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的问题及对策

2018-01-09 09:58杨岐
中文信息 2018年11期
关键词:导学案中学数学问题

杨岐

摘 要:随着课堂教学变革的不断深入,导学案也被广泛运用到初中教学中,成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方式。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导学案的使用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这之间产生了很多问题。本文笔者将探究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相对应的策略。

关键词:导学案 中学数学 问题 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11-0-02

引言

导学案教学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案为依托,引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学习,从而建构知识体系,实现学生自学、合作、创新能力和整体素质共同提高的一种教学模式被越来越多的教师青睐,科学、合理的运用导学案展开教学,能切实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但随着导学案教学的不断深入,我们发现,导学案教学依然存在诸多的问题与弊端。如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导学案内容单一且逻辑结构模糊;留给学生的思考空间过小。同样在使用的过程中教师间形成了基本不认可导学案与过度依赖导学案两种极端的做法。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更深入的探究,并结合具体实践,提出相对应的策略,希望能够给初中数学教学带来一些帮助。

一、导学案存在的问题分析

1.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

1.1“拿来主义”盛行,导学案内容单调,逻辑结构模糊

在导学案教学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大多数的教师并没有认真设计导学案,而是过分依赖网络,彻底使用“拿来主义”,照搬照抄网上现存的导学案或者是完全利用其他教师设计的导学案开展教学,从而使导学案教学逐渐沦为一种有固定框架的教学形式或是教学改革的代名词。这种不符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的导学案不但失去了导学案教学的优势,不能真正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还会导致学生对知识点产生误解,增加学生的课业负担。除此以外,一些教师也动手设计导学案,但由于缺乏对导学案教学的深度认识与理解,所设计的导学案内容呈现方式单一,逻辑结构模糊,甚至是将导学案演变成了简单的题卡而失去了其导学的目的。例如,教师在有理数的概念教学部分设计了如下学案: 、

、 统称为整数; 、 统称分数; 和 统称有理数。注意:0即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a不一定是负数,+a也不一定是正数。从这之中可以看出,教师仅是将书本的知识点移到了导学案上,并没有帮助学生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也没有达到导学案的引导作用。

1.2環节设计追求形式,弱化了问题导学功能

一些教师过分追求面面俱到,在导学案设计过程中,只注重内容的丰富,而忽视了内容的质量,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手段等内容全部放置到一课时的导学案中,冲淡了教学的重点内容,既不能帮助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也不能帮助学生有效梳理知识体系。这种导学案缺少能够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设计,忽略了导学案的“导学”功能,正如上面的例子,导学案中大部分内容都可以在教材上直接找到,教师只是将教材中的知识点已某种方式直接呈现给学生,就连例题也不例外,并没有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深度的思考与自主探究,学生只是被动的接受,没有主动思考的过程,当然也就谈不上对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与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及思考能力的提高。

2.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应付导致导学案流于形式

在导学案的开发、利用过程中,我们发现,一些教师习惯于经验施教,无论是思想认识上,还是行动中都十分抵触导学案的使用,仅是片面的认为导学案教学不便于操作,没有传统教学模式那样容易调控,即便是学校或者教研组通过集体备课开发出了相关的导学案,这些教师也只是将导学案在课前分发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自主的预习,在课堂上,教师完全不利用导学案,不及时解决学生利用导学案自主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导致学生也不够重视导学案的作用,只是流于表面的完成导学案上的相关内容,使导学案演变成了一种题卡或学习材料。导学案成了一种可有可无的教学方式,成了课堂改革的幌子,这与导学案的初衷相悖。

2.2教师过分依赖致使夸大导学案作用

在运用导学案教学的过程中,也有一些教师过分依赖导学案,盲目放大导学案的作用。一方面,过分放大导学案的教育教学功能。教师在开发导学案时,将教师的方法点拨甚至是教师的课堂语言都呈现在导学案上,用导学案替代了教师的教法及导学,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制约了教师的思维创新。另一方面,过分夸大了导学案的承载功能。教师无限制的增大导学案的容量,不但将教材中的内容全盘转移到导学案上,同时将课后检测、课后拓展等也编入导学案中,冲淡了导学案在课堂教学中的导学功能,致使课堂单调枯燥,学生在这种情况下不能够提高自身的学习兴趣,制约了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导学案现存问题的应对策略

为了更好解决导学案出现的问题,让导学案的作用得到充分展现,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笔者将在下文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策略。

1.明确自身角色,更新教学模式

《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数学课程能使学生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发展。义务教育的数学课程能为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奠定重要的基础。”这说明数学教学价值取向必须要以“学生未来发展的需求”来确定“现在的教学设计方向”。作为导学案教学的实践者,我们要明白:数学导学案教学的出现是试图重建教与学的关系,尝试从“教为中心”转变到“学为中心”,凸显学的重要性;也在试图重建学生的自主课堂,尝试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探索,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只有清楚了数学导学案教学的这些价值,并在实践中实现,才会最终实现数学教学和学生生命成长的和谐发展。

2.导学案设计要从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分层设计

在设置导学案时,教师应该注重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是以教研组或备课组为单位进行导学案的设计,设置统一的课时教学目标,设置统一的导学案。可我们知道,事实上每个学生个体具有不同的特征,他们的学习能力、认知水平是有差异的,而且不同班级、不同的学生的原有知识水平、活动经验等也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设计导学案时,就要在统编导学案的基础上,认真分析个人所带班级学生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对统编导学案进行修改、完善或补充,以贴近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在导学案的设计当中,教师应该注重分层设计,更好地帮助各个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高,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通过导学案有不同的收获与发展,即要突出基础知识点,帮助水平较弱的学生提高自身的知识掌握程度,还要有提高学习能力的综合实践题目,让学有余力的学生得到进一步是提升。从而帮助各个阶层的学生更好的达到教学目标,帮助每一位学生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

3.导学案设计要精选题目,突出问题设计

导学案设计除了帮助学生明确一节课的学习目标,帮助学生有效开展自主学习外,关键是对题目精选与问题的设计。导学案上题目的选择一方面要突出例题的代表性与创造性,例题的选择不能仅仅是照搬照抄教材中的例题,而是要在理解教材例题设计意图、考查知识点的基础上,选择贴近学生实际、与原有例题相近或方法相同的题目,以帮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触类旁通,另一方面要突出课堂习题的精准性,要避免因习题的重复与累加,造成学生学业负担增加,要精选习题,突出能力训练,达到举一反三的功效。同时,要重视导学案各环节的问题设计,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解答教师所设计的问题的过程中明白算理、逐渐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逐渐教会学生提出问题,通过问题的设计突出导学案的“导学”功能,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4.客观认识,高效使用导学案

教师在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要科学客观的认识导学案的功能,恰当、高效的使用导学案,一方面不能不假思索的实行拿来主义,要结合课型、授课内容及学生实际去其糟粕,汲其精华;另一方面要辩证的认识导学案在教学中的作用,要明白如何教学方式都是有缺陷的,我们要尽量取其缺点,发挥其优势,与传统教学中的优秀作法相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首先,要充分利用导学案的课前预习作用。教师在课前给学生分发导学案,让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学习,教师在课前,要收集学生的导学案,根据学生完成的情况,安排合适的教学内容,将学生在导学案中呈现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重点讲解,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反馈功能,提高教学效率。其次,要充分发挥导学案的导学作用。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将学生放置在课堂的核心地位。教师可以整理出教学重点,将它与导学案进行合理的结合,再通过安排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之后再对小组内产生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解答。最后,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导学案的反思作用。在课程结束之后,教师应该让学生进行自身的知识点反思。这能够帮助学生理清知识点的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习能力。

总之,随着导学案教学的逐渐深入,要更好的解決导学案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就需要教师自身的努力。教师要切实转变教育理念,改变教学方式,在继承中发挥导学案的作用,特别是要优化导学案的设计,在课下做功课,通过针对性的问题设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关注课堂生成,还课堂于学生,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实现课堂教学变革。

参考文献

[1]段金宾.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7(3):83-83.

[2]孟娇.初中数学导学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5.

[3]陈亚君.在教学中应用初中数学导学案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理科考试研究,2016,23(14):26-26.

[4]张希光.导学案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延边大学,2016.

猜你喜欢
导学案中学数学问题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上海中学数学》2022年征订启示
构建优质高中数学课堂,实现活力教学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