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扶贫应向纵深拓展

2018-01-11 19:34郭立场
甘肃教育 2017年22期
关键词:寒门教育资源公平

郭立场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近年来,国家持续扩大重点高校面向农村贫困地区的招生规模,“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和“高校专项计划”向更多贫困学生敞开了大门,给农村考生更多的圆梦名校的机会。让贫困家庭的孩子有了公平的上升通道,其意义不只是每年向农村考生多提供多少个招录名额,更体现了对农村考生的尊重,对教育公平的强力维护,让所有考生“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础。让全民共享改革与发展的成果,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帮助寒门学子通过教育实现社会流动,唯有政府实施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策才能达成。必须指出,如何更好地推进考试制度改革,让农村考生同其他考生站在同样的起跑线上,可能不是“一刀切”的专项计划就能实现的任务。由于城乡教育资源的不均衡,社会转型后逐渐形成利益分化的排斥性体制,名校依然是众多寒门学子难以企及的梦想。国家持续提高重点高校农村生源比例、扩大中西部招生比例等,固然能够“增加农村学生上重点高校人数”,但这只能是一种手段,很难扭转农村考生的劣势。

其实,纠结于城乡生源比例本身并无助于教育公平问题的化解,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关键在于端平教育均衡这碗水,打破城乡教育分割格局,让教育资源从“高地”流入“洼地”,保护弱势群体学生公平地受教育的权利。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人口进城,在不少地方,出现了“城拥挤、乡薄弱、村空壳”的校园新现象。我国城乡基础教育发展的失衡,可以从各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村基础教育投入两方面来讨论:一是因为各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差距相当大,直接影响了各地的财政收支能力,致使各地财政提供农村基础教育服务的能力差距较大;二是中央政府和省级政府向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上差别较大,各地农村基础教育投入的总量和结构都存在较大差别,不能有效弥补欠发达地区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所出现的资金缺口。

客观地讲,农村学生与城市学生之间的差距,突出体现在城乡教育资源不均衡,“高等教育前段”(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和高中阶段)差距较大,优质教育资源大多集中于城市,城市学生更容易享用优质教育资源,而农村学生处于明显劣势。此外,招生制度中的“城市视角”,自主招生、特长生、保送生等制度尽管拓宽了高校选拔渠道,但农村学生却处于劣势。普遍来看,农村学生接受的基础教育质量远低于城市学生,在强调分数的竞争中很难取得好的成绩,重点大学录取比例自然就低。对于农村考生而言,教育扶贫除了高考政策倾斜外,更需要基础教育方面的更多投入,让农村孩子能够和城镇孩子都享有优质教育。此外,还应加大对中西部地区高校的扶持力度,让更多农村孩子在身边就能找到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简言之,教育扶贫不能止步于招录阶段,而是要致力于“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资源向农村下沉,投入向洼地倾斜,促进资源公平共享。

前不久,《人民日报》以《郸城农家娃 上大学的多》为题,报道了河南省郸城县教育改革发展典型做法,该县提高教育投入,加大教育扶贫力度,让农村孩子也能享受优质教育资源,产生了于寨、李小楼、信寨、刘小集等一批“大学生村”,打破了“寒门再难出贵子”“寒门学子难进名校”“读书无用论”的偏见。教育发展不仅为郸城积蓄了发展后劲,也为脱贫攻坚注入了强大动力。

当前农村教育基础薄弱的状况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在总体发展水平不高、结构不尽合理、城乡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现实面前,近年来各地都在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给欠发达地区教育奉上政策“礼包”,让人心头为之一振,亦为农村教育的未来充满希望。需要指出的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教育公平问题,绝非朝夕之功便见成效,而是需要从政策和评价方面进行系统设計,建立教育资源配置的平衡机制,加大教育的财政投入,要求政府承担更多的教育责任,选择“无差别教育”目标,推行标准化学校建设。

“教育即生长”,每一次成功的教育改革,带来的都不仅是教育自身的变革,更是社会教育理念的升华,以及对教育本原更为理性的认知。唯有更加着力促进教育公平,使更多优质高等教育资源惠及边远、贫困、民族地区的农家子弟,才能消弭社会不公现象。因此,教育扶贫还需要向纵深发展,而且任重道远。endprint

猜你喜欢
寒门教育资源公平
公平对抗
怎样才公平
笨柴兄弟
寒门不能出贵子吗?
公平比较
教育观察:“寒门出贵子”缘何越来越难?
700寒门学子上北大,没什么好骄傲
面向数字化教育资源的Flash到HTML5转换研究
自主学习视角下的开放教育资源文献综述(上)
呵护更多寒门学子的大学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