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星闪耀中关村

2018-01-15 10:30马文良
中关村 2018年11期
关键词:中关村科技

马文良

中关村的故事,就是一部浓缩版的中国科创史,因为创新创业、民营经济,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铸就了辉煌。

从默默无闻到名扬世界,中关村——这个北京海淀版图上的小村庄,因为梦想和科技的力量,成为中国的创业圣地,也在此诞生了无数创新产品、创业英雄以及口口相传的传奇故事。

1978年至2018年,40年弹指一挥间。纵观中关村的发展史,既是一部创新突破史,又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创业史。2万余家高新技术企业、300多家上市公司、一批独角兽企业……从“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到“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从第一个国家级高新区到全国第一个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关村紧跟技术革命浪潮,突破体制机制束缚,走出了一条敢为人先、矢志不渝的创新之路。

中关村在深化改革上发挥着“探路者”作用,在自主创新上发挥着“主阵地”作用,在创新企业培育上发挥着“策源地”作用,在新兴产业发展上发挥着“增长极”作用,在扩大开放上发挥着“桥头堡”作用。

中关村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桥头堡和创新人物的策源地,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决非偶然——这其实是依托区域创新资源、发挥科技教育人才优势、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不断开拓奋进。中关村是在改革开放进程中,科技和经济成功结合的伟大实践,书写了一部与时俱进、引领潮流、波澜壮阔的创新发展史。

1980年以陈春先等科研人员创立了全国第一个民办科技公司开始,由此衍生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正是他们,开启了中关村创业的大幕,让这个小小的村庄成为新中国改革开放的缩影,写进历史。

“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正是在这样精神的鼓舞下,中关村人前赴后继,先后攻克汉字激光照排系统、曙光超级计算机、中文搜索引擎、5G移动通信、人工智能芯片、无人驾驶平台、石墨烯材料制备、液态金属增材制造、靶向免疫、高端医疗器械等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催生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

陈春先、王洪德、纪世瀛、陈庆振、段永基、柳传志、王选、倪光南、王小兰、王永民、王文京、俞敏洪、徐小平、刘迎建、邵根伙、李彦宏、张朝阳、雷军……这些闪光的名字,一代代“中关村人”见证着中关村的创新发展,留下了许多饱含创新的标识和无数关于探索创新的故事。

如今的中关村已经不再是一个区域概念,而是成为中国高科技、创新创业的代名词。1988年5月10日,这个本来平凡的日子被载入史册,官方以此作为中关村园区的肇始之日。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由此诞生,中关村开始步入正规化、集群化发展阶段;1999年6月5日,“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成为科教兴国和抢占互联网等高新技术制高点的“扛旗手”;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掀开了中关村发展新的篇章。

中关村是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试验田,这里诞生了中国科技创新史上多个第一:第一家民营科技企业、第一家不核定经营范围的企业、第一家无形资产占注册资本100%的企业、第一家有限合伙投资机构、第一个政府引导基金……它们都是中关村的骄傲。

经过30年发展,中关村示范区已经形成“一区十六园”的格局,创新是这里永恒的主题,一大批名扬天下的高科技企业也在此诞生,以联想、百度、京东、小米、中芯国际、奇虎360、滴滴、美团、今日头条、商汤科技、旷视科技、寒武纪等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2万家,正在中关村快速崛起,成为中国科技发展的中坚力量。不仅如此,更多新兴科技企业群星闪耀:华捷艾米的AI、AR芯片,地平线的智能识别,百度、驭势科技的自动驾驶,百济神州的抗癌新药,中航激光的大型钛合金3D打印,京东方的柔性显示技术……正日新月异地改变中国科技产业的面貌。

中关村也成为世界的“村庄”,跨国公司区域总部和研发中心在這里聚集,吸引落地了美国微软创投加速器、Plug&Play;、以色列Trendline等一批世界知名创业服务机构,中关村企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近千家,境外上市公司近百家,中关村的国际影响力不断提升,成为了链接全球创新网络的重要节点。

中关村——不仅是科技之城,更是创新之城,还是希望之城。

党和国家领导人对中关村也寄予厚望。2013年9月30日,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走出中南海,把“课堂”搬到了中关村。习近平总书记对中关村寄予殷切期望:“面向未来,中关村要加大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力度,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为在全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更好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他说,中关村已经成为我国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

李克强总理对中关村的评价更加振聋发聩:“中关村充满朝气与活力,蕴藏着巨大的潜力,展示着我们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无限创造力。”

中关村,不再是“中国硅谷”,而是成为“世界的中关村。”数据显示,中关村每平方公里的投资额,已经超越硅谷。这就是中关村,30年来始终引领中国风气之先的创新创业标杆,人才、技术、资本无缝对接,最大程度解放科技资源,不断激发创新活力,集聚创新浓度;这就是中关村,无数梦想,从这里起飞。

在中关村西区,伫立着一座金光闪闪的现代雕塑:DNA双螺旋模型《生命》,这既是对中关村燎原之火的记忆,更是中国人对破解生命之谜的憧憬。中关村自海淀区而起,海淀区也因中关村而兴。海淀作为中关村的发源地和核心区,经过40年的砥砺奋斗,形成了独特内涵和价值体系的高精尖经济结构,也积淀了丰厚创新文化底蕴和创新生态。

如今,在这一片创新的土地上,中关村科学城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国原始创新的高度正在这里标注,高精尖产业体系正在这里集聚,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正在这里绘就。

陈春先或许意想不到,当年他燃起的创业星火,如今早已冲天燎原。2014年,随着“中关村创业大街”这个招牌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关村示范区新的发展里程碑也揭开帷幕。此时,中国大地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正风起云涌。总理在这条大街上的“3W咖啡”,点了杯香草卡布奇诺,在与创业者们的笑谈中,读出了杯子上“生命不息,折腾不止”的口号——后来,这条大街被打造成内外知名的科技服务集聚区、科技型企业发源地和创业文化圣地,成为全球著名的创业名片。

我曾经说过,徜徉在这条街上的人群之中,未来会诞生诸如周鸿祎、张朝阳、王兴、程维这样的创业者,他们在这创业的大街上将迈出重要的一步——或许正是一次与中关村的邂逅,而成为其中的一份子。

中关村的故事,就是一部浓缩版的中国科创史,因为创新创业、民营经济,以及“敢为天下先”的勇气,铸就了辉煌。我们应该记住,那些在40年的历程中所闪现的名字,都将被镌刻在丰碑之上——不管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他们创造了历史,成为了共和国的“知识英雄”。

猜你喜欢
中关村科技
笔中“黑科技”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医疗器械园有限公司
中关村,催生“创新”传奇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硅谷与中关村自主创新政策的比较
科技在线
中关村离硅谷还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