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名著阅读教学

2018-01-17 10:55邢建军马海宁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名著阅读效果影响

邢建军 马海宁

[摘 要]阅读名著有一定的重要性,教师可以通过一些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并对学生阅读的内容及时间进行规划,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质。

[关键词]名著阅读;高一年级;教学;效果;影响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8)31-0015-02

名著犹如一座座挺拔巍峨的高山,作为爬山者的学生,要静下心来踏踏实实地走好每一步,才能发现这一座座山中的风景,这样不仅可以使自己的精神得到升华,也可以使自己的灵魂变得丰盈。所以,教师的阅读教学至关重要,学生的名著阅读不可缺少。在名著阅读过程中,学生可以提升其语文核心素养。

一、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一)提升人生的境界

名著是经过历史和时间的涤荡流传下来的精神瑰宝。读诗可以让我们愚笨的大脑逐渐聪慧,读散文可以让我们浅薄的思想变得厚重,读小说可以让我们简单的灵魂日益丰盈。正如叔本华所说:一个人如果除了具备自己种属的素质以外就再没有其他的素质,那么,他除了拥有一种属的生存以外,没有权利要求享有别样的生存。而人生,本就应该是丰富多彩的,所以,读书是提升人生境界的有效路径。

(二)感悟生命的意义

阅读教学不是语文教育的全部,但却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名著阅读在阅读教学中应独占鳌头,因为这些名著诠释出了生命的意义。著名教师熊芳芳说,“生命语文”不是一个派别,而是一种理解,一种行动。它不属于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而属于每一个人。语文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名著感悟生命的意义。

(三)改变学生的现状

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和只追求分数的考试环境下,学生几乎没有阅读过名著。我面对的高一新生在名著阅读方面几乎是一张白纸。我问过学生:“你读过什么书?你喜欢什么书?”学生的回答令我瞠目结舌:“我几乎没有完整的读过一本经典著作,我不知道自己喜欢还是不喜欢经典著作。”为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一步步开展阅读教学工作,循序渐进地进行阅读教学规划。

二、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的路径和规划

名著阅读对学生来说意义非凡,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从喜欢阅读到养成阅读习惯,从不会阅读到乐于阅读,从浅层理解文本内容到深层感知文本内涵。教师可从以下方面指导学生阅读经典名著。

(一)路径方式

1.传授阅读方法

为了提升学生的阅读水平,教师可以给学生传授阅读的方法,主要以“点评法”“阅读感受写作法”“阅读经验交流法”“阅读经典互助法”为主。“点评法”是让学生针对阅读名著时的自我理解进行点评,尊重学生的个性化阅读;“阅读感受写作法”是让学生在读完一篇或一部作品后将自己对文本的认知通过文字表达出来,师生之间就学生的观点进行交流讨论;“阅读经验交流法”是让学生之间互相了解和完善彼此的阅读习惯和阅读方法、思路;“阅读经典互助法”是学生通过合作学习,扩大阅读面,加深对作品的理解。

2.开展阅读评价活动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生阅读,教师可开展各种各样的阅读评价活动。

比如朗读、演讲。让学生选取自己所阅读作品的片段进行朗读,既可以检测学生的阅读成果,又可以加深学生对作品的感受;让学生针对自己所读作品进行演讲式的解读,既可以促进学生间的交流,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比如“经典文学名著知识”大赛。比赛分为三个部分:文学常识的记忆、文学人物的评价、文学作品意义的解读。学生自主准备篇目,以分析文学人物形象,解读文学作品的意义为主要内容,分别进行演讲和写作比赛;教师统一出题形成文学常识的试题库,然后进行个人或班级之间的对抗赛。

比如“假期给父母讲故事”活动。学校、教师和家长相互合作,让学生在寒暑假期间至少完成一部名著的阅读,学生要把每天阅读的内容讲述给父母听,而父母和教师则进行网络的交流,时刻关注学生阅读的进度和阅读的感受。

(二)内容规划

1.原则

①以诗词为主,结合小说阅读;②诗词的阅读由浅入深;③自行选择的名著应以现当代小说和外国小说为主;④至少阅读“四大名著”中的一部作品。

2.内容规划和时间安排

三、学生阅读名著产生的效果和影响

阅读名著不仅仅像是在爬山,更像是在编织一幅作品,每一针每一线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感觉。我校根据上述路径和方式举行了一系列名著阅读评价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发现,学生的阅读习惯初步养成了,阅读能力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一)阅读习惯的养成和阅读兴趣的提升

名著不是难以接触的,只要学生愿意走进其中,自然能与其一见如故。自从我们让学生使用集中阅读、分散阅读和自主选择阅读这三种阅读方式进行阅读后,学生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如果哪一天我们忘记了阅读任务的布置和阅读资料的发放,学生会跑到我们的办公室主动寻找阅读材料,学生阅读的热情大大提高了。同时,这一年每位学生的读书笔记的总字数几乎都达到了5万字,学生读过的书也不再是干干净净的了,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小字,这些都是学生阅读习惯养成的体现。

(二)听说读写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读说听写能力,在名著的阅读中,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都得到了有效提高。以往不敢开口说话的腼腆的学生渐渐地敢于主动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过去一动笔就头痛的学生也渐渐在书写中找到了乐趣,开始乐于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我们学校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定州市举办的多次征文比赛中都获得过不错的成绩。在定州市举办的“个性化”文化常识和阅读比赛中,学生也取得了骄人成绩。

(三)生命教育意义的明确

周国平说:“一切有效的阅读不只是接受,更是自我发现,是阅读者既有的内在经历的被唤醒和继续生长。”生命教育是语文学科承担的特殊责任,更是语文阅读教学担负的重要使命。学生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一方面提升了解读文本的能力,另一方面也明白了许多关于生活、人生和生命的道理,并能够将这些道理和自己的命运联系在一起。记得在经典名著解读比赛中,一个学生在解读杜甫时这样写道:“人的伟大之处不在于自己取得了多少,而在于即使自己没有取得任何东西,也要留给人们更多的精神财富。”实在令人感动。

(四)长远阅读的影响

“速度与激情”似乎是现代社会的标志,“浮躁与喧嚣”似乎是处于这个时代的人的普遍状态,但社会在变化,人也在变化。加强学生对阅读名著的重视,其实是在为社会未来的发展奠基,学生在经典名著的精神给养下,一定能成长为静心、踏实、追求完美的人,最终成长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有一句歌词唱得很好:“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我作为备课组长,一直信奉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动力都源自内心的沸腾。所以,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所有的学生都能高声呐喊:我爱,我愿意,所以我读书!让名著这一座座挺拔巍峨的高山成为他们生命中最美丽的风景!

[ 参 考 文 献 ]

[1] 程振理.活语文学习思想流脉探源[J].语文教学通讯,2015(13):25-27.

[2] 王尚文.語文教学对话论[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3] 熊芳芳.语文:生命的,文学的,美学的[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3.

(责任编辑 农越华)

猜你喜欢
名著阅读效果影响
这是一份不受影响的骨子里直白的表达书
灵动耳环
关于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困境分析及对策探讨
高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审美教育思考
培养农村学生阅读名著能力浅探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如何搞好期末复习
伪装效果
各种运动项目的锻炼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