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全面铺开

2018-01-08 04:52宋亚欣
劳动保护 2017年8期
关键词:用电电气火灾

文·图/宋亚欣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全面铺开

文·图/宋亚欣

为有效遏制电气火灾事故的高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2017年5月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召开了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视频会议。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视频会议现场

长期以来,我国电气火灾一直呈多发、高发态势,给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损失。

为有效遏制电气火灾事故的高发势头,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国务院安委会部署了在全国范围内组织开展的2017-2020年为期3年的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2017年5月3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国务院安委会领导批准下,召开了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视频会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付建华、公安部消防局局长于建华分别介绍了我国电气火灾的形式、暴露出的问题,及下一步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

我国电气火灾现状

据于建华介绍,近6年间我国共发生电气火灾事故52.4万起,造成3 261人死亡、2 063人受伤,直接损失92亿元。近6年来,电气火灾起数要占全国总量的30%以上,造成的伤亡人数要占全国火灾伤亡总数的33%以上。尤其是全国发生的24起重特大火灾,有17起为电气火灾,占到总数的70%。电气火灾已成为影响火灾形势的主要因素。

我国电气领域暴露出的问题

于建华介绍:“为全面掌握电气领域消防安全状况,从2016年下半年开始,我们联合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住建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能源局等部委及清华大学等5家科研院所组成的调研组,分赴全国部分省份,从电气产品生产、设计施工、使用管理等多环节、多领域进行深入调研。” 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生产销售不合格产品严重

一些电缆、电器产品生产企业为了追逐高额利润,不按标准生产。目前,全国阻燃线缆没有统一生产标准,尚未实行3C认证,产品质量无法得到保障;一些生产企业在线缆绝缘层、导线材质等方面掺杂掺假、以次充好,这些不合格电器产品流向市场,极易引发火灾。

有的商家为逃避监管,铺面展示正规品牌电器产品,实际库存销售同类型仿冒产品。国内市场销售的电气产品抽检合格率均不高。

建设工程电气设计施工不规范

设计单位执行标准不严,造成设计安全性、可靠性不足,存在用电负荷设计量小、未设计短路保护装置等问题,造成先天隐患;建设单位人为压低工程造价,购买低价劣质电气产品,监理单位又未严格履行质量监督责任,导致不合格产品进入工地;施工单位对电气工程安装质量控制不严格,电气施工隐蔽工程多,加之电工从业人员门槛低,不掌握电气安全知识,存在不按照图纸施工、野蛮施工导致电线绝缘层损坏、电气线路连接不规范、电缆井封堵不严等问题。

电气产品及其线路维护管理不到位

一些用电单位用电制度不落实,缺乏专业电工维护保养,随意增设用电设备、违规敷设电气线路,有的大功率、高散热电器周边就是可燃物,有的电气线路长期超负荷运行,直接导致火灾发生;有的老旧建筑线路老化比较严重,用电荷载超过初装容量,加之居民私拉乱接、超负荷用电等行为,安全隐患严重。

电气安全监管尚未形成合力

电气产品从生产流通、设计施工到使用管理等领域的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由于信息共享、情况通报、联合查处、案件移送等机制还不健全,容易让生产、销售、施工、使用单位逃避监管。电气安全监管每个领域、每个环节出了问题,都有可能埋下电气安全风险隐患。

地方电气火灾综合治理经验

于建华强调,我们应学习借鉴上海、武汉武昌等地一些好的经验做法,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贯彻落实。

上海市电气火灾综合治理

2011年以来,上海共发生电气类火灾事故1.3万起,死亡129人,受伤108人,直接经济损失近4亿元,分别占总数的36.7%、38.6%、33.8%和60.8%,四项指数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为有效减少电气安全危害,上海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重要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环环相扣抓好电气安全防范工作。

第一,治源头。市经信部门牵头安监、华东能监、发电集团、电力公司,轮番开展电力安全大检查、迎峰度夏等专项安全工作,强力排查整治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安全隐患和突出问题。市质监部门持续加大生产、销售领域电线电缆、用电设备抽查力度。市工商部门定期从京东、一号店等网上商城,各大超市、综合市场等实体店铺抽检,对发现的不合格产品一律要求停止销售并清理库存。市公安消防部门将福民街小商品市场列为市政府年度挂牌督办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进行整治,从供给侧减少二手电子产品、小家电等再次流入社会。

第二,建法规标准。市经信部门提请市人大常委会颁布《上海市供用电条例》,以地方法规形式明确用电安全法律责任,从严设定1万元至100万元罚款、行政处分、社会诚信等处罚手段,并授权供电企业采取停电措施。市交通部门联合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发改、经信、住房、国资、消防部门专门制定《上海市电动汽车充电设施建设暂行管理规定》,引导、规范电动汽车行业安全、健康发展。市公安消防部门牵头起草《上海市住宅物业消防安全管理办法》,以地方政府规章形式创新规定住宅装修、租赁情况下的电气安全责任。该规章已通过市政府法制办、市政府办公厅审核,待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后即可颁布实施。

第三,抓改造。市政府连续7年将消防安全纳入实事工程,持续为老旧居民小区改造电气线路、维保消防设施。推进中,市公安消防部门负责制发方案、技术要点;建设、住房部门排摸老旧居民小区底数;各职能部门共同监管施工质量。经费由市、区两级财政共同承担,有效解决老旧住宅电气线路老化、过载、用电故障等问题隐患。

今年,市民政部门牵头消防、财政部门对存量养老机构实施电气线路安全改造。各区政府也结合消防安全高风险调研和电气安全隐患现实情况,自主推出安装故障电弧探测装置、电动车库集中充电装置等特色工程,取得了良好效果。上海世博中心、大众汽车公司,以及部分寺庙、中小学校还自行加装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及时发现、预警一大批电气线路隐患。

武汉武昌老旧城区电气线路改造,打牢火灾防控根基

武昌区2013年共发生火灾344起,因电气线路引发的火灾达151起,占总数的43%,电线老化、安装不当、超负荷运转和电气设备缺陷正是火灾的直接原因。

武昌区老旧居民区电气火灾频发,已经阻碍了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武昌区委、区政府果断决策,一场老旧居民区电气线路专项改造战斗正式打响。

明确“四方责任”,落实“谁来改”。一是党政引领。省、市、区领导先后10余次实地调研武昌区老旧社区电气线路隐患情况,并召开会议部署开展排除用电火险专项行动。明确“街道牵头负责、部门分工配合、专业队伍整改、经费分摊保障”的总体方案。二是部门联动。综治办组织社区群干、网格员入户指导排查电气线路安全隐患;供电、房管、城管部门对建筑电表、街面线路实施迁改;教育、民政、房管部门做好辖区183所中小学、幼儿园及31所福利机构电气线路检查整改工作。三是街道推进。各街道一把手为专项整治责任人,组织综治、安监等人员,分组摸查电气线路隐患,注明房屋类别、危险程度、改造数量,制订具体方案,现场办公解决。四是单位负责。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及购物、餐饮、住宿、医疗、教学等“十小场所”担负起电气线路整改主体责任,消防部门、派出所联合供电部门做好上门指导服务,确保整改到位。

采取“四项举措”,明确“改什么、怎么改”。一是规范整改。针对老旧居民区电气火灾成因对症下药,瞄准了以更换老化的电气线路,整改未按规范敷设的电气线路、带病工作的配电箱,改正超载超容使用电气设备,查处用铜线等代替熔断丝为重点的整治内容。二是自主整改。老旧社区邀请专业电工成立维修小分队,与社区群干、安保队员结对配合,逐户安装整改。供电部门及时跟踪复检,发现不规范的及时纠正。三是帮扶整改。区政府拿出专项资金,聘请专业电气维修公司,每天派20人的维修队,对孤寡病残、低保收入等困难家庭的电气线路巡查整改,确保安全。四是指导整改。公安、消防、工商、城管等部门,加强对沿街商户、社会单位的电气线路安全隐患排查,下达整改意见书,指导做好电气线路日常维护。

健全“四项机制”,确保“改到位”。一是财政保障。自2013年起,区政府每年拿出500万元专项资金,上不封顶,并按照1∶1配套,街道同步配备资金,采取“以奖代拨”方式,推进电气线路整治。二是宣传覆盖。由区委宣传部组织向全区发放30万封《致居民群众安全用电的一封信》,制作安全用电宣传手提袋、海报、挂历等宣传物品25万余件,张贴宣传通告、播放宣传视频、设置电气防火橱窗,广泛宣传安全用电知识。三是社会监督。在《楚天都市报》等主流媒体开设专栏,解答政策、公布进度、承诺措施、接受监督。全区14个街道设置举报信箱,落实20万元举报奖金,鼓励、引导广大群众参与安全用电管理。四是奖惩到位。全区层层签订责任书,明确前期整改、后续监管责任目标。监察部门成立专班督促检查,通过对比整治前后照片、录像,对成效显著的给予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严肃问责。

在历时4年的电气线路专项整治中,武昌区共投入3 875万元,整改电线76万余米,更换空开开关(插座)2.08万个,线槽1.55万米,电箱电表447个,变压器64个,帮助困难家庭2 508户。全区因电气线路故障引发的火灾最大降幅达46.2%,火灾总量保持在较低水平,连续4年未发生亡人火灾事故。

综合治理4项措施

就扎实开展好这次综合治理工作,付建华提出四点意见:

提高思想认识,高度重视综合治理工作

当前,电气问题已成为引发火灾的首要因素。电气火灾事故频发,尤其是重特大火灾事故的发生,给经济的健康发展、社会的和谐稳定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各地要迅速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国务院对于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决策部署要求上来,充分认识抓好电气火灾综合治理工作对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大意义。

明确治理内容,把握工作重点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从2017年5月开始到2020年4月结束,前后将历时3年,2017年5月底前为动员部署阶段,2017年10月前为自查自纠阶段,2018年1月开始为集中整治阶段。同时,要将建章立制工作贯穿综合治理的全过程。在电器产品生产流通领域、建设工程领域、电器产品使用管理领域全面开展综合治理工作。

强化组织领导,层层压实责任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涉及面广,工作量大,任务重、要求高,必须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和“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要求,明确并层层落实各级政府、各相关部门,尤其是相关企业单位的责任和任务,实行强有力的领导和更精心的组织,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

坚持综合施策,狠抓工作落实

电气火灾综合治理涉及多个领域、多个环节,必须要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原则,综合施策、联合发力,狠抓电器产品生产流通、设计施工、使用管理等各环节、各领域监管,建立全方位、全链条、全覆盖“闭环式”管理机制,确保治理工作取得实效。第一,全面完善标准法规建章立制;第二,加大跨区域、跨行业打击力度;第三,定期开展集中公布曝光行动;第四,强化目标考核和督导检查。

于建华强调,公安消防部门作为这次综合治理的重要组成部门,也要抓好四件事:第一,发挥综合协调作用;第二,严格监督执法;第三,强化消防培训;第四,总结固化经验,好的经验做法及时推广。

实习编辑 宋亚欣

猜你喜欢
用电电气火灾
用电安全
八方电气
用煤用电用气保障工作的通知
用电安全要注意
掌握火灾逃生知识
小议我国电气自动化的未来发展趋势
离奇的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