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锁定板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失败的原因分析

2018-01-12 21:32王大璐关鹏飞杨佐明张宏斌
中国疗养医学 2018年5期
关键词:稳定型股骨颈螺钉

王大璐 关鹏飞 杨佐明 张宏斌

股骨粗隆间骨折常见于老年人,是对老年人健康威胁最大的创伤性损伤之一[1]。目前国内外已达成共识,在病患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早手术治疗,使骨折尽可能解剖复位,坚强内固定,达到早期功能练习的目的,从而降低并发症及死亡率[2-4]。股骨近端锁定板是手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常用内固定器械,并广泛的应用于临床当中[5-7],但随着股骨近端锁定板的广泛应用,也出现了一些失败的病例,本文对失败的病例进行分析,旨在总结分析失败的原因。

1 后内侧结构不稳定

在后内侧结构中,小粗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8-9]。在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中,小粗隆往往游离并累及股骨距[10],使后内侧失去支撑作用,这就会降低术后骨折端的稳定性,增加髋内翻的发生率,甚至导致手术的失败。蔡迎峰等[11]所做生物力学测试结果表明,小粗隆缺损后,其对侧张应力增加60%,小粗隆广泛缺损后,其对侧张应力增加370%。当采取锁定板固定此类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时,因压力侧骨质缺乏支撑而不稳定,导致张力侧钢板受力明显加大,应力完全集中在钢板的骨折端水平,随着功能练习的应力作用而使钢板发生疲劳折断[12],骨折端向张力侧成角,出现髋内翻畸形、下肢短缩。

2 过早负重

对于高龄患者来说,由于骨质疏松的同时往往合并其他内科方面疾病,导致骨折愈合时间相对延长[13]。Kyle等[14]认为,不稳定型粗隆间骨折发生髋内翻与术后过早负重有关,对于这些患者来说,负重时间需要相应错后。黄永栋等[15]认为,术后对此类患者复查时,虽然骨折线模糊及出现骨痂包绕,但往往骨折端强度不够,过早负重会出现骨折端微动,出现螺钉切割股骨头、螺钉或钢板因疲劳而发生折断,造成内固定物失效。

3 骨质疏松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而这些病例中大多有不同程度的骨质疏松[16]。一方面,这些患者骨折后会因为骨质的问题而延迟愈合[17],这就增加了出现复位丢失的风险[18]。另一方面,在骨质疏松患者中,骨折过程往往会使骨折端骨质压缩,造成骨质缺损,对骨折端愈合造成影响[19]。当骨质压缩缺损发生在后内侧时,同样会出现骨折端复位、固定后不稳定,使骨折端产生微动,造成钢板疲劳断裂[12],这对骨折愈合更是雪上加霜。

4 固定技术不佳

对于锁定钢板来说,按照AO原则,钢板长度要为复杂骨折端长度的2~3倍,螺钉密度≤0.5~0.4[20]。但有些医师没有按照这一原则进行操作,如螺钉密度超过标准值,造成骨折端水平的钢板部分应力集中,发生断裂,造成手术失败。

5 手术技巧不足

锁定板近端3枚螺钉在股骨颈内的方向不同,形成三维结构固定,有较好的抗旋转及抗退钉能力,对骨折近端有较强的固定作用[21]。但在操作时很难将3枚螺钉顺利打入股骨颈内,这要求术中拍摄标准的股骨近端正侧位X线片,以确认3枚螺钉都在股骨颈内。若出现偏差重新调整,则可能因股骨颈内钉道过多而出现固定不牢固,而锁定板螺钉与钢板相互锁定,角度固定,这就可能使螺钉自股骨头切出,造成内固定失败。

总之,对于股骨粗隆间骨折来说,利用股骨近端锁定板进行固定仍然是当下比较常用的方法之一,在大量成功病例的背后,仍然有一些失败的病例,对于失败的病例来说,可能为以上单一因素作用的结果,也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骨科医师来说,应该对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有深刻的认识,了解其不稳定的原因,并且掌握先进的内固定技巧,对失败案例进行分析,从中总结经验,并运用到今后的工作当中,术中尽量做到解剖复位,坚强固定,术后在保持复位效果的前提下尽早功能训练,并对患者个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有针对性的康复计划[22-23],以达到最大限度的恢复患髋功能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王亦璁,刘沂,姜保国,等.骨与关节损伤[M].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179-1180.

[2]Gunadham U,Jampa J,Suntornsup S,et al.The outcome in early cases of treatment of sub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proximal femur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J].Malays Orthop J,2014,8(2):22-28.

[3]Zha GC,Chen ZL,Qi XB,et al.Treatment of pertrochanteric fractures with a proxima femur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J].Injury,2011,42(11):1249-1299.

[4]王虎,尹芸生.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J].中国临床研究,2016,29(3):420-423.

[5]熊蠡茗,胡益强,邵增务,等.股骨近端锁定板固定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J].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14,19(2):115-120.

[6]杨俊龙,刘志祥,赖震,等.股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35-37.

[7]Zhu QL,Yan MH,Zhao LL,et al.Analysis of treatment of osteoporotic intertrochanteric fracture of femur with the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LCP)[J].Zhongguo Gu Shang,2011,24(5):378-381.

[8]张明,李百通,姚猛.股骨转子间粉碎性骨折中小转子处理的临床治疗进展[J].创伤外科杂志,2016,19(4):315-318.

[9]王波,吴鹏,刘长松,等.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并发症分析[J].实用骨科杂志,2016,22(12):1124-1127.

[10]张静,李志锐,唐佩福.老年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进展[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6,2(4):250-253.

[11]蔡迎峰,陈胜,张维.股骨小粗隆缺损的生物力学评价及临床意义[J].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1,16(3):178-179.

[13]李在全,董红让,叶东平,等.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内固定失败原因分析及对策[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3,16(1):18-19.

[14]Kyle RF,Gustilo RB,Premer RF.Analysis of sixhundreds and twenty-two intertrochanterichip fractures:a retrospective and prospective study[J].J Bone Joint Surg(Am),1979,61(2):216-221.

[16]周胜虎,甄平,李旭升,等.生物型FHR与PFNA治疗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观察[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25(6):487-491.

[17]崔志刚.锁定型钢板固定联合药物治疗股骨粗隆骨质疏松性骨折的临床分析[J].医药论坛杂志,2017,38(9):116-117

[18]殷渠东,顾三军,孙振中,等.植骨在预防四肢骨折术后骨不连的价值[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3,28(5):431-433.

[19]Akan K,Cifth,Ozkan K,et al.Effect of osteoporosis on clinical outcomes in intertrochanterichip fractures treated with a proximal femoral nail[J].J Int Med Res,2011,39(3):857-865.

[20]Chen Kai,Yang Chang-wei,Wang Qiu-gen.Applied principles and cautions of locking compression plate[J].Journal of Clinical Rehabilitative Tissue Engineering Research,2008,12(17):3398-3400.

[21]徐烁,党小伍,贺西京.股骨近端钢板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并发症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4,29(2):135-137.

[22]潘芳,韩冷,谭荣莉.骨科康复一体化模式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功能恢复影响的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8,27(2):122-124.

[23]罗敬.早期序贯康复护理应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研究[J].中国疗养医学,2016,25(8):828-830.

猜你喜欢
稳定型股骨颈螺钉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临床疗效观察
32排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对慢性稳定型冠心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内固定螺钉要取出吗?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