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好月圆、家国和美

2018-01-11 20:30于雅琳
艺术评鉴 2017年23期

于雅琳

摘要:中国传统器乐曲改编而成的钢琴曲,在演奏时要把作品放置到中国传统文化语境中进行解读,才可以真正把握作品的文化与审美内涵。本文尝试把音乐作为文化的观念,通过作品背景、曲式、力度、节拍等因素去理解钢琴曲《彩云追月》与《夕阳箫鼓》,力图更为准确地把握两首作品的审美内涵。

关键词:《彩云追月》 《夕阳箫鼓》 审美内涵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7)23-0010-03

本文是由教学案例引发对审美教学的思考。案例具体是:一个00后学生演奏红色经典作品《白毛女》中的《北风吹》,她把一个单纯质朴的喜儿变成一个风情万种、眉目传情的喜儿,严重地扭曲了喜兒的人物形象,这就是一个明显在作品审美方面出现偏差的案例。究其原因,这个学生是00后,她所生活的时代与红色经典作品《白毛女》产生的时代有近80年之遥,学生距离喜儿这个人物时空遥远,不了解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也没有准确捕捉到那个时代的大众对女性美的审美要求。

00后学生生活在一个文化多元的时代,在他们个人成长中所认知的女性的美是多样的,如端庄的、秀丽的、可爱的、娇柔的、妩媚的、或中性的。这个00后的学生在女性审美取向上偏爱妩媚、风情万种的女性形象,并以此作为女性美的最高标准,因此,在演奏时自然而然地表露了自己的审美观。

由这个案例出发,笔者认识到,在学生尚未把握一定审美能力之前,教师务必要对学生进行详细的作品的解读,以便帮助学生充分理解作品,这将有助于学生正确地演绎作品,表达作品的思想与情感。

《彩云追月》与《夕阳箫鼓》是两首中国经典传统器乐曲改编而成的钢琴曲,在意境与表现手法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下面我们通过两首乐曲时代文化背景、乐曲名称、曲式、节拍、情感等方面,来谈一谈传统音乐改编的钢琴曲的审美内涵。

一、《彩云追月》审美内涵解读

(一)《彩云追月》简介

《彩云追月》是我国传统民间器乐曲,其曲谱最早见于清代广东粤音曲谱;1935年人民音乐家任光、聂耳把此曲改编为同名民族管弦乐曲;1975年,王建中先生又把民族管弦乐曲改编为同名钢琴曲。

《彩云追月》篇幅不长,全曲一共71个小节,整首乐曲只有1、2、3、5、6五个音构成,为典型的中国传统五声调式,A宫五声调式。曲式结构为带再现的三段曲式,前有引子,后有尾声,前后相互呼应,乐曲为一板三眼,中速。

(二)《彩云追月》审美内涵解读

因为《彩云追月》为古曲,没有相关的资料记载乐曲创作的背景,大致要根据曲名、音乐的旋律特征、节奏特征、速度等综合因素来解读这首乐曲。从曲名来看是月亮与彩云的描写,实际此曲是对人的情感的挖掘,所以本曲采用的事借景抒情的手法来进行情感的表达。

1.引子的审美内涵——安静祥和

第一小节的piu p,暗示环境的宁静。第一小节中的附点节奏在全曲中先后出现20次之多,是本曲的典型节奏型,具有悠闲而温馨的气质。引子部分的场景大致是描述明月初升,皎洁的月光笼罩大地,呈现出一片祥的气氛。

2.呈示段的审美内涵——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这是一个爱的诉说的场景,婉转、优美、含蓄。在民族管弦乐曲中,此处为竹笛与粤胡轮流主奏,竹笛的音色具有一种男性的特质,而广东的粤胡有一种特别旖旎的女性的娇柔的气质,竹笛与粤胡如同情人的相互倾诉。用钢琴曲中,则是高音部主题代表淑女,低音部主题代表君子,在演奏时,注意女性主题的娇羞与男性主题的一往情深。

3.发展段的审美内涵——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发展部主要表现了情人间的两情相悦,情深意浓。此段篇幅不长,旋律在高音区与中低音区不断轮转,如同爱人之间的窃窃私语,对话式的音乐创作手法体现了爱人之间的如胶似漆般的浓情蜜意。

4.再现部——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

本段是男女主人公对长相厮守的期望。语气较第一段加重,右手旋律进行加厚处理,左手伴奏部分音区加以扩展,多以八度大和弦加重主题的厚重感,表现激动不安之情的五连音节奏,接连13次出现,把爱人之间的情感推向了高潮。

5.尾声——回归宁静

本段是引子的再现,首尾呼应,回归到最初的宁静与安详,好像是月深人静,曲终人散,只有一轮明月挂在夜空,独自照耀大地。场景上要有距离的变化,从近景变为远景。

《彩云追月》采用借景抒情的创作手法,从景物的描写引申到对人的情感的挖掘,表达了对月圆人团圆的一种美好期望。音乐的气质典雅、含蓄,富有诗意,有分寸感。

二、《夕阳箫鼓》的审美内涵解读

(一)《夕阳箫鼓》简介

《夕阳箫鼓》原为汉族琵琶传统大套文曲,又名《浔阳琵琶》《浔阳夜月》;18世纪前后已经流传甚广;曾被改编为古筝曲,更名为《春江花月夜》;1923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尧章把此曲改编为民族管弦乐曲,与筝曲同名;1972年(也有说1975年),我国著名作曲家黎英海把此曲改编为钢琴曲《夕阳箫鼓》。

钢琴曲《夕阳箫鼓》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套曲的结构,同时也符合西方变奏曲的曲式结构。可见无论东西方,在音乐创作方面,存在着某些异曲同工之处,说明世界人民审美的趋同性。

《夕阳箫鼓》采用传统五声调式,全曲由1、2、3、5、6五个音构成,降A商调式,速度与节奏在各段均有变化。《夕阳箫鼓》大致可以按照民族管弦乐曲《春江花月夜》的结构分为十段,钢琴各段与民族管弦乐曲的段落基本吻合,段落名称富有诗意,可以借此进行乐曲场景与意境的联想。

(二)《夕阳箫鼓》的审美内涵解读

1.江楼钟鼓——气势恢宏

开始部分的散板节奏模仿琵琶的轮指,钟鼓齐鸣的场景,音乐是想传达一种国泰民安、国力富强的情感。演奏时注意速度、力度的处理要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的意蕴,形散而神聚。钟鼓之后,核心音调大气登场,体现了一种华丽、恢宏的气质。endprint

2.临水斜阳——婉约秀丽

主题旋律的第一次完整展现,行板的速度,旋律音调简洁,在创作上采用中国传统音乐发展旋律的“鱼咬尾”的手法,上句尾音与下句首音环环相扣,在音音关系上维系紧密,使得音乐行进有一种温馨之情,如同荡舟在夕阳下的江面,风平浪静,微风拂过面颊,温暖而陶醉。整体效果来看,音乐节奏舒缓,音调婉约秀丽。

3.月上东山——恬静优雅

此乐段音调陡然从小字一组爬升到小字二组,整体有一种提升感,与“月上东山”的段名相符,伴奏音乐速度有所加快,仿佛流动的江水打破了倒映在江面上的月亮的倒影,如碎银般闪亮。旋律部分的音乐在中板的律动下给人恬静之感,一种对明月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此段的尾句采用“合尾”的手法, 核心音与上段的尾句音调一致。

4.风回曲水——欢快喜悦

这一段中,要特别注意速度的两次转变,本段的前两行,为慢起的散板节奏,尚有承接上一段的痕迹,舒展而又抒情,如天籁之音从空中传来。十六分音符与三十二分音符如同大珠小珠落玉盘,颗粒清晰。

第三行起,旋律的速度开始逐渐加快,音量上也有所增强,如晚风风力加强,吹拂着江水,江水涌动,水流回旋,繁星闪闪,波光粼粼,是一种光和影的写照,具有印象主义音乐的特征。后半段给人以喜悦之情。

在句尾处依旧采用“合尾”的手法,为了达到统一,句尾速度开始减慢,与前段的句尾达到一致。

5.水深云际——恬淡逍遥

此段速度变为慢板,音量也相应调整为弱音区,整体感觉恬淡而舒缓。此段在民族管弦乐中为箫演奏,声音柔和、音量较低,钢琴曲在此段中模仿箫的意蕴,把音调置于低音区,节奏缓慢,如同品性高洁的文人,在江面深处,怡然地吹奏慢速的乐曲,体现了一种优雅的文人音乐的特征,逍遥世外的感觉。乐段最后一句依旧采用“合尾”的手法,与前面几段句尾遥相呼应。

6.渔舟唱晚——怡然自得

此段旋律较为丰富活泼,音区集中在高音区,五次采用流畅、华丽的刮奏,使得音乐气氛与前段产生较大反差,仿佛从天上回归人间,从逍遥出世的文人世界跨越到满足于日常生活的平民生活。与前段相比,此乐段赋予了更多的生活气息,体现了生活在盛世人民的怡然自得的情感。段尾“合尾”的音调是原主题音乐的变体,虽然很简短,但是仍可以看到原主题音调的特征,最后一音仍落在调式主音。

7.回澜拍岸——飘逸潇洒

乐段从慢板进入,依次加快,整个乐段始终处于弱音区,而音乐的表現形式以波音、颤音、分解和弦出现。这种置身于弱音区的波音、颤音,在速度逐渐加快的过程中,给人以轻盈、飘逸的感觉。

8.桡鸣远濑——幸福满足

满载而归的渔船从江面深处款款划来,渔民们好似统一划桨的速度,动作整齐,节拍一致,归心似箭,越靠近岸边划桨速度越快,水声飞溅,浪花翻滚,表现了生活在盛世的渔民幸福满足的情感。

9.欸乃归舟——壮观大气

欸乃是象声词,对摇橹声音的模仿。主题旋律在低音区,音量强,整段只有最后一小节为弱音,作为与尾声的过渡,其它小节始终维持强音量,低音区的旋律来自核心音调,与《临水斜阳》的旋律相互呼应。此段音乐表现宽广而厚重,配以高音部酣畅有力的刮奏,与《临水斜阳》的婉约相比,有一种壮观大气之感。

10.尾声——空旷辽远

江面恢复宁静,主题音乐先在低音区悠然再现,高音区的伴奏以空灵的八度、五度形式出现,给人以空旷的感觉。经过一串颤音的铺垫,主题旋律又以很轻的音量在高音区出现,仿佛余音袅袅,意蕴无穷,此段“合尾”为完整“合尾”,代表乐曲的完满结束。

除去《江楼钟鼓》《回澜拍岸》与《桡鸣远濑》,核心主题的最后一句在各段句尾中以完整或部分出现,这种音乐创作手法称之为“合尾”,意即每一段的起头旋律不同,而结束的旋律基本一致。这是中国传统音乐创作的一个特点,符合我国传统音乐美学“和”的美学观点。

《夕阳箫鼓》无论是从音乐的创作手法,还是从音乐的场景与情感表现,都是体现出一种大气、庄重以及怡然自得的气质,这是一种盛世之下的家国和美的表现。乐曲所反映出“和”的美学观念,是我国传统音乐美学的最高思想追求,这也是中国文化之所以博大精深、包容万象的主要原因。

三、两首乐曲的审美内涵总结

后现代主义哲学家罗蒂(法国)提出的新实用主义哲学:音乐是文化中的音乐,每个社会都有一种适应自身文化的音乐体系。对乐曲审美内涵的解读需要不仅需要借助谱面,同时务必要关注与作品相关的历史、文化,或者是政治、经济等信息。我们经常提到演奏者要具备文史哲方面的修养,实际上,可以把顺序进行调整,从文史哲转向为哲史文,解读音乐作品时,把哲学作为一个大的思想的导向,史学作为作品必不可少的背景,而文学是作为个人的基本素养。

中国传统音乐美学建立在农业社会基础之上,讲求慢、缓、和之情。《彩云追月》与《夕阳箫鼓》,既有对人的团聚的“合”的期盼,也有生活在盛世的人们对生活怡然自得“和”的满足,从人、到环境的描述,最终体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在审美的表现方面节制而有分寸,一切都符合中国人民的中庸中正的审美需求,这才是两首作品真正的审美内涵。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