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一流标准大力培育高素质新型边海防军事人才

2018-01-06 16:34马庆雷
国防 2017年8期
关键词:边境军事人才

马庆雷

编者按:当前,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深入推进,陆军边海防部队迎来结构性重组和体制性重塑。新使命、新体制、新要求,给新形势下的边海防建设和发展带来了新挑战与新机遇。针对新任务、新情况、新问题,本栏目诚挚邀请专家学者撰文,有针对性地展开研究探讨,也希冀大家踊跃撰稿。

坚持一流标准大力培育高素质新型边海防军事人才

马庆雷

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必须牢牢抓住培育军事人才这个根本。要不断夯实培养新形势下边海防军事人才的使命意识,准确定位边海防军事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不断创新边海防军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着力完善边海防军事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积极探索边海防军事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大力培育高素质新型边海防军事人才。

国防建设 边防海防 军事人才 一流标准

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必须牢牢抓住人才这个根本。要坚决贯彻习近平主席“把我军建设成为世界一流军队必须有一流军事人才、一流军事理论、一流军事科技”的重要指示,着眼边海防建设新形势,适应新体制新职能新使命,以开阔的视野、创新的思维、改革的精神、奋发的作为,大力培育高素质新型边海防军事人才。

一、夯实大力培养边海防军事人才的使命意识

充分认清加强边海防军事人才培养的重大战略意义,坚持以强军目标为统揽,以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安全为己任,着力增强培育一流边海防军事人才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大力培养边海防军事人才,是贯彻落实习主席边海防重大战略思想的现实举措。习主席坚持从战略上审视和筹划边海防,明确提出“治国先治边”“努力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等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并强调“边海防军事人才要走职业化、专业化道路,做到路路通、门门清”。这是国家和军队加强边海防建设的根本遵循,也为高素质新型边海防军事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

大力培养边海防军事人才,是适应国家安全和边海防形势发展的迫切要求。习主席深刻指出:“周边不靖,国无宁日。”建设强大稳固的现代边海防,是国家领土领海主权安全、边疆社会稳定、经济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当前,我国领土领海主权和海洋权益面临多种安全威胁和严峻挑战,境内外敌对势力相互勾结,暴恐分裂活动屡打不绝,边境地区“三非四贩五过”日趋常态,管控任务繁重多样。只有加快边海防理论与实践研究,加速培养和储备一大批一流的边海防军事人才,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边海防形势,确保国家边海防安全稳固。

大力培养边海防军事人才,是加强边境综合防卫管控能力建设的客观需要。不断提升边境综合防卫管控能力,是习主席对边海防力量建设的基本要求。新形势下,边海防正由地理边界向利益边界拓展,由人力管边向科技控边转变,由多条块分割管理向党政军警民联合管控转变。当前,我国边海防管控力量多元,管边控海手段发展迅速,边海防基础设施日新月异,边海防部队综合防卫管控能力建设对边海防军事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必须着眼边海防体制编制改革和力量手段发展,以边海防军事人才指挥能力培养为重点,着力提升边境综合防卫管控能力水平,适应和满足边海防部队现代化、信息化建设的发展需求。

大力培养边海防军事人才,是实现边海防部队建设转型发展的有力支撑。随着陆军规模结构和力量编成改革的全面展开,边海防部队旅—营编制结构已经确立。全新的领导体制和管理体系,要求边海防军事人才培养必须适应新体制、新任务、新要求,牢牢把握培育新一代“四有”边海防革命军人的战略要求,既培养边海防部队各级各类指挥管理人才,又培训专业技术人才;既培养边海防理论研究人才,又培训边海防装备应用人才,为部队加快转型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切实在新形势下的边海防建设中发挥积极作用。

二、准确定位边海防军事人才的能力素质结构

边海防部队使命特殊、任务多样,独立驻防、条件艰苦,人才培养必须着眼提高边境综合防卫管控能力,区分岗位类别,针对能力需求,加强科学统筹,准确定位能力素质结构。

以矢志边海防为内核的思想政治素质。边海防军人必须要有强烈的爱国情怀,矢志献身强军实践和国防事业,热爱边海防、扎根边海防、忠诚使命,“一不怕苦、二不怕死”,不畏艰难险阻、不惧流血牺牲,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经得起各种利益诱惑的考验,具备极强的政治信念和思想定力,真正做到像“钢钉”一样,牢牢扎在边海防线上,确保国家领土领海主权安全和沿边沿海地区安全稳定。

以经略周边为引领的战略思维能力。边海防工作的高度政治性和政策性,要求加强戍边官兵战略思维的培养锻炼,站在维护国家领土领海主权安全和国家发展利益的高度,学习理解和准确把握“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深化边境安全与周边合作的战略要求,着眼维护周边安全合作、促进边境繁荣发展,从战略层面思考边海防建设问题,做到准确判断形势,维护全局处置情况,始终做到与国家边海防战略保持高度一致。

以指挥协调为核心的作战指挥能力。边海防军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组织所属部(分)队遂行边境防卫作战任务的组织指挥、协调控制能力。任何时候都要把加强边境地区反侵略、反蚕食、反分裂、反恐怖斗争的组织指挥作为人才培养的重中之重,熟知作战对手、边防军事地理,熟知边境防卫作战指挥的原则要求、力量运用、基本战法、综合保障等,熟知作战预案,加强经常性边境防卫作战指挥训练和综合演练,加强武器装备操作技能和战术应用训练,具备边境防卫作战组织指挥能力。

以管边控边为目标的边海防执勤能力。边海防执勤是边海防部队的中心工作。边海防部队指战员,必须熟悉边海防管控基本理论,熟知各种法规政策条约、边海防勤务条令和边境事件处置的一般程序,熟练掌握边海防勤务专业技能和武器装备操作技能,能够依法管边、依法执勤、依法解决现实问题,科学组织边境封控和海防维权行动,妥善处置边海防突发事件,善于开展军警民联防共建,组织联合演练,促进军政军民团结,确保边境地区安全稳定。

以睦邻维权为重点的涉外工作能力。加强周边对外交往是边海防部队的重要职能。边海防部队指战员,必须熟悉涉外工作的方针和原则,具备一定的边海防军事外语基础,了解周边国家的边海防基本情况和人文地理知识,正确开展军事对外交往工作。在组织边防会谈会晤、协商处置涉外事件等活动中,能有效维护国家主权利益和军队形象,灵活处理各类敏感问题和突发事件。

以按纲抓建为规范的管理教育能力。边海防分队普遍远离城市和旅(团)机关,独立管理漫长的边界,人员少、任务重,必须熟悉条令条例和《军队基层建设纲要》,熟悉边海防基层政治工作和日常管理基本规范,能独立组织连队、哨所和巡逻分队、执勤点位的战备训练,善于开展经常性管理教育工作,正规所属部(分)队“四个秩序”,提高基层建设的正规化水平。

三、不断创新边海防军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

科学的课程内容体系,是培育边海防军事人才的基本支撑。必须着眼边海防发展需要,遵循人才成长规律,依照学科专业建设要求,构建集公共基础课程、职业核心课程、岗位主干课程于一体,紧密衔接、互为补充的新型课程内容体系。

公共基础课程。完成院校生长军官必修的大学通识课程、军政基础课程和工程专业课程,包括思想政治、军事理论、军事技能、军事体育、军人心理学等课程类别。思想政治类,主要有党的创新理论、军队历史与优良传统、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等课程;军事理论类,主要有军事思想、军事战略、作战指挥、联合作战等课程;军事技能类,主要包括武器装备操作、军事地形学、兵种技能与战术应用等课程;军事体育类,主要有力量训练、耐力训练、协调平衡训练等内容;心理行为类,主要有心理抗压、心理疏导、克服孤惧等训练课目。

职业核心课程。主要指对边海防军官职业生涯起决定性、长期性支撑作用,且产生重要影响的课程。指挥管理能力,在边海防军事人才能力素质结构中位于核心地位。职业核心课程建设应以边海防指挥与管理为重点,主要包括边海防基层政治工作、边境防卫作战指挥、参谋业务、领导科学与管理、情报侦察、涉外工作、边海防工程等与边海防指挥管理有着密切联系的课程。

岗位主干课程。是指对边海防军官岗位履职起关键作用的课程,包括边海防执勤、边境作战、边海防建设等课程类别。边海防执勤类,主要指巡逻、观察、潜伏等边防勤务,出入境检查,边防涉外工作,党政军警民联防,边海防信息系统应用,边海防执勤装备操控等;边境作战类,主要指边防分队战术基础、边境防卫战斗技能、边境突发事件处置和边境地区反恐作战等课程;边海防建设类,主要指边海防分队训练与管理教育、综合保障等。

四、着力完善边海防军事人才培养的支撑条件

根据边海防部队建设实际,依托院校教学主阵地,大力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完善场地设施、信息资源和软(硬)件环境,持续完善人才培养教学保障体系。

建强边海防专业教研队伍。加大边海防人才引进力度,组织教员赴部队代职锻炼,选拔紧缺急需专业优秀中青年教员送学培养。大力实施“教学能力提升工程”,按照宽、精、尖要求,培养既精边防又通海防,既精我军又通外军,既精边海防专业又通相关领域,精通边海防理论、边海防政策、边海防指挥、边海防业务,善于“四会”教学、善于战术设计、善于研究创新的教员队伍。大力推进“三名两高工程”(名课、名师、名校,高质量教学成果、高水平教研团队),培养骨干人才和年轻新秀,打造教学科研人才方阵,形成结构合理的人才梯队。

健全边海防基础教学设施。按照“边海防有什么设施、院校就建什么设施”的思路,重点加强边境防卫作战、边海防管控勤务、执勤装备操作等训练场地设施建设,加强边海防装备训练、边海防人文地理、边海防理论、边海防军语等教学科研基础设施建设,着眼长远发展,完善边海防专业教学支撑体系。

完善边海防专业教材体系。围绕各类边海防军事人才培养目标、素质模型和课程设置,以现有边海防政策法规、各类规定、执勤条令条例和边海防部队习惯性做法为基础,通过深化、细化研究规范,抓好各课目配套教材的编写和评审,为边海防专业教学服务。

抓好边海防信息数据建设。我国漫长边海防线拥有海量的数据:从周边国家的边海防武装力量编制、装备、部署信息,到我国多个边海防旅(团)、各边海防营连信息,边防军事地理、人文地理信息,边境争议区信息,边境各管段兵要地志和边疆政治、社会、经济以及民族、宗教信息等。要以“大数据”的思维进行信息化建设,重点加强相关数据采集,突出边海防(数据)实验中心、模拟训练中心、信息管理中心等场地设施建设,促进教学训练场地(所)设备设施有效衔接和功能优化升级,形成设施配套、功能完善、富有特色的教学训练保障体系。

五、积极探索边海防军事人才培养的方法路径

边海防军事人才培养,应坚持院校教育、岗位实践与协作共育“三位一体”培养路径,灵活科学施训,确保培训质量。

推开分方向小班化教学。针对我国陆地边界线及海岸线漫长、各方向边海防情况差异较大的实际,根据学员任职岗位和预定分配去向,突出不同地理环境、不同边防对象、不同民族宗教、不同军事外语等特点,实施“分方向”“小班化”教学,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坚持研讨探究式教学。针对边海防部队在防卫作战、执勤巡逻、日常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组织学员集中研究,探索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研究合作执勤、信息管控等方面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使学员一到部队就能适应各种情况变化。

深化网络模拟化教学。利用网上模拟训练系统,组织学员进行以边境防卫作战、应对边境突发事件、边境反恐怖行动等网上对抗训练,提高组织指挥能力;运用仿真模拟技术,构建逼真的虚拟边海防环境和巡逻艇、巡逻车等装备仿真训练系统,走开模拟化训练路子。

运用情景式体验教学。采取边情内设的方法,在训练场地构设形象逼真的模拟边境地形、瞭望塔、检迹地带、边防检查站、会谈会晤室和信息化监控系统等,使学员在“真情实景”中体验边防工作实践,提高边防职业素养。

实施联合式实践教学。根据预定岗位对人才任职能力要求,组织边海防部队领导和院校专家,联合制定人才培训方案、联合研究边海防问题、联合实施教学训练、联合验收培训质量,通过定期赴各个方向现地教学、岗位实习和联教联训联研,聘请边海防部队优秀军官和士官担任院校教官。学员毕业考核,采取边海防部队、院校教官、教学专家等联合验收等办法,使学训考评各个环节有效衔接、相互促进,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E25

A

1002-4484(2017)08-0009-04

作者:马庆雷,陆军边海防学院,院长,少将

胡东霞)

猜你喜欢
边境军事人才
边境扬威
人才云
边境小城马斯特里赫特
守卫边境的“帕米尔雄鹰”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
军事幽默:局
军事
军事幽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