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柯尔文手势有效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的实践研究

2018-01-09 09:58黄玉娇
中文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音准

黄玉娇

摘 要: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材中,有一套由浅入深,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柯尔文手势”。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柯尔文手势直观地表示出音阶各音的相对高度,指导学生边观察手势边模唱,比较容易掌握音准。应用柯尔文手势有效帮助学生建立音高概念,当学生能把握好音准,他们就会充满自信地、大胆生动地歌唱。

关键词:柯尔文手势 音高概念 音准

中图分类号:G62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1-0-01

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我们都会遇到这样问题:学生在音乐伴奏下,歌曲演唱得还不错。但是,离开了音乐伴奏,让学生清唱歌曲时,你会发现,学生的歌唱跑调太远了,让听者难受极了。这样的歌声既打动不了听众也感动不了学生自己。究其原因,应该是老师平时对学生的音准训练太少了,学生没有从小在脑海中建立准确的音高概念。

在小学低年级的音乐教材中,有一套由浅入深,让学生容易接受的教学方法——“柯尔文手势”。 在英国,多年的教学实践已经证明这些手势很有效果。之后,匈牙利的教师们在原有的基础上做了细小的改动,以更加明确地表示出音与音之间的距离,这些手势使儿童更直观地感受到音符的高低位置。[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用柯尔文手势直观地表示出音阶各音的相对高度,指导学生边观察手势边模唱,学生比较容易掌握音准。

一、柯尔文手势在音阶练习中的应用

花城版小学音乐教材里,从一年级就正式开始让学生学习带唱名的音高,教材由淺入深,分步进行,通过应用柯尔文手势辅助的方法,让学生能听辨出音阶各个音的高低,并能唱出他们的唱名。通过一些简单的短曲,如:《布谷叫,春天到》《3(mi)、5(sol)短曲》《左手和右手》《敲音条》《五声歌》《七声音阶》《音阶歌》等,加强了学生对音阶各音的熟悉,把音阶的音高和唱名都记在脑海里,存入了小音库中。

例如:在教学“3、5”两个音的实践中,我通过谈话引入歌曲的学习后,引导学生观察找出这首歌是由“3、5”两个音符朋友组成的。然后由我用柯尔文手势给学生做“3、5”不同手势的展示,让学生观察这两个音在身体的哪个位置,模仿老师边打着柯尔文手势边模唱两个音的音高。学生熟悉后,通过游戏让学生复习和巩固这两个音。比如:老师用琴弹奏“3”这个音,学生坐着打手势唱出“3”的音名;老师弹奏“5”这个音,学生起立打手势唱出“5”的音名。通过几个学期教学,在老师由浅入深、逐步加强的训练中,学生已经把首调音阶的七个音学会了。这时我们还可以对学生这样的音阶训练,如:在上行音阶1234567i与下行音阶i7654321发声练习后,我们可以练习让学生在音阶中括号里的音不唱出声音,心里默唱,如:12(3)4567i或i7(6)54321。学生适应后,可以多加几个音默唱的练习,如:1(2)3(4)56(7)i或i7(6)(5)4(3)21等。这种类型的训练,可以很好地训练了学生对音阶音准的掌握,也为视唱歌曲旋律打下良好的基础。培养学生对音阶的内心听觉的能力,需要我们平时重复多练,每节课都拿出一部分时间来练习,这样可以让学生既熟能生巧又不会厌倦。

二、柯尔文手势在视唱练耳中的应用

音乐是诉诸于听觉的艺术,听觉感知是欣赏音乐的必要途径。美国著名现代音乐家爱伦科普兰说过:“如果你要更好的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2]培养小学生敏锐的听觉能力,可以提高他们的歌唱音准。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对学生进行音乐欣赏和视唱练耳的训练。例如:我们在新歌学习的开始一般都是让学生欣赏歌曲范唱,但是有些学生一听歌曲就跟着唱,这样子,既不能好好感受歌曲情绪,了解歌曲旋律,又唱不准歌曲的音,还会影响了其他同学的欣赏。因为先入为主,如果学生跟唱又唱不准,一旦发生音准问题就很难纠正了。因此,老师们必须要制止这种现象的出现。在学唱新歌时,我们要求学生初听歌曲的目的,是让学生对歌曲的情绪、速度、力度、旋律等音乐要素方面有个初步的了解,这是学生对歌曲音准把握的最关键点。所以,我们每一次初听歌曲时,都要要求学生仔细聆听不要唱,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听觉上。在学唱歌曲时,我们要要求学生注意聆听歌曲,轻声哼唱,声音向范唱靠拢。如果遇到歌曲旋律音域较宽,音程跨度较大,学生会比较难以掌握音准。老师就要应用到柯尔文手势辅助,用手势提醒学生音的位置,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视唱练耳是音乐课的必修技能之一,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把它与发声练习一起进行训练。例如:在对学生进行音阶上行与下行的发声练习后,老师用琴分别弹奏一些音符的组合:1 3 5 -、3 5 1-、1 5 3-、5 3 1-、5 1 3-、3 1 5-……让学生仔细听辨音的高低,边打手势边唱出这些音的音名。先由简单的开始练习,等学生逐渐熟悉并轻松掌握后,可以尝试复杂一点的:1 3 5 6、1 6 3 5、6 5 1 3、5 3 1 6、6 3 5 1、6 1 5 3……带领学生长期进行这样的视唱练耳训练之后,学生的听音能力会逐步加强,有利于学生对歌曲音准的掌握。

三、柯尔文手势在清唱歌曲中的应用

在学会歌曲后,让学生离开音乐伴奏清唱歌曲,是最能反馈学生对歌曲音准的掌握程度的。有些音准比较好的学生唱得很好,但有些学生唱着唱着就完全跑调了。这时候,老师可以应用柯尔文手势,在学生唱得不准的地方,提醒学生音高的位置,并且示范演唱,学生看着老师的手势,模仿着老师演唱的音高,尝试几遍后,就很容易把歌曲的音准唱到位了。

在新课改的引领下,柯尔文手势在表达中把所唱的音的高低关系体现出来,挖掘了学生的音乐潜能,培养了学生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音乐是一门艺术学科,学生本身就是一幅艺术作品。在音乐课堂中应用柯尔文手势,让我们的“小小音乐家”都成长起来,展示自己独特的歌喉,走进美妙的音乐世界!

参考文献

[1]洛伊斯.乔克西.柯达伊教学法1[M].北京: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2008-10(11)

[2]黄燕茹.浅析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聆听[J].课程教育研究,2017(25):217.

猜你喜欢
音准
合唱团成立初期的音准训练分析
合唱中的音准问题和训练方法解析
小提琴演奏音准的方法探析
把握歌唱关键期 有效培养音准感
合唱中音准问题的探讨
单簧管演奏中音准的训练教学分析
论正确的发声方法对合唱音准的重要性
浅谈影响合唱音准的因素
谈如何在二胡教学中掌握好音准
小学低段学生歌唱音准的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