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治疗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

2018-01-16 15:56郭刚
医药前沿 2018年23期
关键词:人孔植入术色素

郭刚

(广东同江医院 广东 佛山 528300)

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指的是一组临床常见遗传性视网膜疾病,该病主要以进行性感光细胞、色素上皮细胞功能丧失等表现为主,伴有夜盲、进行性视野缺损、视网膜电流图异常、眼底色素沉积等典型特征,通常与白内障合并出现[1]。手术仍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方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孔晶体植入在近年来报道中表现可观效果,本文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临床资料展开分析,现将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5年3月—2017年12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患者50例临床资料;纳入标准:患者入院均接受病史检查,辅助睫状肌麻醉下眼底检查、视网膜电流图视野等确诊,符合RP合并白内障的诊断标准[2];排除标准:近期接受手术治疗者、伴有其他眼部疾患者、存在手术禁忌症者;本次研究获得相关伦理会批准,患者及其家属均知情并同意;本组患者均为单眼患病,其中男性例,女性例,年龄41~75岁,平均年龄(60.15±5.79)岁;术前最佳视力0.02~0.40,平均(0.13±0.08)。

1.2 方法

本组患者均由我院同一医师完成超声乳化白内障摘除,并接受同期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手术前接受复发托吡卡胺滴眼液完成散瞳;选用超声乳化仪(美国博士伦公司提供的Stellaris),术前予以常规消毒,采用盐酸丙美卡因滴眼予以麻醉,待麻醉效果满意后,作透明角膜切口2.2mm,将粘弹剂注射于前方内,作5.0~5.5mm环形私囊,待眼水分离后作晶状体核超声乳化吸除,随后置入单焦点可折叠AMO-ZCBOO。手术后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予以涂眼并包扎;术后处理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滴眼液维持给药。

1.3 观察指标

检测本组患者术前术后视力、眼压、前房角深度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数据,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计量资料(±s)采用t检验。

2.结果

本组患者治疗后患者视力为(0.22±0.12)明显高于治疗前(0.12±0.09),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4.714;P<0.05);本组患者入院眼压平均值(54.48±5.69)mmHg,治疗后改善为(13.33±7.25)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1.572;P<0.05);术后中央前房深度(2.49±0.39)mm明显高于术前(1.32±0.49)mm,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t=13.210;P<0.05)。

3.讨论

原发性RP属于致盲性疾病,患者早期主要可表现出视野逐渐缩小等特征,在步入中年或老年后,患者黄斑受累可引起视力逐渐减退,甚至引起失明。现临床中RP主要与白内障合并出现,且晶状体浑浊后往往出现后囊中央、后极囊下皮质内。目前对于RP基础眼病的晶状体摘除、人工晶状体植入尚存在争议,但并未提出除此外其他治疗方式可阻止该病进展。白内障是RP常见且严重的合并症之一,关于其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分析可能与视网膜神经感觉层细胞释放介质、晶体纤维增殖或分化正相关[3]。

在本文中可见,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孔晶体植入术有助于改善患者视力、眼压、前房角深度,由此证实了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孔晶体植入术的效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主要借助光、电、机等高科技结合,具有操作简单、手术步骤较少、手术是简单等优势,因此对患者眼部创伤较少。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孔晶体植入术应用于RP合并白内障患者中,通过接触瞳孔阻滞,促进房水流出,加深前房深度,进而降低了患者眼压,矫正视力效果可观。在吕世萍,王佳佳等人[4]的研究中指出,该联合术式治疗中,对于绝大多数RP合并白内障患者视力均有提高作用,利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但同时又指出,手术前需明确患者仅存管状视野为适应症,同时手术仍存在一定风险性,因此手术的选择需慎重。本文受多因素限制,尚未能提出关于联合术式的安全性表现,对此仍需临床进一步研究证实。

综上所述,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联合人孔晶体植入术应用于视网膜色素变性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中确有较好效果,有助于恢复患者视力、眼压、前房角深度。

猜你喜欢
人孔植入术色素
蒸汽发生器关孔专用工具设计及应用
色素热舞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听话”的色素
罐式集装箱用人孔的有限元分析
甜油的生产及色素控制
天然色素及红色素的研究进展
基于HyperWorks的矿井提升机卷筒人孔优化分析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