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七年》:你就是自己的命运之神

2018-01-09 17:21常轼
女性天地 2018年1期
关键词:纪录片婚姻人生

常轼

新年伊始,很多人都有制定年度计划、设立人生目标的习惯,往往在这样的时刻,事业瓶颈期的人会对脚下的路该怎么走产生迷茫;情感胶着期的人会对爱情、婚姻产生焦虑;生活变化较大的人会对未来举棋不定……遇到这样的情况,首先要告诉自己,当我们开始反思过往、筹谋未来时,这本身就是一种进步,一种成长,这样的时刻,你需要静心,需要思考,需要取舍,如果你需要一位良师益友帮你一把的话,诚意推荐一部能帮你理清心绪的纪录片《人生七年》,它用7个篇章讲述了14个采访人物的56年人生,看完之后,你一定能找到想要的答案,校正自己的生活坐标。

在西方文化中,7被普遍视作一个幸运数字,因而有了Lucky7的说法。英国BBC电视台拍摄的纪录片《人生七年》英文原名《7 up》,由迈克尔·艾普特执导,每7年拍摄制作播出一集,一共7集,2005年,英国第四台将该片纳入最伟大的50部纪录片名单中。该片采访了14个来自英国不同阶层的7岁小孩子,他们有的来自孤儿院,有的来自普通平民人家,有的来自上层阶层。每隔七年,导演艾普特都会再次采访这些孩子,了解他们的生活现状,倾听他们的内心梦想,记录他们的生活感悟,以纪录片的形式综合浓缩了被访者们从7岁、14岁、21岁、28岁、35岁、42岁、49岁到56岁的人生精华。我们可以从这部纪录片中看到他们长大、上学、就业、结婚、生子的生活历程,把14种人生当成一面镜子,折射出自己的生活脉络和沉思。

先来聊聊几个女孩子的“人生七年”。

Sue:出生在伦敦东区一个普通家庭,7岁时候参加纪录片的拍摄,表现平平,没有语出惊人也并不羞涩内向。14岁时她想退出此片的拍摄,因为她觉得做这些没有任何意义,在父母的强迫下继续参加拍摄活动。Sue21岁做旅游秘书,35岁做兼职,42岁重新开始全职工作,当秘书,升职为主任,后来还参与剧团演出,在这期间,她结婚、生子、离婚、再婚。性格开朗和有份热爱的工作,使得Sue这56年以来活得开心自足。

Suzy:父母平时都很忙,各有各的事业和朋友圈,她从小就读寄宿学校,独立性强,个性鲜明。她16岁独自去巴黎生活,做秘书工作。婚姻稳定,跟老公育有三个娃,对孩子的教养问题非常有主见。

Jackie:小时候爱说爱笑,7岁时的理想就是长大要结婚。56年人生当中结过两次婚,离过两次婚,生育三个娃,做过的工作有军人、保安和厨子,后来主动放弃工作机会,靠领救济金过活。

Lynn:19岁结婚,有两个娃,都没上大学。她从21岁起一直在做图书管理员的工作。因为经济危机失业,在家替女儿照顾宝宝,女儿像她一样,也早早地结婚生子,母女的生活比较艰苦。

从这些女孩的人生历程可以看出,对发达社会大都市的女性来说,婚姻不再是人生幸福与否的唯一标杆,也就是说活得好与嫁得好没有绝对关联。Sue和Jackie同样都结过婚、生过娃、离过婚,但是Sue因为有其热爱的工作作为经济和精神支柱,有充实的社会活动和社交互动,生活虽有高低起伏、快意失意,但总体来说,是自给自足并乐得其所的。Jackie因为后来主动放弃了工作,颓废地靠领救济金生活,从而也放弃了像大多数人那样追求事业成就感、情感满意度和经济话语权等权利,得过且过地凑合生活着。Suzy是她们当中活得最独立最鲜明的一个女性,从小独立的生活让她对男人对婚姻都没有过度的依赖,也让她从没放弃过自己的主张和权利。即便婚姻稳定老公听话,即便三个娃天天围绕着她,她还是头脑清晰、行事有主见、人格独立、经济收入稳定,这才是决定与衡量现代女性能否驾驭感情、掌控生活的新标杆。情感美满、婚姻稳定只是决定女人幸福与否的因素之一,不是唯一。

在这十几个孩子当中,有一个堪称“富二代”的男孩John,他7岁就通读《金融时报》,理想是上剑桥法学院,当律师,然后进议院。请注意,是7岁,这是个大多数孩子看动画片,理想是当宇宙特警或蜘蛛侠的懵懂年纪,John就已经小大人般给自己规划好了学习目标和职业生涯。一个又一个7年过去了,他果然按部就班地考上了目标大学,做了一名诉讼律师,娶了前保加利亚大使的女儿,缔结了一桩门当户对的和谐姻缘,一步步往政坛发展。如同那句耳熟能详的广告语—“你们只闻到了我的香水,没人看到我的汗水”,John在节目里也是这样说,大家只通过这个节目看到了这些浮于表面的标签式关键词,而没有看到他背后的努力和压力。实际上,在他12岁时,作为整个家庭支柱的父亲就去世了,从那以后,他告别了人人堪羡的富足生活,母亲从贵妇变成养家糊口的职业女性,他则付出比常人看到的多十倍百倍的努力争取全额奖学金,玩了命地学习、打拼,一步一步实现梦想。

John的励志故事告诉我们,曾经富足的生活环境虽然没能帮助他实现理想,但源自于此的信念、坚持和追求给了他动力和恒心,失去的东西他能凭自己的努力重新获得,对优质生活的追求是他的终极目标。如果要感谢的话,John不会感谢父亲带给他的丰富物质生活,而是要感谢父母给他创造的优质教育环境和学习氛围,以及从小带领他体察社会开阔眼界提升格局的良苦用心,使得他更早地认识自我,树立人生目标,确定奋斗信念,保持务实的打拼态度。因此,反观我们身边那些时常抱怨给孩子检查个作业就血压飙升、舍得买名牌包却不舍得斥资让孩子去完成社会实践项目的父母,值得三思!身为父母,不要把钱花在培养孩子挑食、爱名牌、贪图物质享受上,却一定要舍得在孩子的教育上投入,把精力放在孩子的品格教育、素质培养以及精神力量的养成上,事半功倍,功益深远。

除了John的模板式励志成功故事以外,人生還有没有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和美好呢?《人生七年》的答案是肯定的,这部纪录片给出了Bruce的例子。Bruce成长于一个普通家庭,是个真实版的学霸考上牛津大学的典型个案。当他从牛津大学数学系毕业之后,他没有选择那些“钱途”、前程无量的“金领”工作,而是选择做了一名“支教”老师,教的都是一些贫困孩子。对这些孩子来说,他就是榜样和未来。Bruce一直从事教师工作,40多岁才结婚,婚后有了两个儿子,妻子跟他是同事。或许是因为Bruce从小与父亲相处的机会很少,所以不善表达感情的他格外重视家庭生活,他每天跟妻子一起下班骑自行车回家,头花已经花白的他乐呵呵地给小儿子当马骑,在孩子们的欢呼声中他打棒球的水平显得有点“业余”……可谁能否定,这样平淡的家庭生活不幸福,做一个“支教”老师没有意义?

John通过自身努力实现儿时梦想,重新回归上层社会是成功的,Bruce通过自身努力得到良好的高等教育并反哺社会,婚姻美满、天伦之乐弥补了他幼年缺失并渴望的父子之情,过着有益社会、有益他人、有益自我的小日子是成功的,这两种成功排名不分高低先后,一样的典范,一样的正能量,一样的令人羡慕!成功的定义不止一种,但所有成功人士都必须具备的要素是:拥有令自己满意的生活质量,是一个对社会有益或有建设性付出的人,乐于助人,负有责任心,有和谐的家庭,能感受到亲情和爱情的力量,懂得去爱和被爱。

人生七年复七年,每个人的一生,当然不能被一部纪录片简单概括,但我们可以从中学到生活智慧、得到生活经验。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问题,有所得就必然有所失,有成长就必然有付出,痛苦与欢乐是同行的,错误和成长是相伴的。婚姻成败不是幸福的唯一标杆,成功不止一种模式,每一份收获的背后都是不为人知的辛劳付出。只要你心中有目标,愿意为了实现目标不懈努力,只要你在漫漫人生路上从不放弃自己,从不放弃对美好生活的追求,那么,你就是自己的命运之神,你的生活质量和意义由你掌握。

猜你喜欢
纪录片婚姻人生
觉乃藏入赘婚姻中的两性关系
Rough Cut
对婚姻的忠诚
等待
超级蚁穴
幸福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人生中的某一天
私藏家:它们真的很好看
人生悲喜两字之间
独一无二的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