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

2018-01-15 10:29马鑫
合作经济与科技 2018年2期
关键词:业财融合管理会计应用

马鑫

[提要] 业财融合真正实现了管理会计从理论指导走向企业落地实践,因此越来越受到相关专家、学者和业界财经人士的高度关注。随着业务和财务的深度融合,将更好地发挥管理会计在企业战略决策和运营管理中的支撑作用,也将进一步提升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水平,为企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关键词:业财融合;管理会计;应用

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11月3日

应新时期企业转型升级、精益管理和持续发展的需求,以及政府部门提高效能、优化财政的需要,2014年10月,财政部正式发布了《关于全面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指明了会计改革和发展的方向。根据会计法和指导意见,财政部于2016年6月进一步发布了《管理会计基本指引》。基本指引中明确指出:“单位应用管理会计,应遵循融合性原则。管理会计应嵌入单位相关领域、层次、环节,以业务流程为基础,利用管理会计工具方法,将财务和业务有机融合。”业财融合性原则的提出,很好地解决了管理会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的问题。以基本指引为基础,财政部又于2016年12月印发了《管理会计应用指引》(22项征求意见稿),这也代表着管理会计从理论指导真正走向了企业落地实践。

一、业财融合在管理会计发展中的重要性

从企业外部环境看,世界经济正处于增速减缓、结构转型、竞争加剧的时期,国内正处于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刻,传统的竞争优势在逐步丧失,企业的经营不再是易事。尤其是在新的发展形势下,互联网、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的应用,新组织、新业务、新模式的不断涌现等,都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企业要想更好地适应竞争环境,对管理会计的应用必不可少。而加强管理会计体系建设,实现业务和财务的融合,是企业谋求效率提升和有效管控风险的重要途径,更是推动管理会计在企业实际中应用的关键。

从企业内部环境看,一方面企业的管理模式在发生转变,正在从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管理转变,通过提高运营效率和激发内部管理活力,企业的价值创造力在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企业的风险管理意识在不断加强,通过建立风险预警机制,不断强化对内部控制的监督,有效降低企业的风险。实现业务与财务的深度融合能够更好地促进企业精细化管理,进一步提升管理工作水平。

从信息技术发展的角度看,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为业财融合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企业通过数字化转型与信息化建设,不仅实现了内部与外部信息、整体与局部信息、财务与非财务信息的加速融合,而且企业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运营模式等方面也将得到重塑。信息技术的发展将进一步推动管理会计的发展和创新。

二、管理会计对加强企业管理的积极作用

(一)管理会计有利于降低企业成本。管理会计的应用可以满足企业提高利润、降低成本的追求。相比较于单纯的成本管理,管理会计不仅注重成本管理与控制,也关注质量管理、制造技术、精细化生产等管理技术,为企业管理者进行战略管理和运营决策提供支持服务。企业要想取得成本领先的优势,需要做到以下几点:做好项目预算、做到流程管理高效化、通过资源配置确保资源流向回报或前景更好的项目上。

(二)管理会计有利于企业获取高效的信息。一方面管理会计的信息来源丰富,除了财务会计本身所提供的信息外,还可以获得大量的外部信息;另一方面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分析工具多样化,能够加工生成高效、快捷的信息,为企业的管理者做出正确的决策提供依据,从而进一步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力。

(三)管理会计有助于企业文化的形成。良好的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直接决定了企业的经营宗旨和管理风格,可以用于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更是维系企业良性运行的纽带。一部严格有效的管理会计制度有助于培养企业合理的价值观。企业可以通过管理会计的应用培植责任文化,使企业各部门和个体在潜移默化中培养起责任意识,形成专业部门和专业个体承担专业责任的良好氛围。

三、管理会计在企业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现有理论与实际相脱节。管理会计的发展与应用是与相应的经济环境相关联的。我国目前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主要集中于介绍引进一些国外的最新研究成果,但是国外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是建立在其高度发达的经济环境背景下的,我国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应结合自身的经济背景和特色。另外,由于传统的管理会计理论是在假设的特定经济环境下建立起来的,它所确定的定量模型很多在企业实际经营管理中并不适用,而且可操作性差,这都导致管理会计的理论研究不能更好地服务于实际应用。

(二)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目前,企业缺乏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是客观存在的现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财务人员对自身的角色定位存在偏差。在企业实际工作中,财务人员对自身的角色定位还停留在传统会计核算的认知层面,没有意识到财务人员在提升企业价值方面的作用;其次,财务人员的知识准备不足。现有的大多数会计人员精通财务会计知识,缺少对管理会计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最后,财务人员与业务人员之间缺乏沟通与协作。传统的职能划分使得各部门各自掌握部门的信息,不利于信息的流通与共享,财务人员也很难参与到业务部门的业务流程设计活动中,这使得财务人员视野狭窄,管理活动受限,也是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推广应用的主要原因。

(三)企業中没有专设管理会计机构。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是会计学的两个重要分支,两者有联系也有区别。但在企业实际工作中,没有做专门区分,一般由财务部门在完成会计核算的同时,也履行管理会计的规划、决策、控制和评价等职能,没有设置管理会计专门机构。而管理会计是一项技术性和应用性都很强的工作,需要专门的责任机构和责任人员来承担才能有效地开展起来。

(四)基础管理工作支撑不够。扎实的基础管理工作是企业应用管理会计的根本,更能为管理会计职能的发挥创造出切实可行的应用条件。但是在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往往存在财务制度不健全,提供的财务数据信息不及时、不准确,工作运转不流畅等问题,这直接阻碍了管理会计职能在企业应用中的发挥。

(五)技术手段落后。在企业实际工作中,普遍存在信息化程度低、智能化程度低、软件功能不健全、数据不共享、系统集成不到位等问题,这都使得管理会计工作难以在企业中顺利开展。随着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信息技术的发展,企业不能只停留在用会计软件替代手工核算的单一层面上,应更重视新信息技术在企业管理中的推广和应用。

四、业财融合是提升管理会计应用水平的重要推动力

(一)业财融合需要配合企业财务转型。业财融合是有效推进管理会计在企业中应用的重要基础。业财融合需要推动企业财务转型。随着财务变革的深化,越来越多的企业把传统的财务管理分为战略财务、业务财务和共享财务三大部分。在战略财务层面,财务部门可以参与制定企业的未来规划和战略决策;在业务财务层面,财务部门可以主动参与到业务的全过程管理,实现从被動式反映到主动式参与的转变;在共享财务方面,财务部门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把分布在各业务单元的财务共性业务,进行集中高效处理,在提高了财务效率的同时也节约了财务服务成本。

(二)业财融合需要加强企业“一把手”对管理会计的重视。管理会计工作在企业中的顺利开展,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尤其是企业“一把手”的重视和参与程度。企业可以尝试成立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工作组,由企业“一把手”担任工作组组长,总会计师担任副组长,抽调财务部门和各业务部门的骨干成员参与进来,打破各部门单干的局面,促进人、财、物资源的合理配置,从而创造出更大的企业价值。

(三)业财融合需要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才。企业在实现有效业财融合的过程中,高素质的管理会计人员发挥着主导作用。当前企业中不缺少懂数据、懂技术的财务人员,而懂数据、懂技术又兼具管理思想的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少之又少。要推动业财融合,使管理会计得到更好的推广和应用,需要重视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可以根据企业会计人员的现状,多搞一些管理会计知识培训,督促企业会计人员多参加各种形式的学习,通过增加自身管理会计知识的累积进一步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二是可以从企业现有的会计人才中选拔出优秀人才,推荐纳入总会计师素质提升工程和会计领军人才培养体系中,充分发挥总会计师和会计领军人才在推动管理会计深化发展上的作用;三是改革当前大学中的会计专业授课模式,在理论教学中加入更多的现实商业案例,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又懂得管理会计在现实商业环境中的应用和实践。

(四)业财融合需要搭建管理会计统一信息平台。随着互联网等新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管理会计软件的深度开发,将为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鉴于在企业传统的财务信息核算系统中无法追溯到业务数据,财务信息和业务信息无法实现共享,企业可以尝试把会计核算系统与管理会计系统进行融合,构建管理会计统一信息平台,同时实现对生产数据、业务数据和财务数据的采集、融合和核算,形成高效的业财信息。

主要参考文献:

[1]洪梅.基于“业财融合”的管理会计初探——以J公司的实践为例[J].中国总会计师,2016.9.

[2]杜红莉.从业财融合视角看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商业会计,2017.4.

[3]李斐然.管理会计:融合与创新[J].财务与会计,2017.1.

[4]高慧英.管理会计在企业中的应用[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1.

[5]杨迪.管理会计应用指引征求意见新常态下助推企业转型升级[EB/OL].http://finance.people.com.cn/n1/2016.

猜你喜欢
业财融合管理会计应用
通信企业基于价值的业财融合分析浅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