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主要策略

2018-01-09 09:58张俊霞
中文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方法策略探究式教学高中数学

张俊霞

摘 要:教育改革进入新时期,新课程改革步伐逐渐加快,这对我国基础教育尤其是高中数学教育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现如今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相关含义入手,进而探究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相应方法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探究式教学 方法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1-0-01

一、前言

高中数学的教材常常语言抽象、逻辑性较强,其各知识点之间有较强的系统性与连贯性,因此许多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就会感到有难度。而探究式教学更突出思维的开放性,其以研究为手段,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能提高学生学习主动积极性,并在实践探索中让他们更加熟练的掌握运用相关知识。

二、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相关含义

高中阶段的数学探究式教学是数学课堂中实施以数学问题为主的教学方式。学生在教师的指导组织下,对数学事实进行观察和分析后提出的有意义的数学问题,随后针对提出的问题进行观察和实验,运用归纳、类比、猜想等合情推理的方法探究数学结论,或用演绎推理的方法针对结论进行证明,最终对探究结果与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进行交流和反思[1]。

三、高中数学探究式教学的方法策略

1.教师要运用好合适的数学探究教学内容

教师要选择好合适的教学内容,通过探究式的课程设计,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以扩充拓展其知识结构能力。首先,教师要选择好与其他学科具有关联性的内容,并以此设置好数学探究情景,从而引起他们更高的探究热情。其次,教师要培养学生逻辑严密性,将数学思想方法与其他数学内容联系起来,带领其体会数学的美的特征。最后教师要选择好具有开放性强的数学内容,以往的数学解题只追求条件和标准答案的唯一,阻碍了学生进一步探究学习的热情,而开放性的数学题目在解题策略和结论上都有着很强的多样性和不确定性,因此能够发挥出学生的主体作用。

2.创设探究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探究意识

在新课标要求的基础上,高中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好一定的数学情境,让学生在其中发现问题,并保持好奇心以形成探究意识[2]。而在进行情境创设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数学情境的创设要具备其可行性,以适应高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水平。其次,情境的创设要具备直观性,提供好全面直观的数学材料,用直观具体的方法进行探究;此外情境的创造要有层次性,教师要根据不同学习能力和水平的学生进行不同层次的分配教学,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中来。最后情境的创设也要有一定的挑战性,问题情境中应该要有一定的障碍,这样才更能激起学生探究欲望,并通过努力获取知识经验。

3.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数学问题探究

教师要利用新教材让学生进行自主发现和探究的空间引导其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并在具体问题中找出抽象的数学模型。这样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将数学目标问题化、问题设疑化并探讨数学问题解题过程可以充分发挥好学生的空白学习空间。此外,数学思维展示过程是学习数学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因此教师在讲解数学例题时应当要有意识地给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以培养他们解决问题和思考实践能力,进而增强其对所学知识的系统化的理解。

4.进行小组合作,推进合作探究式学习

教师应当注意在学生的个人探究学习基础上,也要进行小组之间的合作协商讨论学习,以便对不同个人、不同小组之间的观点,进行修正、完善和深化对具体数学问题的了解,并营造整个班级学生学习数学的主动性、活跃性的积极课堂氛围。

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特点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对,某个问题进行分组合作讨论[3]。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列举出哪些是偶函数、奇函数,哪些既是偶函数又是奇函数。通过学生们的小组讨论,得出了一个他们各自认为的正确观点,这样通过学生的踊跃回答对课堂内容就有了一个比较清晰的认识,教师也能根据他们掌握的具体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小组之间的优势互补,以强化对课程内容的探究理解。

5.突出数学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交流

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采用问题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解题思路方法,进而步步深入,帮助学生形成质疑精神、引导他们举一反三,领悟数学的应用价值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而学生除了要进行自我思考外,更要学会与其他同学分享学习乐趣,总结学习经验。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探讨,学生的洞察能力与思维的逻辑性都得到了增强,创新能力也得到提升。

6.进一步建立构造好探究式的数学教学模式

探究式的学习要求学生要时刻对所教授的数学知识进行反思诊断,并通过自我评价找到其中的不足和问题,接着不断通过努力提升对问题的认知,以主动实现对数学知识的构建。

这样通过反思深化的探究式学习,能够强化学生对数学知识系统的掌握,并且能够拓展,他们对数学题目解答的方法思路和思维层次。另一方面,从教学任务上来看,构建起知识系统不仅能够解决学生对数学知识难点的掌握,并且可以增强他们的信心以及发展学习的探究能力[4]。

例如学生在学习正弦定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思考以下问题:一辆汽车从A地去往B地,已知AB之间距离为L,汽车在到达B地后又駛向C地,期间由于没有测到C地到B地的距离,而假设车上带了测角仪,车主能否获得C地A港口之间的距离?针对这个题目,教师可以给学生提出下列启发式问题:这个问题能否将一般的三角形问题与直角三角形问题融合起来?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学生就会先利用三角形的面积知识来进行解答问题。在此问题探究的环节中能够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因此不同的新的解决方案也不断产生。

总而言之,高中数学教学中引入探究式的数学教学模式,能够充分体现学生主体性、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与此同时它还能让学生在获得知识时体验喜悦、增强学生学习数学信心,促进了高中生数学学习成绩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孔松江.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考试周刊,2017(63):117.

[2]宋建祥.浅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高中数学教法创新[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7(14):18-19.

[3]张龙.探究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理化解题研究,2016(24):6.

[4]杨鑫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分层次教学的主要策略[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5(11):29.

猜你喜欢
方法策略探究式教学高中数学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