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计量学研究方法在中医学领域的应用现状

2018-01-13 17:37曲江凤余江维
关键词:计量学领域文献

曲江凤,余江维*

(贵阳中医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2)

随着时代的进步,中医在国人的健康领域越来越重要,习近平总书记也专门发表了要大力扶植传统医学的发展的重要讲话。对于中医学的发展来说,文献的研究在中医传承中必不可少。文献是前人学者留下的珍贵资料,是中医传承的重要载体,文献的研究是中医学继承和创新的重要方法。

文献计量学是采用数学、统计学等定量的方法以文献体系和文献计量特征为研究对象,研究文献的分布规律、数量关系,以及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揭示所研究学科的某些规律、特征和结构的一门科学[1]。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总结分析中医药类文献,能够客观反映该领域研究现状,揭示以往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客观的数据基础和科学依据[2]。

近年来,文献计量学已广泛应用于中医药研究的各个领域,显示出了它在文献研究领域中的优势。

1 文献计量学在中医临床学科的应用

1.1 内科

李丽娜等[3]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相关文献进行了分析,发现该领域文献量逐年上升,该疾病的研究正处于初始阶段,此疾病的研究需要进一步细化、系统化发展。王梓宁[4]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发现,中医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研究多是药物疗效方面,药理机制方面的研究较少见。雷亚玲[5]在通过文献计量分析及临床研究得出中药治疗缺血性卒中的最常用治法,各证型的常用方药,对于临床用药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余江维等[2]通过对肿瘤病中医现代文献的计量学研究,预测未来几年我国肿瘤病的中医研究仍处于不断发展上升阶段。

1.2 外科

张幼雯等[6]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发现中医外科文献中隐含了大量疮疡四畔辨证施治的主要内容,对一些疑难杂症的辨证论治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3 妇科

刘兰林等[7]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发现,新中国成立后,较近代而言,妇科专著从数量和质量上皆得到了丰富和充实,在理法方药方面和中西医结合方面,均具特色,各有千秋,具有较高的学术和临床价值。

1.4 儿科

赵丽娜等[8]通过对小儿肺炎咳嗽中医文献的研究发现,小儿肺炎喘嗽的主要病理因素为热、痰、风、阴虚,发病初期,易虚易实,中期虚实夹杂,后期以虚证和虚实夹杂证居多。而焦珞珈等[9]通过对小儿喘嗽证候类文献的研究,发现肺炎喘嗽用药以清热、平喘类药物为主;并指出小儿肺炎中医分型比较混杂,为更好的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该领域值得进一步探讨。黄伟等[10]则发现我国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已经形成热点研究地区及重点研究方向,但创新性有待于提高。

1.5 骨伤科

李索咪等[11]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总结了近20年来中医骨伤学领域的主题内容及研究热点,并预测了发展方向。

1.6 五官科

曾仁宏[12]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发现部分现用鼻部常见病症的定义及症状描述存在错误,需要重新定义。

1.7 眼科

石晶琳[13]通过对从2001年至2015年收录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的关于甲状腺相关眼病的中医类文献的研究,提炼总结出该病的主要中医证候及证候要素,对于该病的临床诊断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1.8 中医外治法

中医外治法包括针灸、温灸、推拿、穴位注射、拔罐、刮痧等,将文献计量学方法应用到中医外治法相关文献研究中的研究逐年增多,关注该领域的研究者也越来越多[14]。梁玉丹等[15]则利用新兴计算机科学计量软件对Web of Science近5年针灸相关文献进行了计量学分析,直观的展示了针灸学的研究现状,并预测出了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1.9 中医护理学

单亚维等[16]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研究了我国中医护理的发展现状,提示中医护理学的发展需要拓展科研深度和广度,中医护理人才较为欠缺,研基金投入不够,缺乏专业学术期刊,中医护理缺乏临床实践等问题。而后魏琦等[17]在对中医护理的文献计量分析研究中也印证了这一不足,并提出护理工作者应重视文献挖掘、基础实验和学科交叉,坚持继承创新,以推进中医护理学研究整体水平的提高。

2 文献计量学在中医基础学科的应用

2.1 中医古籍经典的传承

朱爱松等[18]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诸病源候论》中有关“毒”的病因理论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我们进一步理解中医范畴的“毒”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宋俊生等[19]全面收集了《伤寒论》方及其化裁方的临床防治类文献,希望通过文献计量学的方法得到《伤寒论》方防治病症谱,结果显示,该谱覆盖范围广泛,且各方在防治规律上有较明显的趋向性,可以提供临床参考。

2.2 中医理论研究

徐蕴等[20]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得出,中医基础理论研究论文数量随发表时间呈上升趋势,文献涉及的研究方向较为稳定,高水平科研机构和核心作者群体基本形成。李文林等[21]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2001年起10年内国内外关于脉诊研究的文献等进行了研究,提出科研人员应加强对古今文献的系统整理,深入挖掘其中的规律信息。李明等[22]从计量学的角度阐明了中医症状术语标准已经从分类、规范化、症状量化等方面开展了初步研究,并提出中医症状术语标准的研究应立足于信息化,进一步开展更适合临床和科研实际应用的标准研究。

2.3 “证”的研究

张书河等[23]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血瘀证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分析,发现其新的研究趋势不明显,新的热点尚未形成,并预测血瘀证的研究可能将迎来新的突破,或新的分支领域。

3 结 语

由上可见,文献计量学在各临床学科领域中,内科领域运用较多,也较成熟;儿科也比较重视文献计量学的应用。个别领域应用较少,如中医五官科、眼科领域,多为临床研究,文献研究还相当欠缺,文献计量学还只是辅助性研究方法,但仍然发现很多很重要的问题,这提示文献计量学在中医五官科及眼科研究领域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需要我们广大学者及研究人员进行深入研究。其他临床学科虽有应用,但仍需给予重视,扩大研究范围。对于中医基础领域,中医基础理论方面已经可以较好的发挥文献计量学方法的优势,尤其是对古籍经典的研究方面,使我们能更好的继承前人大家的精髓,更有利于中医学子继承中医,所得到的研究成果也能更好的指导临床工作。在对证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都是跟疾病联系在一起研究,多为某一疾病的证,而对单独的证的研究还是不足,但从这不多的研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文献计量学的研究方法既可以使我们看到现有的研究成果,又可以预测未来的研究方向,甚至可以预测到新的研究领域的产生,这是我们中医学者必须重视的,对于中医的发展方向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除上述临床、理论基础领域外还有中医药的期刊评价等领域未做介绍,但从上述领域已经可以看出文献计量学在文献研究方面的强大优势,既可以对以往的各类文献典籍进行归纳总结规律经验,发现不足,还可以对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预测,在我们传统医学的继承和创新方面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中医药工作者及学子们应积极掌握该方法,以利于我们更好的继承中医,壮大中医,发展中医。

猜你喜欢
计量学领域文献
电子战领域的争锋
基于CiteSpace的医药语料库文献计量学分析
将现代科技应用于Hi-Fi领域 Perlisten S7tse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文献计量学分析
基于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老年综合评估文献计量学分析
2020 IT领域大事记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领域·对峙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