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第一杀手”

2018-01-09 03:04戴晓亚
劳动保护 2017年11期
关键词:集团公司瓦斯矿井

文/本刊记者 戴晓亚

近年来,瓦斯事故仍然多发,瓦斯依旧是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为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各地积极探索施行瓦斯防治新措施,阻击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

为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煤矿瓦斯事故,9月7日,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召开全国煤矿瓦斯防治工作视频会。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监局局长黄玉治在会上指出:2000年以来,全国煤矿发生10起百人以上事故,瓦斯煤尘爆炸事故占了9起。2012年至2017年8月底,全国发生煤矿事故2 645起、死亡4 798人,其中瓦斯事故265起、死亡1 437人,分别占10 %、30 %;较大事故239起、死亡1 097人,其中瓦斯事故105起、死亡508人,分别占43.9 %、46.3 %;重特大事故66起、死亡1 086人,其中瓦斯事故41起、死亡749人,分别占62.1 %、68.9 %。可见,重特大瓦斯事故占比高、危害大,瓦斯仍然是煤矿安全的“第一杀手”!

为遏制重特大瓦斯事故,部分地方、企业积极探索施行瓦斯防治新措施,不断强化管理保障作用。陕西煤业化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陕西煤化集团”)树立主动全面的瓦斯治理观,超前预防、超前治理,探索出了具有陕煤特色的瓦斯治理新路子,在现有29对生产矿井、其中15对为高突矿井的条件下,陕西煤化集团已连续13年杜绝瓦斯事故,连续5年实现瓦斯“零超限”。淮北矿业集团坚持“高投入、强技术、严管理、重问责”的瓦斯治理原则,大力推进瓦斯治理理念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保障了集团在拥有20对生产矿井,其中煤与瓦斯突出矿井12对、高瓦斯矿井7对的情况下,自2009年以来就杜绝了煤与瓦斯突出事故,连续14年消灭瓦斯爆炸事故。

那么各地是如何具体推进煤矿瓦斯防治工作的?且看5个举措阻击煤矿安全“第一杀手”。

深化理念 强化教育

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和广大煤矿企业不断创新瓦斯防治理念与思路,加强宣贯教育。安徽省提出“今天的保护层就是明天的安全和产量”;淮南矿业集团提出“通风是基础,抽采是重点,防突是关键,监控是保障”;山东兖矿集团提出“治理瓦斯是解放生产力,治理好瓦斯是发展生产力”;陕西煤化集团提出“隐瞒瓦斯超限就是犯罪”;贵州邦达能源公司提出“瓦斯先抽是资源、不抽是灾源”等。在先进理念和目标的引领下,各煤炭企业从顶层设计上把关口,定规矩,系统性地开展瓦斯治理工作,保证管理的同向性和稳定性。

严格制度 落实责任

陕西煤化集团制定了《煤矿瓦斯预防治理暂行规定》和《煤矿“一通三防”管理办法》,高瓦斯矿业公司制定了瓦斯抽采达标量化指标评判标准,规定“预抽时间不足1年严禁开采、瓦斯浓度达到0.8 %必须自动断电、回风流瓦斯浓度超过0.6 %工作面必须停止生产”等措施保障。集团公司所属各矿业公司、矿井建立健全了以行政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瓦斯防治责任体系和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4个高、突矿业公司及15个矿井配齐了通风副总工程师和通风、抽采、防突等专业机构与人员,明确了各部门、人员业务范围和工作职责。目前,集团公司所属高、突矿井配有瓦斯治理的人员达到3 135人,为瓦斯治理工作正常开展提供了人力资源储备。

2012-2017年8月底全国煤矿事故概况

淮北矿业集团以瓦斯抽采“四化”为根本,明确“四化”第一责任人是矿长,要求矿长亲自抓、负总责,定期专题研究瓦斯治理重大问题,确保人、财、物、工程、措施落实到位。严格实行瓦斯治理月度考核问责,对未完成治理指标的矿井,严肃问责矿长和总工程师。集团坚持“动员千遍,不如问责一次”,制定了以瓦斯治理为主的安全管理20条红线,对触犯红线的直接责任人,一律解除劳动合同。对发生瓦斯超限事故的,责令矿长向集团公司作检查,并由集团公司严肃追查问责。2017年,淮北矿业集团制定了《遏制瓦斯超限事故十条规定》,对发生瓦斯超限事故的,除按上述规定处理外,给予矿井挂红牌警告,以严问责倒逼管理责任落实,以瓦斯零超限确保瓦斯治理到位,实现矿区安全生产。

贵州省安监局、贵州煤监局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煤矿瓦斯治理工作的意见》,省安监局、贵州煤监局、省能源局制定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意见》,“两个意见”提出了30条具有针对性、创新性和标志性特点的瓦斯综合治理重大举措。为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加快煤炭工业转型升级,省政府制定印发了《关于煤炭工业淘汰落后产能加快转型升级的意见》,明确要求2017年全部淘汰退出9万 t/年煤矿,2019年底前全部淘汰21万 t/年及以下煤矿,到2020年,全省煤矿全部为30万 t/年及以上,其中大中型煤矿产能占80 %以上。自2010年以来,贵州省共关停瓦斯灾害严重矿井1 114处,其中,今年已公告确认了第一批公告关闭煤矿112处。

优化系统 科技创新

陕西煤化集团通过简化生产布置,减少矿井回采工作面,超前布局,扩修巷道降低通风阻力等措施,持续优化生产系统,提升矿井通风能力。为提升瓦斯防治技术水平,陕西煤化集团一是强化技术攻关。先后开展了瓦斯赋存规律、易自燃厚煤层瓦斯抽采技术、软煤层长距离瓦斯钻孔施工及抽采技术、保护层开采沿空留巷及Y型通风技术等研究,攻克多项瓦斯治理技术难题,逐步形成了井下“预抽巷+大直径长钻孔”及地面“钻井抽采”的瓦斯立体式治理模式。二是加强合作交流。从2011年起,集团公司与平安煤矿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深入开展了瓦斯治理战略合作,学习先进瓦斯治理理念及经验,加强业务交流和技术沟通,共同研究瓦斯治理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三是实施瓦斯治理“一矿一策”“一面一策”的实践应用。目前,铜川、彬长矿区形成了采前预抽(区域预抽)+高抽巷的瓦斯抽采模式,黄陵矿区形成了采前预抽(区域预抽)+高位裂隙抽采的瓦斯抽采模式,韩城矿区形成了保护层开采+卸压抽采+采前预抽的瓦斯抽采模式。

淮北矿业集团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健全完善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严格落实各级技术管理责任,全面夯实技术基础。集团公司明确总工程师是技术管理第一责任人,授予其停头、停面、停矿井、停干部“四停”权力。成立灾害防治研究院、通风安全技术研究所,加强与国内外科研院所的产学研合作,增强企业攻关创新能力。大力推进机械化、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四化”和优化系统、减面、减产、减人“一优三减”。制定瓦斯治理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每年列出年度重大创新课题,实行科研项目分管领导负责制,确保各项科研课题落到实处。集团公司创新了软岩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技术、地面水平分段压裂井抽采技术、地面“L”型定向钻井抽采技术等关键技术,开辟了淮北矿区瓦斯治理新途径,为复杂地质条件下强突煤层安全高效开采奠定了基础。

贵州省狠抓基础建设,一是积极打造瓦斯治理专业化队伍。引导煤矿企业用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全面推进瓦斯治理专业化队伍建设,着力解决“钻孔打不到位、瓦斯抽不出来”的问题。二是深入开展瓦斯综合治理会诊攻坚。贵州省以“查大系统、治大隐患、防大事故”为重点,开展了2次全省煤矿瓦斯防治专家会诊专项行动和2次全省煤矿瓦斯治理攻坚年活动,对区域瓦斯防治措施进行重点会诊、重点攻坚。组织省内外有关科研院所、煤矿企业的100余名技术专家开展了“先抽后建与岩石钻孔抽采瓦斯”保护层开采“顺层长钻孔抽采瓦斯与采面接替及沿空留巷”煤与瓦斯突出危险性鉴定与区域预测和瓦斯抽采与利用”等课题攻关,着力解决煤与瓦斯突出防治工作的具体问题、典型问题。三是强化瓦斯防治技术服务能力建设。组建了贵州省矿山安全科学研究院并取得煤与瓦斯突出鉴定资质,毕节市、六盘水市、黔西南州依托淮南瓦斯治理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成立了区域分中心,为瓦斯治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实现了瓦斯基本参数的就地取样、就近测试、即测即用,提高了瓦斯防治指标测试和效果检验的时效性、可靠性。四是依靠科技进步提升瓦斯灾害防治能力。积极推广沿空留巷(掘巷)、区段内自下而上接替开采、高位巷或高位钻孔抽采卸压瓦斯等措施。推广使用全程下套管、“两堵一注”带压封孔等工艺。积极推广“定向钻机+大区域预抽煤层瓦斯”综合治理技术。

加大投入 政策鼓励

陕西煤化集团自2012年以来,用于瓦斯治理的资金年均大于27亿元,主要用于矿井抽采系统建设、通风设备更新、专用瓦斯治理巷道施工、大功率钻机购置、瓦斯实验室建设等。目前,15对高突矿井瓦斯抽采能力均达到了实际需要抽采量的2倍,每个矿井均装备有不少于3台的千米抽采钻机,高突矿井建成了瓦斯实验室。近年来,集团公司加大抽采能力建设,着力分区域超前治理。共建成地面永久瓦斯抽采系统41套,增加抽采能力2万0 500 m3/min,所属矿井全部淘汰了井下移动抽采系统。截至2016年末,所属15对高突矿井共建有地面瓦斯抽采系统70套,能力为3万2 080 m3/min。2012年,集团公司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瓦斯难题,成立了陕西省煤层气开发利用有限公司,配备了专业人员和设备,负责集团所属煤矿的地面瓦斯抽采与利用工作。截至2016年底,集团公司已建成总装机容量3.54万 kW低浓瓦斯发电站,并有少量地面煤层气出售和供热利用。

淮北矿业集团坚持以用促抽、以抽保用,实行瓦斯抽采奖励政策,每抽采1 m3瓦斯奖励0.1元,每利用1 m3瓦斯再奖励0.2元,以调动矿井瓦斯抽采利用的积极性。

河南省鼓励区域治理,出台软岩和煤线作为保护层开采特殊政策。

提高管理水平 提升执法效能

陕西煤化集团统一规划,重奖重罚。集团公司于2013年制定了《矿井根治瓦斯规划》,并把规划的落实作为每年安全管理的重点工作进行检查考核。陕西煤化集团始终坚持以区域瓦斯预抽为主的抽采方法,超前抽采煤层原始瓦斯,所有采面开采前均开展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工作,煤层可解析瓦斯含量降到3 m3/t以下方可允许工作面回采。此外,集团公司制定出台《瓦斯“零超限”矿井考核办法》,对实现瓦斯“零超限”的高突矿井,党政正职及分管安全、生产、技术的相关副职每人奖励10万元,否则对等处罚。

淮北矿业集团编制了《淮北矿业灾害治理五年规划》,明确了中长期瓦斯治理的理念、目标、原则、技术路线、工程实践、技术创新和管理保障。总结固化了各矿瓦斯治理模式,要求各矿严格执行,使瓦斯治理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轨道。集团公司定期对照五年规划和瓦斯治理模式开展驻矿体检评估,对落实不力或存在重大问题的挂牌督办,问责矿党政一把手、总工程师和分管副矿长。坚持以五年规划为统领,将工程投入作为瓦斯治理的主要措施,每年编制具体工程计划,严格工程节点和工程质量考核,切实做到“工程上去、灾害下来”。为强化管理,淮北矿业集团制定了《领导干部安全生产作风建设十条刚性规定》,大力践行严细实精作风,以上率下,一级带着一级干,严抓严管。对各矿瓦斯治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集团公司同样赋予业务主管部门——通防地测部停头、停面、停矿井、停干部“四停”的权力,确保在瓦斯管理上形成高压态势。同时,坚持以责任落实为核心,建立健全瓦斯治理齐抓共管责任制,切实做到通防管好抽采与通风、机电管好供电、采掘管好顶帮、地质探准层位、安全监管到位。

贵州省将瓦斯抽采指标完成情况列为省安委会对各地的年度安全生产量化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同时,贵州省建立健全瓦斯超限预警处置系统,依托贵州“安全云”工程建设,初步建成了以“煤矿安全特色云”为基础的“六盘水市安全云”。目前,全省50家集团公司、48个县(区)、4个市(州)优先实现了市(州)-县(区)-企业-矿井四级监控联网运行,实现了瓦斯超限“红、橙、黄、蓝”四级预警联动处置。

猜你喜欢
集团公司瓦斯矿井
论特大型集团公司工程建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
建立三大长效机制 保障矿井长治久安
煤矿矿井技术改造探讨
高瓦斯矿井防治瓦斯异常涌出措施的应用
国企集团公司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瓦斯探钻钻头的一种改进
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期刊联合征订启事
煤与瓦斯突出矿井瓦斯抽放技术应用研究
矿井提升自动化改造
临时主要通风机在基建矿井中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