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趣中学习,玩乐中吸收

2018-01-08 22:02朱俊吉
新课程·上旬 2017年10期
关键词:游戏化课程幼儿音乐学前教育

朱俊吉

摘 要:学前幼儿教育对于孩子是个重要的教育过程,在学前教育过程中,既要基于儿童自然成长的根本进行教育,又要合理地将儿童的发展纳入社会需求的发展轨道,这对于幼儿教师和儿童家长来说都是个不容忽视的问题。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幼儿教师是个不容忽视的角色。作为一名幼儿教师,肩膀上的任务非常重,既要全面掌握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又要顺应时代变化合理地把握好儿童发展的规律。儿童最喜欢的就是做游戏,教师要充分地建立好游戏和音乐课程教学之间的关系,通过游戏的方式进行音乐课程的教育,促进儿童音乐能力的发展。

关键词:学前教育;幼儿音乐;游戏化课程

游戏是人类与生物界动物之间共有的行为方式,从根本上能反映出与之相应的社会现实生活。无论是对于成年人还是对于幼儿来说,游戏都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放松精神和身体的娱乐项目,虽然游戏在成年人和幼儿间起到的作用都是放松身心、愉悦精神,但是成年人与幼儿在游戏中所扮演的角色、所赋予的意义和起到的作用都不相同。对于成年人而言,游戏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因为游戏拥有自身存在的游戏规则,想要参加游戏就要遵守规则,但是作为幼儿却不一样,在幼儿眼中游戏就是简单快乐地玩耍。

一、音乐课程游戏化的重要性

(一)音乐课程游戏化能使幼儿愉快学习

在幼儿的成长过程中,音乐课程是必不可少的课程,游戏化的音乐课程更是不可或缺的。爱好做游戏是孩子的天性,也是孩子和其他小朋友实现交流的方式。作为幼儿的常见性活动,游戏从根本上促进着幼儿身体和心理的基本发展。音乐课程游戏化,应以孩子自身的特点出发,在游戏中逐渐观察儿童是否具备自主学习音乐的意识,能够在游戏过程中展现自我。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利用音乐课程的游戏化,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从根本上提高幼儿的音乐领悟能力和接受能力。[1]

(二)音乐课程游戏化能开拓幼儿思维

幼儿园的音乐课程游戏化的实施,有助于儿童大脑智力的开发,音乐课程的基本实践方法就是使儿童在游戏中感受音乐,通过音乐游戏的方式进行音乐节奏、律动的表达,从根本上能给儿童带来极大的影响力和耳目一新的感觉。音乐游戏的实施过程中,要合理地把握音乐在游戏中所占的比例,音乐型的游戏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开发性,能从基本条件上满足幼儿学习音乐的心理需求。幼儿学习和感受音乐的主要目的就是培养自身的音乐情感与善良的本性,通过聆听来把握音乐信息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基础。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的探索是一条长久性的探索之路,虽然现在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的实施还没有取得全面成功的结果,但是只要坚持音乐课程游戏化,就会给幼儿的成长带来积极向上的动力。

二、透析幼儿园音乐课程游戏化

(一)建立合理的幼儿教育观念

游戏在幼儿的成长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幼儿在游戏过程中能锻炼自身的音乐表现能力和个人演唱能力。玩具是幼儿最为重视的东西,游戏也是幼儿最爱参加的集体活动,幼儿具有玩乐的天性。幼儿园的各种游戏都有自己特有的教育内容,游戏不能仅仅依靠教育环节存在,要合理转变游戏的地位,使其变成开发儿童智力和促进儿童成长的方式,在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的过程中,要不断地对幼儿进行鼓励,不断地鼓励幼儿大声地演唱和表达情感,使幼儿在玩中成长和学习更多与音乐相关的知识。[2]

(二)合理的实施有效的策略

在幼儿游戏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的观察和引导,在幼儿游戏中发现幼儿的对音乐的兴趣与爱好,通过幼儿兴趣的发掘,编出更符合幼儿智力开发与成长的新儿歌。在幼儿进行音乐游戏的过程中,应不断地鼓励幼儿将教学中的演唱方法和经验运用到游戏中去,不断地丰富和发展游戏所涉及的范围,通过幼儿游戏中音乐演唱的表现,针对幼儿制定成长的音乐任务,通过音乐任务的建立,使幼儿有积极学习音乐的决心,在任务完成时,要给予幼儿合理的奖励,使幼儿充分地理解付出就有回报的道理。

节奏的合理掌握是学习音乐的基础性条件,也是舞蹈表演的灵魂。音乐课程游戏化的开展,能从基础上对幼儿进行音乐节奏感的培养。在幼儿音乐节奏感的培养过程中,可以选择利用语言节奏、动作节奏和音乐节奏带动幼儿整体音乐感觉的方式,将其合理地与音乐本身相结合,最终实现幼儿从视觉、听觉到触觉的对音乐的整体感知,培养出全面的节奏感。音乐课程游戏化教学,对幼儿的成长与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可以全面地促进儿童身心的发展与音乐节奏的掌控。

参考文献:

[1]单秀丽.幼儿音乐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探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28(13):262-263.

[2]孙秋晨.乐趣中学习,玩乐中吸收:幼兒音乐教育课程游戏化教学探究[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6,9(6):265.endprint

猜你喜欢
游戏化课程幼儿音乐学前教育
浅谈幼儿园游戏化课程的实施策略
浅论五年制师范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