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驾驶位为何全车危险程度最高

2018-01-13 03:36
新传奇 2017年45期
关键词:领航员机长马车

副驾驶位因为位于前排,缓冲距离有限,虽然拥有接近驾驶席的安全设施关照,但在诸如追尾大卡车等很多中国特色的事故当中,这些设施基本形同虚设。所以,副驾驶位比驾驶位会有更多被撞击的可能。

电影《关山飞渡》中,马车上的副驾驶正在持枪戒备

副驾驶的位置,不是你随随便便就能坐的

“副驾驶”这个说法总有一种“丈二和尚——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感觉:副班长是协助班长的人,副厨能帮主厨打下手,可是坐在副驾驶的人就是一名乘客,可以不用拿驾照,除了有时候指指点点影响驾驶员心情以外,似乎跟驾驶没什么关系,为何要称之为“副驾驶”?

英语里“副驾驶”的说法更奇怪,叫“Riding Shotgun”,硬译过来叫“骑行的猎枪”。其实这个说法倒能解开“副驾驶跟驾驶有什么关系”这个百年难题。

汽车的前身是马车,汽车有不少术语都脱胎自马车。在19世纪的美国,坐在马车车夫旁边的人可没有看风景的闲情逸致。当时,马车经常是土匪打劫的目标,因此在执鞭驾马车的车夫身边,还有一位手持猎枪的副驾驶员,时刻警惕袭击者的出现。这大概是最早的驾驶员安全保障系统。

其实这种有保镖性质的副驾驶早在中国秦朝已经出现。秦始皇灭六国后,张良密谋刺秦,会同大力士以铁锤袭击秦始皇的车帐。为了混淆刺客的视听,秦始皇在自己的“天子六驾”的帝辇旁,设置了一模一样的“副马”作为自己的替身,张良刺秦始皇时击中的正是“副马”。后来,坐“副马”位置的人,逐渐从皇帝亲信变成皇帝的女婿。到了汉朝,“副马”变成对皇帝女婿的专门称谓,并成为一种官职,后来写成人人皆知的“驸马”。

无论是“Riding Shotgun”还是“驸马”,都是一名责任重大的副驾驶。有点像今天飞机上的副驾驶,不是可有可无,而是不可或缺。在飞机上,一把手机长和二把手副机长的地位几乎同等重要,机长不能专断独行,他必须考虑副机长的意见来作出判断。副机长在机长面前,绝对不是唯唯诺诺接受命令的下属。

鉴于飞机上的驾驶员和副驾驶都非常重要,在飞行期间机长和副机长不能同时吃一样的工作餐。如果同时吃,必须保证吃的东西不一样;如果吃的东西一样,必须保证间隔一个小时进餐。这样是为了避免机长和副机长同时身体不适导致“群龙无首”的局面。

历史上的副驾驶只保镖,但有一种副驾驶甚至比驾驶员更重要,那就是拉力赛坐在副驾驶席上的领航员。

坐在副驾驶的领航员可以理解为车手和领航员的“旅游攻略”。在动辄数千甚至过万公里的拉力赛赛程里,单靠车手不可能记住所有的弯角情况和路面情况,什么时候要全油门、什么时候要漂移、什么时候要飞跃,都靠领航员来提示。

所以,领航员是一个瑞士军刀般的万能角色,除了驾驶以外,其他一切情况都需要领航员的兼顾。

现实中的副驾驶:一个司机身旁的敏感位置

在众多“副驾驶”角色中,“拿猎枪”太暴力而且违法、“驸马”的历史太久远、飞机师太高大上,日常生活里,副驾驶就是司机身旁一位普普通通的乘客。

可是很多人坐在副驾驶座位上时,却连规规矩矩都做不到。

副驾驶是一个微妙的位置,视野跟司机一样清楚,坐在这里的人操纵欲特别强。如果遇到副驾驶坐着一位老司机,难免会对司机的操作指指点点:“为何不超他车?”“为何不跟紧一点?被别人插队了!”“为何不开车灯?”……

这种老司机俨然一副驾校教练的模样,比念紧箍咒时的唐僧还烦。他恨不得手上也有一个方向盘,脚下也有油门和刹车。

很多人自己开车时会很放心,但坐在副驾驶上时就会对司机指指点点。心理学家冯慎行对此撰文指出:“坐副驾驶的人确实更容易多话,甚至焦虑不安。这和注意力的分配有关。司机在大部分时候,注意力都集中在前方和两侧的路况,很少分配到自己的驾驶方式和车况,以及周围的环境。坐副驾驶的人虽然和司机的视野大致相同,但是因为并不需要亲自驾车,所以大多都不会集中在路况上,更多的注意力可能分配在司机的行为上。注意力的差异会造成从情境评估到情绪产生的巨大差异。不过同时,司机会放大喋喋不休的感受,而且延续这种影响。有些朋友也说,其实副驾驶并没有说太多的话,但还是觉得他们面目可憎。”

合格的副驾驶既不能像上述老司机那样絮絮叨叨,也不能一声不发就闷头睡觉或看报纸玩手机。坐在副驾驶的位置上,应该为行驶的安全尽自己的责任,例如观察司机有没有打瞌睡,看看路面有没有一些潜在的危险要提醒司机……

副驾驶是全车危险程度最高的位置

美国的交通管理部门以乘坐5人的小汽车为研究对象,通过近10年的事故调查分析和无数次实车检测,最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如果将汽车驾驶员座位的危险系数设定为100%作为参照对比标准,副驾驶座位的危险系数则是101%,而驾驶员后排座位的危险系数是73.4%,后排另一侧座位的危险系数为74.2%,后排中间座位的危险系数为62.2%(都在系安全带前提下)。

副驾驶位的危险性相信大家也很好理解,因为它位于前排,缓冲距离有限,虽然拥有接近驾驶席的安全设施关照,但在诸如追尾大卡车等很多中国特色的事故当中,这些设施基本形同虚设。同时万一遇到事故,驾驶员一般会选择以远离自己的另一侧车头去进行撞击,这种反应也往往出自本能。所以,副驾驶位比驾驶位会有更多被撞击的可能。

但是即使这样,中国人还是很喜欢这个位子。为了和司机保持亲近,也为了能有最宽阔的视野,即使是坐出租车,很多人都爱选择坐副驾驶座位。

另外,美国的研究中,后排的中间座位危险系数最低,那是因为绝大多数车辆事故的撞击位置都位于车头部分,因此由于拥有更加宽裕的缓冲距离,所以对于一般轿车而言,后排座位的安全系数要高于前排。而就后排的三个座位来说,在发生侧面碰撞时,无疑中间的座位又能够获得最为宽松的缓冲空间,因此,整辆车来说,最安全的座位非后排中央座位莫属。

不过,按照我们中国人的习惯,坐后排是很少系安全带的,尤其是出租车,很多并没有提供后排安全带。在这种情况下,后排中间位置恰恰就成为了整辆车中最危险的座位,因为缺乏安全带的约束,一旦发生正面碰撞事故,后排中间位置的乘客将会顺着前排两个座椅中间的空隙飞出车去,其它两个座位至少还有前排座椅的阻挡。

(光明网2017.9.8)

猜你喜欢
领航员机长马车
马车与游船
摩根机长与“幸运女神”
马车
最伟大的领航员
驾着马车去打仗
中国机长
中国机长:鹰击长空,扶摇直上九万里
领航员
川航出了“中国版萨利机长”
向领航员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