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古代史的问答题分类和解法

2018-01-05 15:14卓磊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问答题解法分类

卓磊

摘 要:中国古代史的问答题是各类考试的重点内容,综合性比较强,进行分类研究和解法指导,便于学生拎出纲线,把握要点,提高复习实效。

关键词:中国古代史 问答题 分类 解法

中图分类号:G633.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12-0089-01

中国是世界文明史上举足轻重的国家之一,在封建社会里,我国各个方面一直处于世界的先进行列。中国古代史的时间非常漫长,所以,历史教材所占的比例相对比较多,而且这些内容多是各类考试的重点之一,特别是问答题所占比重也很大。所以,加强中国古代史的问答题的分类和解题研究非常必要。为了便于复习和同学们的掌握,在具体的复习过程中,我们可将中国古代史的问答题分为以下七类,各类题的解法也简述如下:

1 各朝代统一后的政治、经济措施类

中国古代史上秦、两汉、隋唐、北宋、元、明、清统一全国后都在政治、经济上实行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范围来说,这是一个明显的规律。现从两方面分类介绍:

1.1 政治上

(1)改变和加强中央、地方统治机构。如:秦朝实行三公九卿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元朝实行行省制等。这些政治改革,内容上、体制上虽有不同,但目的都在于扩大“金字塔顶”的管理权限。(2)加强皇帝的权力。如秦朝规定最高统治者称皇帝,政事无论大小,最后全由皇帝说了算;北宋的禁军直接由皇帝亲自统辖等。(3)逐步削夺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权力。如:北宋削夺中央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明朝废行中书省机构分设三司。(4)不断加强思想领域的统治。如:秦朝的焚书坑儒;西汉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明朝的八股文;清大兴文字狱。

1.2 经济上

(1)建立专门的管理经济的机构。如:元朝的司农司、河渠司等。(2)出台一系列政策,鼓励开荒,兴修水利。如:明朝承认开荒归己,免除三年劳役;清朝以开垦荒地多少为地方官政绩;西汉修建了六辅渠、白渠。(3)解放劳动力,让更多的人参加农业生产劳动。如:西汉通过免除徭役等方式激励复员士兵回乡生产;东汉九次下令释放奴隶。(4)减轻剥削量,保证生产时间。如:西汉实行十五税一;东汉实行三十税一;明朝实行工匠纳银代役;清朝废除匠籍和人头税。

2 各朝代的经济发展类

各朝代的经济发展有其相应的规律和特征,主要在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上表现出来。

2.1 农业方面的主要表现

(1)工具的改革。如:西汉发明的耧车;唐朝的曲辕犁和筒车;三国时马钧发明的翻车。这些工具的发明和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有效地推进了经济的快速发展。(2)农作物品种扩大,产量提高。如占城稻、棉花、甘薯的传入,既增多了经济作物的种类,又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认识;再如,南宋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颜语,一个“足”字充分反应出南宋时期江南一带农作物产量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日渐富裕。(3)耕地面积逐步扩大,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如:唐朝时全国户口已达891万户;清朝时人口已达三亿六千万,土地面积已达890万顷。(4)耕作方法有所改变并不断优耕优种。如已知适时而种,选种而种,可施多种肥料,精耕细作,休耕等。

2.2 手工业方面的主要表现

(1)材料的应用及工具的改进。如:煤越来越广泛使用于冶铁;纺织业中出现擀弹纺织工具和提花机。(2)手工制品种类繁多,不断涌现一些地方名、特产品。如:汉朝的丝织品分为锦、绣、绢、纱;唐朝的唐三彩;宋宣州的纸等闻名中外。(3)逐步出现了生产中心。如瓷都景德镇、棉纺业中心松江,丝织业中心苏杭等。

3 科技文化成就类

这一类的成就主要有:(1)科技成果方面:包括天文历法、科学著作、重大发明、医学著作或成果。(2)史学方面:历史著作和它的作者;著作类型及社会价值。(3)文学:包括诗歌、汉赋、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散文的作者和主要作品名稱。(4)艺术:包括绘画、书法、雕塑等。

4 政治改革类

中国古代史上的改革主要有商鞅变法、王莽改制、周世宗改革、王安石变法、金世宗改革。复习时要掌握它们的时间、背景、改革的主要内容、政治目的和历史作用。

5 农民战争类

中国古代史上的农民起义很多,关键的、影响大的主要有秦末、东汉末、唐末、元末、明末几次。复习的要点是:掌握农民起义发生的地点、时间、原因、特点,战争的结局及影响,建立政权的名称和历史作用。同时,还要能分析出它们的共性和口号更变情况。

6 历史人物评价类

中国古代史上著名的历史人物很多,对他们的评价主要从他们的活动对社会起的作用去入手。要掌握史实,从正反两方面评价。如对康熙帝的评价既要看到他对祖国统一、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成就,也要看到他大兴文字狱压制人们思想方面的错误。其次,还要指导学生运用唯物历史观,客观、公正地评价历史人物,因为每个朝代有每个朝代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应把历史人物放在具体的历史情境去分析和认识。

7 对外对内的关系类

对外关系主要指和邻国的关系以及和世界各地的关系。如唐和朝鲜、日本、印度、西亚的关系;明朝时期和南洋各国的对外关系等。主要掌握友好往来的史实、经济交往情况、文化交流的情况、相互的影响等。

对内关系,主要指各民族的关系。如秦和匈奴、南越的关系;唐和吐蕃、回纥的关系。主要掌握中央在各少数民族地区设立的机构,相互的经济、文化交往,相互的影响促进等。

以上笔者仅仅就其要点进行分析,但上述七类问题所涉及的历史知识面是博大精深的,我们归类分析并不是想在解题方法上投机取巧,而是在于找出规律,拎出纲线、切中要点,达到节时省时、提高复习实效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朱静贤.关于中国古代史复习方略的思考[J].阅读鉴赏,2013(9)137.

[2] 毕雯雯.如何指导学生解答历史问答题[J].快乐阅读,2015(3)164.endprint

猜你喜欢
问答题解法分类
分类算一算
分类讨论求坐标
数据分析中的分类讨论
每年都再见高考,却再也不见那些年
2015年高考历史解题方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