作技能,是一种需要借助一些工具才能完成活动任务的技能,如测量、绘图、制作等技能。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不少是有关数学操作技能方面的知识,这些知识的学习必须让学生通过不断的练习,掌握相关的操作步骤,形成必要的技能。在传统教学中,学生要掌握操作技能,常常是通过教师的讲解、演示后,再由学生模仿操作,并通过大量的反复训练而掌握的。但如果长期模仿和强化操作,会封杀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学生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所以教学中在教师讲解、示范之前,让学生先独立尝试操作,是完全有必要的。如在学生知道了平行的定义后,可以放手让学生尝试画画平行线。学生会先画一条直线,再移动一下直尺,然后画出另一条直线。仔细观察会发现学生似乎有所顾忌,只是稍稍移动了一下直尺。在教师要求把直尺移动的幅度加大的情况下,学生画平行线的问题也随之产生了。让学生量一量两条直线之间的宽度,看看是否相等,不少学生就会发现两条直线延长后会相交。问题出在画、移尺、再画这三步的哪一步上呢?学生一检查就能发现,有的学生把直尺一端靠在另一条直线上移动……画平行线这一新的技能教师不必多说,学生已经是很有把握了。

四、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求异创新

事实证明,数学课堂教学中通过有效的操作活动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只有学生在动手操作时,大脑中的创新区域才会被触发,才会有利于激起学生求异创新的欲望,从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发展。动手操作有利于学生形象思维和发散思维的培养,而发散思维又是创造性思维的核心。在具体教学中教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各种参与操作活动的机会,让学生在这些操作活动中亲身体验,使他们通过操作在大脑初步形成表象,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促进学生发散思维的发展,从而不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鼓励学生在操作中寻找不同的方法,这样有利于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通过动手操作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探究习惯

“实践出真知”。数学教学中的实践就是指动手操作,包括动手举例和动手计算等。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很强的学科,很多命题不能一眼就能看出它的真伪,需要我们去动手操作,去举例验证、去计算验证。但在传统教学中,由于动手操作费时又费力,一般都是由老师去替代学生操作,学生只是作为观众去观察,这与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学生是课堂的主体”相违背,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没有亲身经历操作过程,对事物的感知印象不深,掌握知识就不牢固。如果改为让学生自己去动手操作,去举例、计算验证,效果就完全一样了。在评价时,教师先不给予对错判断,而是要求学生去举例计算验证。学生为了验证结论,在举例、计算过程中,积极性高,兴趣浓厚,学得轻松,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学生正在求知中,教师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著眼于学生的未来,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动手操作的好习惯,为他们今后学习,从事科学探究打好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农村小学数学动手操作作用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么体现生本教育
试论农村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教学的整合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