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安全生产改革发展顶层设计
——访沈阳市安全监管局局长刘志寰

2018-01-09 03:04包冬冬通讯员李洋
劳动保护 2017年11期
关键词:沈阳市意见监管

文/本刊记者 包冬冬 通讯员 李洋

沈阳市安全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寰

沈阳市作为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安全生产改革发展工作联系点之一,近日印发了《中共沈阳市委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立足解决当前安全生产实际问题,重在方法、路径上创新和改革任务本地化,全力做好沈阳市推进安全生产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

2017年1月2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在充分考虑有关地区创新性、代表性、积极性和示范性的基础上,选择北京市、安徽省、沈阳市、青岛市等多个地区作为推动安全生产改革发展工作联系点。8月23日,《中共沈阳市委 沈阳市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印发。沈阳市《实施意见》有哪些地方特色?本刊记者就此专访沈阳市安全监管局局党组书记、局长刘志寰。

记者(以下简称“记”):刘局长,您好。请您简要介绍下《实施意见》出台的过程。

刘志寰(以下简称“刘”):今年1月24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将沈阳市列为推动安全生产改革发展工作联系点之一。按照国家安全监管总局、辽宁省安委会要求和沈阳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意见,沈阳市安全监管局全面开展调查研究,先后组织召开行业部门、区县安监局、重点企业、中介服务机构等不同层面研讨会13次,广泛听取企业、专家、基层一线干部对推进改革发展的意见和建议。针对梳理出的机制体制不顺、职责边界不清、基层监管力量单薄、基础保障能力不足等10方面突出问题,组织6个专题调研组分赴北京、广州、南京等18个地区学习先进经验。在充分调研论证基础上,形成了《沈阳市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初稿,并于8月初提请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委常委会会议审议。8月23日,《实施意见》经沈阳市政府第51次常务会议、市委第38次常委会会议审议通过后印发。

记:请您介绍下《实施意见》把握了哪些总体要求,以及阶段性目标。

刘:安全生产改革涉及面广、情况复杂,需要抓住牵一发动全身的关键环节,下大气力突破堵点,带动全局。改革进程中,沈阳市安委办立足解决当前安全生产实际问题,重在方法、路径上创新和改革任务本地化,全力做好沈阳市推进安全生产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

在总体要求方面,《实施意见》明确了沈阳市改革发展工作主线,即:牢牢扭住事故防控目标,把握风险辨识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这个关键,着力强化安全生产“四个责任”,着力完善安全生产体制机制,着力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手段解决安全生产突出问题,做到安全生产监管责任网格化、监管手段信息化、监管标准精细化、监督检查常态化,为实现沈阳建设两个中心城市目标提供坚实的安全保障。

在《实施意见》中,沈阳确定了2020年、2030年两个阶段性工作目标,即:到2020年,安全生产法治体系、责任体系、双控体系基本建成,事故总量、较大以上事故明显下降;到2030年,实现安全生产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民安全文明素质全面提升。

记:在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过程中,很多地区都将重点放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上。请您介绍下,《实施意见》在落实责任制这项工作上的要求。

刘:在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方面,《实施意见》主要提出了六项工作。一是进一步细化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工作职责。明确了沈阳市安委会主任由市委书记、市长共同担任,实行“双长制”,成员单位增加了组织部、政法委、检察院、法院等单位,人员调整为各有关单位主要领导。

二是明确行业监管部门和保障部门的安全生产职责。明晰了党委纪检、组织、宣传、政法、机构编制部门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明确了27个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部门、6个行业管理部门和4个保障部门的具体名单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推动行业管理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入“三定”,赋予安全生产行政执法资格,共同推进安全发展。

三是明确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全员岗位责任。强调了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全员岗位责任,健全企业员工参与隐患排查激励机制等新的内容,督促企业建立健全自我约束、持续改进的内生机制,全过程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管理制度,做到安全责任、管理、投入、培训和应急救援“五到位”。

四是推行安全生产网格化“户口本”式管理。按照属地监管、分级负责相结合和以属地监管为主的原则,划清市、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网格监管范围和对象,建立网格管理“户口簿”,明确网格管理工作制度、职责、标准和考核要求,实行监管对象、工作痕迹清单化管理,实现安全监管全覆盖。

五是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考核。全面实行全员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考核,明确安全生产考核结果与奖惩挂钩的内容,对考核结果在达标等次以上地区和单位进行奖励;对考核不达标的地区负责人和有关人员给予取消奖励、暂缓任用的处罚,形成全市安全生产管理全过程的倒逼工作机制。

六是严格安全生产责任追究。强调了安全生产失职追责方式、问责内容,特别是建立安全生产违纪违法和腐败行为线索移送机制,解决问责工作部门间衔接不顺畅、步调不一致问题。

记:请介绍下,在改革重点行业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方面,《实施意见》提出了哪些工作要求?

刘:在改革重点行业安全监管监察体制方面,《实施意见》主要规定了四项内容。一是完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机制。明确各级安委会、安委会办公室、安监局、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和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定位和层级关系,推进安全生产与职业健康一体化监管。

二是加强安委会办公室机构力量。做实市安委会办公室,充实教育、公安、建设、交通、城建、质监等重点行业领域分管安全生产工作的负责人担任安委会办公室副主任;强化指导协调、监督检查、巡查考核政府同级有关部门和下级政府安全生产工作职能。

三是加强基层监管力量建设。明确各级安全监管部门执法地位,纳入行政执法机构序列。区县要严格按照《关于加强县乡两级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的意见》(辽安监办〔2013〕259号)文件配备人员;乡镇要配备安全生产专职人员、协管人员,行政村(社区)由村委或社区工作人员专兼职担任安全监督员,统一培训、持证、考核等要求。省级以上开发区、工业园区要设立安监机构,配备专职人员,持证上岗。其他开发区、工业园区和设置功能区的有关地区要明确安监机构,配备专职人员。

四是健全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体制。明确市、区(县、市)两级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管理机构,部门间事故信息交流与资源共享,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救援协作等方面内容。

记:《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进安全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意见》要求,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安全生产监管执法体制改革,请问,《实施意见》中,对加强安全生产依法治理是如何要求的?

刘:《实施意见》在大力推进安全生产依法治理方面,规定了五项内容。一是健全安全生产法规标准体系。针对部分行业领域存在监管空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制定危险化学品、轨道交通、建筑施工、油气输送、特种设备、事故处理等方面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地方性法规、规章、规范性文件的要求,消除安全监管盲区。

二是严格安全生产市场准入。进一步规范沈阳市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领域的安全准入条件和总量控制要求。三环内不再批准新、改、扩建生产和储存易燃易爆物品、危险化学品的工厂和仓库;经营企业实行总量控制,原则上只减不增;不再新增烟花爆竹生产和经营(批发)企业。实行安全生产审批流程再造,推进“最多跑一次”办理模式。

三是规范安全生产监管执法行为。实行分级分类监管,加强执法监察制度化、标准化、专业化、信息化建设。按照“双随机、一公开”和重点检查相结合的行政执法方式。探索公安部门在各级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设立工作站,建立“打非治违”和事故查处联动办案机制;与公、检、法部门建立安全生产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制度,提升安全生产执法强制力。

四是加强安全监管执法保障。明确负有安全监管职责部门的监管执法经费、车辆、装备、办公用房等保障范围、渠道,以及监管执法人员的招录、培训、着装和专业化要求。

五是完善事故处理机制。明确事故调查组组成人员、强化组长负责制和工作权威;调整事故调查重心,建立查清事故原因为先的工作导向;推进事故报告公开、责任追究、问题督办、整改效果评估,明确典型事故提级调查和挂牌督办等要求。

记:在《实施意见》中,对安全预防控制体系建设提出了六项内容,请您分别介绍下。

刘:在建立安全预防控制体系方面,一是加强安全风险管控。推进区域性安全风险辨识评估,特别是化工园区或产业集中区设立前应当进行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已经建成的园区应按规定每3年进行一次整体性安全风险评价。

二是加强企业预防措施。坚持把风险管控挺在隐患前面,把隐患治理挺在事故前面,指导推动各类企业建立健全风险辨识评估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工作机制,实行分级、分层、分类、分专业管理,落实全员岗位责任,实行自查自报自改闭环管理。大力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和职业安全健康管理体系建设,提升企业安全管理水平。

三是建立隐患治理监督机制。建立企业自查、政府部门行业检查、技术服务机构和专家队伍抽查、群众监督举报等4个层级共同推进隐患排查治理的工作机制,推动隐患排查治理常态化。

四是强化城市运行安全保障。明确了城市安全风险辨识管控、城市基础设施调查评估、城市运行安全管理、大型活动管理、自然灾害信息共享和应急协同等方面的要求。

五是加强重点领域工程治理和专项整治。明确了金属非金属矿山整顿、危险化学品综合治理、公路生命防护工程、老旧电梯改造、高风险运输工具安全技术装备改造升级,以及消防、涉氨制冷、建筑施工、油气输送等13个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方面的要求。

六是建立完善职业病防治体系。明确了职业病危害防治规划制定、技术改造、源头治理、技术服务评估、公益培训和职业健康监管执法等方面的要求。

记:请介绍下在加强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方面,《实施意见》明确了哪几项工作?

刘:在加强安全基础保障能力建设方面,《实施意见》主要阐述了六个方面。一是完善安全投入长效机制。明确安全生产投入保障机制,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企业落实安全生产费用提取管理使用制度,安全产业发展等方面的要求。

二是打造安全生产信息化一个平台、一张网、一张图。继续完善智慧安监大数据管理平台功能(一个平台),构建市、区(县、市)、乡镇(街道)、安委会成员单位和重点监管企业的资源共享、互联互通的安全生产和职业健康信息化全市“一张网”。重点建设安全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一张图”,对安全风险和隐患实施差异化、可视化动态管理。

三是健全安全生产社会化服务体系。培育安全生产宣传、培训、评价、检测检验、风险管理、咨询、信息化等多元化服务主体,鼓励社会组织依法参与安全生产服务。

四是加强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在各级电视、广播、报刊等主流媒体上开设安全园地、警示教育等安全生产专栏专版和专题节目,传播安全理念,推广安全文化、报道安全工作动态。

五是开展“安全是福”安全文化建设活动。推广安全文化、普及安全常识、开展隐患排查,参与安全生产治理,推动安全生产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

六是健全安全宣传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市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基地(市民安全体验馆)建设,支持和推动各地区建设安全宣传教育基地、安全文化广场和安全文化公园,按照一街一精品,推进安全文化走进社区、走进家庭、走进企业、走进公共场所等。

猜你喜欢
沈阳市意见监管
沈阳市盛京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评“小创”,送好礼
没有反对意见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评“小创”,送好礼
监管
监管和扶持并行
放开价格后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