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均衡发展问题研究

2018-01-09 07:48汤薪玉
现代经济信息 2018年9期
关键词:虚拟经济均衡发展实体经济

汤薪玉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必须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本文以马克思《资本论》中关于生息资本和虚拟资本的论述为理论基础,从中国现阶段经济发展中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失衡的现实问题入手,分析失衡的现状、从理论层面挖掘内在原因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

关键词:实体经济;虚拟经济;虚拟资本;均衡发展

一、前言

当今时代,经济全球化进程已经进入深入发展阶段,互联网经济作为新兴产业正在进入飞速发展阶段。党和政府一直注重积极引导实体经济和虚拟经济的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和政府把实体经济的发展摆在了更突出的位置,党的十九大再次强调“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谈到虚拟经济,我们就必须追根溯源到“虚拟资本”。马克思首先提出了“虚拟资本”的概念,并在著作《资本论》中做出了详尽的分析。针对我国目前面临的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严重失衡现象问题,本文试图用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理论进行分析,并提出可行性建议。

二、理论框架

1.马克思主义资本论关于虚拟资本的论述

马克思在资本论的研究中并没有直接阐述虚拟资本的概念,而是通过分析生息资本和信用理论。我们知道,马克思在对虚拟资本的论述过程中持贬低和批判的态度。生息资本是能带来利息的资本。它包括前资本主义社会的高利贷资本和资本主义条件下的借贷资本。

虚拟经济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间的借贷行为。《资本论》中的资本流通的一般公式“G-W-G”,从“为卖而买”的角度刻画了剩余价值产生的过程。由于信用制度的产生,一部分资本家由于有闲置的资本,便借与他人,于是产生了“G-G”的过程,也就是最初拥有资本的资本家并没有直接参与生产过程但也获得了价值的增值,这个价值便表现为利息。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生息资本社会化,社会资本(有价证券)市场化,金融市场国际化,复杂的金融衍生工具出现。随着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全球的虚拟经济也发展的十分迅猛。

2.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

实体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经济形态,包括物质的、精神的产品和服务的生产、流通等经济活动。实体经济是一国市场稳定运行的最广泛基础,是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虚拟经济是实体经济的相对面,是经济虚拟化(西方称之为“金融深化”)的必然产物,是资本独立运动的经济。

学术界对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之间的关系有着不同的看法。第一种是认为虚拟经济对实体经济的促进作用会随着虚拟经济的扩大发展而增强,因此两者呈现“稳定”的关系嘲。另一种观点认为由于虚拟经济的虚拟性和不稳定性会危害实体经济的发展。结合现实情况,可以归纳为:实体经济是根基和主干,虚拟经济是其上的枝叶。虚拟经济的发展程度会影响实体经济的外部宏观经营环境并且可以推动利润平均化的进程。虚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必须是实体经济,否则就成了悬在虚幻的空中楼阁。

三、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失衡现状分析

1.现状

当前,中国经济运行中的面临的核心问题不在于产业结构不协调,进出口比例不平衡,也不是生产力的不均衡分配,而是“实体经济不真实,虚拟经济太虚拟”。其中,“实体经济不实”,主要表现为产能严重过剩,特别是以造船、钢铁、水泥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同时人力成本上升速度太快,导致实体企业严重亏损、破产倒闭,许多企业家因为不看好实业转入房地产行业导致近年来房价一路上涨。

“虛拟经济太虚”,主要表现为首先是利率高。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顽疾。银行贷款中房贷占很大比重。其次是资产价格高。各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一路上涨,企业生产成本一路攀升,而房地产等行业吸纳了大量资金,降低了人民的生活质量。

2.内在原因

阿锐基将“G-W-G”划分为物质扩张(“G-W”)和金融再生及扩张(“W-G”)两个交替出现阶段。“W-G”扩张的过程中,当规模适度且增幅稳定时,合适的结构对“G-W”环节形成了正面的激励,促进了现实资本、劳动等要素向产出最大化的方向配置,但如果过度集中于某一行业,例如房地产、金融等行业,就可能会能超过了实体经济的支付能力,而这将会引起经济秩序的快速混乱乃至突然崩溃。除了结构失衡还有总量突然变化,超出实体经济的支付范围。从我国实际情况来看,首先,实体经济方面,产能过剩是主要原因,这是由于在我国GDP竞赛中,地方政府主导产业投资方向,为了政绩地方政府审批开工项目过多;但由于中国大部分企业的创新能力弱,不足以消化要素成本的上升。马克思认为,生产过剩的程度是逐渐加大的,过剩是一个部门通过资本转移、信用支持和利润率下降而扩展的。其次,从虚拟经济的角度来看,根本原因不在于中国金融业过度发展,而是由于金融市场不发达,金融工具和金融产品稀缺,投资者的投资渠道单一。

四、依据马克思的虚拟资本理论均衡我国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的几点措施

面对我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严重失衡,实冷虚热的情况,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以创新发展振兴实体经济”。然而,不能简单的认为单单加大政策性的资源注入,这样只会适得其反,也不能认为通过抑制金融活动来均衡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的矛盾,我国金融工具种类目前还比较单一,应该要朝着更高阶的金融产业方向发展。总的来说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正确处理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二者是一个辩证统一的整体,只有正确认识到它们之间的关系,才能把握好两者之间天平的平衡。通过利用各种金融创新手段来规避市场风险,最大限度发挥虚拟经济在实体经济中的积极作用,并按照效益最大化原则,推动社会资源优化配置,实现“帕累托最优”。在内部,应保持各组成分之间的平衡发展,特别要注意监督其中某项出现超常扩张的负面影响。根据马克思对虚拟资本的论述可知,只有将虚拟资本社会运动的来源回归到劳动结晶的地方,才能正确把握其本质。其政策含义是虚拟经济的增长与实体经济增长之间也应该维持相对平衡。

2.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习主席提出实施供给侧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社会生产力水平,并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内在要求是“三去一降一补”,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逐步实现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协调发展。因此,必须要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同时,还应当调整产业政策,优化产业结构,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育新的增长点与增长动力。在此过程中,政府应当起到积极的宏观调控作用,把好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发展的风向标。

3.完善金融市场体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完善金融市场体系的改革思想和工作重点,是解决全面解决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之间失衡问题关键、重点和方向,是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我们应该从中国经济运行的困境、转型升级的基本要求以及中国处于资产短缺新阶段这三个角度来理解金融市场体系的完善。现在我国已从商品短缺阶段进入优质资产短缺的发展新阶段,这个过程伴随着产能过剩和虚拟经济虚火旺盛。要加快推进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的速度,完善监管体系,规范证券市场的操作,有序的开放金融市场。

4.在社会上营造“三严三实”、实业致富的良好风气

习主席提出“三严三实”的作风,要求我们创业要实,也就是说,在整个社会中要树立起踏实肯干的风气,不能助长只想投机的歪风邪气。从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来看经济危机的深层次原因资本的贪婪本性导致了证券化债务资产和虚拟资本的无限扩张,从而导致资金大量进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使国内股票市值和商品房价格不合理涨价。也就是说,在社会层面,只有营造了一种踏实做实业的氛围,才能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流入实体经济,以实体经济夯实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基。

五、结语

马克思关于虚拟资本、虚拟经济与实体经济的辩证分析是系统的,深刻的,至今也启发我们用马克思主义原理来解决现实问题。通过分析,我们可以从马克思主义生息资本理论分析现阶段存在的经济结构问题。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理论上的深刻认识,也需要政府充分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积极引导,努力监管。

猜你喜欢
虚拟经济均衡发展实体经济
浅析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关系
我认为中国“虚拟经济”过火了(当事者说)
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背景下教师资源配置研究的三重解读
信息技术走进山区教育,揭开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新篇章
浅谈我国实体经济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