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浦镜鲤人工早繁技术总结

2018-01-17 22:49杨公社
渔业致富指南 2018年18期
关键词:桡足类催产松浦

杨公社

松浦镜鲤是在德国镜鲤的基础上成功选育出的一个镜鲤新品种,具有体型完好,背部高而厚,生长速度快,抗旱能力强,繁殖力高,肉质好等特点,是我国大宗淡水鱼类产业技术体系首推品种之一。为了满足陕西地区养殖户对松浦镜鲤苗种的需求,2016-2017年,大荔县水产站协同陕西省水产研究所在育红繁育基地进行了亲鱼培育及人工早繁试验,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同时积累了较好的技术经验,其生产的苗种已广泛推广到陕北、陕南、关中等养殖区,养殖规模逐渐扩大。现根据两年的人工早繁经验进行总结,以供参考借鉴。

一、材料与方法

1.亲鱼培育

(1)亲鱼池塘条件

选择面积为3~5亩,进排水方便,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无污染的池塘作为亲鱼培育池,池塘长方形,东西走向,光照条件好。池塘水深1.6~2.0m,池底平坦,清淤后剩留淤泥15cm,池塘进水口与排水口呈对角线,两个水口设置防逃设施。亲鱼放养前10~15d用生石灰清塘消毒,每亩用量100~150kg。

(2)亲鱼选择

亲鱼是在2013年引进夏花培育而成的亲鱼中选择的,选择标准为体质健壮、无伤病、无畸形,活力强,体重大于2.0kg的个体。挑选时做到轻而快,防止机械损伤。

(3)培育密度

亲鱼在放入培育池前要进行药浴消毒,使用3%~4%的食盐水药浴10~15min,培育密度控制在100~150kg/亩,为了调节水质,可适当搭配少量鲢、鳙鱼,规格1.0~2.0kg/尾。

(4)日常管理

培育期间投喂全价人工配合饲料,饲料蛋白含量不低于30%,每天投喂两次,投喂量视水温而定。一般水温低于18℃时,按照1%~2%的量投喂,18℃以上时,投饵量调整为4%~5%,实施营养强化积累,促进性腺成熟。每月换水一次,换水量控制在1/3,通过地热温泉水换水逐渐提高水温至22.0℃恒定。每15~20d泼洒一次生石灰,使用量3~5kg/亩,以调节水体pH值及水色,保持水体透明度30~40cm。每天坚持早中晚三次巡塘,定期监测水质,做好培育记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2.人工催产

(1)时间确定与准备

鲤鱼在天然水域产卵时间一般为水温18~20℃的5月初,但经过培育池逐渐升温后,保持水温22.0℃以上时,可提前在4月上旬进行人工催产。松浦镜鲤鱼卵属粘性卵,催产前需在产卵池架设和铺设棕榈鱼巢,鱼巢数量根据计划催产的亲鱼量而定。产卵池(水泥池直径6.5m,深1.5m)、鱼巢(棕榈皮40cm×30cm)以及产卵用具(渔网、鱼夹、捞网等)在催产前一天用高锰酸钾溶液浸泡消毒。

(2)药剂注射

选取成熟好的雌雄个体作为催产对象,雌雄比例为1∶1.2。雄鱼的成熟标志为体表和胸鳍有粗糙感,轻压腹部有乳白色精液从泄殖孔流出;雌鱼的成熟标志为腹部膨大、柔软,卵巢轮廓明显,用手轻压腹部富有弹性。催产针剂使用促黄体释放激素(LHRH-A)和脑垂体(PG)合剂,用量一般雄鱼LHRH-A1.0~1.5 μg+PG2.0~2.5mg,雌鱼用量为雄鱼的2倍,催产剂现配现用,溶解使用0.9%的生理盐水,根据注射量进行配置。注射方法采用胸鳍基部一次性注射,针头朝向鱼头45°进入注射,注射时间一般为傍晚16∶00-15∶00,最好把产卵时间控制在凌晨。

(3)催产期管理

松浦镜鲤注射催产剂后立刻放入预先架设和铺设好鱼巢的产卵池,水温22.0~25.5℃时,效应时间为10~12h。在亲鱼产卵前向产卵池加注流水,刺激亲鱼发情产卵,待产卵前2h左右流水量加大,产卵时保持微流水即可,有助于卵的附着。在亲鱼产卵时间段安排专人看护管理,不宜惊扰,避免影响产卵和受精效果。

3.人工孵化

(1)发情、排卵受精

注射催产剂后,亲鱼在效应时间达到后即可进入发情期,发情的雄鱼在鱼巢中紧追雌鱼,通过缠绕不断摩擦挤压雌鱼腹部,促使雌鱼产卵,同时雌鱼通过尾鳍拍打水面排精,进入排卵排精高峰期后,产卵池水透明度迅速降低,此时雌鱼排出的卵在短时间内即可受精。

(2)受精卵孵化

待产卵结束后,将附着受精卵的鱼巢移到孵化环道进行微流水孵化,鱼巢移入前要进行药浴,防止孵化期间发生水霉病。孵化环道放置鱼巢量可视附着的鱼卵量决定,鱼巢在环道中不要出现挤压重叠,避免胚胎发育不良。孵化期间通过控制流水速度增加溶解氧,但是水流不宜过大,避免冲掉附着的受精卵,一般流水量控制在0.30~0.35m3/h。

(3)孵化期管理

破膜后的鱼苗通过卵黄囊营养供给快速发育,待鱼苗平游、活动力增强时移出棕榈鱼巢,适当增大流水量。在不同水温条件下,孵化时间存在差异,一般水温22.0~26.0℃时,脱膜时间在27~30h。孵化期间要严格控制水质,确保足够溶解氧,及时除去鱼巢上发白和长霉的鱼卵,避免水霉滋生。进水口使用多道过滤网进行水体过滤,防止桡足类等敌害进入。每天坚持观察,定时监测水温和溶解氧量。

二、结果

2016年4月20日从培育的亲鱼中选优40组进行催产,4月21日获受精卵680万粒,受精率88%,4月24日孵出水花620万尾,孵化率90%。2017年4月8-9日,选优亲鱼60组催产,获受精卵1110万粒,受精率91%,4月12日孵化出鱼苗水花960万尾,孵化率86%。两年的繁育时间相比往年提前了15~20d,人工早繁获得成功。

三、小结

1.亲鱼培育

亲鱼培育是鱼类繁育工作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一个环节,其成功与否直接关系到产卵量和受精率以及孵化率。2017年通过改善水质,强化营养,提前通过温泉水缓慢升温等措施大大提高了亲鱼的成熟度和怀卵量,与2016年相比受精率提高了三个百分点。

2.人工孵化

受精卵的孵化是鱼类繁育中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而且也是技术管理要求很高的阶段。在孵化期间由于孵化蓄水池暴发桡足类,其危害严重影响了孵化环道鱼苗的孵化和成活,致使2017年的孵化率比2016年低了4个百分点。发现此问题后,及时通过采取彻底清塘,放养鳙鱼,多道过滤网过滤,提前催产等有效措施,使桡足类的敌害问题得到了解决。

3.松浦镜鲤早繁的可行性

试验结果表明,在陕西省大荔县开展松浦镜鲤早繁是可行的,而且其实现的经济价值是可观的。松浦镜鲤的早繁可以有效规避繁育时桡足类敌害清除的瓶颈、克服苗种下塘时间较晚的生产问题,早繁试验的成功将进一步促进这一优良品种在西部地区的推广和养殖。

猜你喜欢
桡足类催产松浦
孤独是基本条件
新女声
84岁女高中生毕业,子女到场祝贺
双针刺疗法联合米索前列醇在118例孕足月产妇催产中的应用及对产妇宫颈成熟的影响
长海县海域线虫和桡足类小型底栖生物调查与分析
中国主要养殖经济鱼类人工催产药物使用进展
白洋淀枝角类和桡足类初步调查
按摩乳头能催产吗
鱼类催产激素对齐口裂腹鱼繁殖的影响
几种饵料对分叉小猛水蚤生殖量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