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学生个体差异教学的几点思考

2018-01-05 00:56张玉萍
学周刊 2018年1期
关键词:个体差异数学

张玉萍

摘 要:新课改指出:“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要在保证学习任务完成的基础之上,关注个体差异,尽可能地满足所有个体的需求,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积极地加入数学的学习中来,通过差异性教学促进个体在原有水平上的进步。”由此可知,差异性教学策略已经成了初中数学教学的重中之重。以差异性教学为中心,浅析差异性教学的成因,有利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

关键词:个体;差异;数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01-0068-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1.042

差异教学是当代基础教育改革突出强调的一种教学理念。它强调三点:“从差异出发”“为了差异发展”以及“开展有差异的教学”。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間的差异应是一种合理性存在,是一种教学资源;确定因人而异的、有差异的教育教学目标,是我国当代基础教育逻辑发展的必然,是当代教育目的观的应有追求;差异发展是人的共同性发展与独特性发展的统一,是人的社会化发展与个性化发展的统一,是人的适应性发展与超越性发展的统一;在实现主体性发展的过程中,个体参与活动的数量与质量对个体发展起着重要的决定作用。初中学生在遗传素质、后天发展等方面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不管怎么分层,要适应每个学生的需要,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绝不能给学生造成心理负担,从而产生自卑心理或自暴自弃。

一、不同层次学生学习数学的情况调查

优等生学生由于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掌握较好,并且一般有较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完成自学的情况也比较理想。90%的优等生学生均能在观看一至两遍数学微课后,基本掌握所学知识。对优等生学生的学习指导主要在应用和理解的层面。在数学微课或学习报告单上可要求其完成进阶思考问题,包括与前期知识的联系以及与新知有关的后续知识了解等,帮助其知识网络的建构,可建议其完成“网络环境”平台同步课堂拓展类题目。中等生学生的基础不算太弱,在看两至三遍数学微课后,一般也能完成学习报告单中基础测评的内容。但对于知识的理解与应用还比较欠缺。在观看数学微课时,学生要更加注意理解学习报告单中的学习指南,并对有困惑的点进行记录,这样在课堂学习时能更有针对性。潜能生学生一般自学能力较差,不能从数学微课中找出信息点,并缺乏信息加工的能力,并且由于前期知识薄弱,所以他们学习新知来会更加吃力。在学习新知前,要先对前期知识进行学习,可以借助教师发布的数学微课,或书本等。学生观看数学微课时,对看不明白的地方进行反复观看和理解,并在学习报告单上提出自己的疑惑,以便让教师和小组同学对其提供帮助。

二、解决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策略

1.“应试教育”以分数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漠视学生的各方面发展,以牺牲学生多方面的个性发展为代价来追求升学率,因而导致了教师只喜欢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不能看到普通学生身上也具有的一些优秀品质。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关注学生个体间发展的差异性。

2.数学差异性课堂教学“导学稿”的编写和使用模式。数学学科的“导学稿”既是教师的“教案”,也是学生的“学案”。“导学稿”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来设计,要充分体现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因此教师在数学教研组内进行集体备课时,应注重导学稿编写的四个重要的环节:学生预习自学环节—小组交流研讨环节—展示提升环节—课内反馈环节。

学生预习自学环节:学生通过数学微课或微视频,自主学习数学基础知识,熟习本节课中的知识要点和操作步骤。(7分钟)

小组交流研讨环节:提出一些“任务”,教师设置问题情境,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和交流完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任务做,从而调动全组学生的积极性。(8分钟)

展示提升环节:在独立学习和交流互动的基础上,各个小组通过各种方式展示学生的学习情况,树立小组团队合作意识,让每位学生都有成功感,而教师要根据课堂推进情况及时给予启发提升。(10分钟)

课内反馈环节:结合文本内容,设置课内训练题目,要求学生在课内完成。(15分钟)

3.构建“学校数学差异性教学策略”,改革数学课堂教学模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制订学习内容,发扬学生合作学习精神。由于每个小组分工不同,在上课或准备资料的过程中,每个学生都各负其责,相互监督、相互合作,课堂氛围积极活跃,学生兴趣浓厚,不再沉醉于网络游戏或玩乐之中。

4.开发一些数学微课程。每个教师录制一些数学微课程视频,以数据共享方式发给每个学生在线学习。利用学校网络在线研修平台建立“农村学校数学差异性教学策略的研究”学习群。针对课题建立了专门课题管理平台,在服务器上创建“农村学校数学差异性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共享资源库。

5.利用网络环境平台,选择基础闯关等动画游戏进行练习,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并鼓励他们将学习中的困惑记录下来,上传到平台的班级相册中,或与教师联系,及时解答。关注差异,分层教学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网络平台是一个相对新兴的事物,两者最大的契合点在于“因材施教”,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搭乘网络平台的学习更适应时代的发展、更符合当今学生的学习心理与学习特点,能使“关注差异,分层教学”实施地更加有效。利用“网络环境”中的资源与该平台的交互功能,通过课前、课上、课后的关注差异,分层教学与学习,将互联网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使“教”与“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时性。

分层教学既利于拔尖优生,也利于转化学困生,带动中等生,可以做到关注个体差异。要想让这种教学法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并发扬光大,还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探索。

参考文献:

[1] 曾继耘.关于差异教学若干理论问题的思考[J].教育研究,2007(8):69-73.

[2] 程向阳.新课程视野下的差异教学[J].教育探索,2005(9):13-15.

[3] 姜智,华国栋.“差异教学”实质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2004(4):52-55.

猜你喜欢
个体差异数学
相似与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