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西地区实施玉米去雄的增产原理及关键技术

2018-01-18 00:33丛洁文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8期
关键词:天花玉米螟花粉

丛洁文

(辽宁省建平县义成功乡农业站 辽宁 建平 122400)

近年来,建平县的玉米生产正在走集约化经营、规模化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的新路子,但是,在应用好施肥、植株管理的同时,再提升玉米产量,适度实施玉米去雄是一项不可忽视的技术措施,玉米去雄是配制杂交玉米的技术措施,也是提高玉米种子产量的措施之一。

1 玉米去雄增产的原理

1.1 集中玉米植株雌穗供给。玉米是典型的异花授粉作物,风传是玉米异花授粉的主要渠道,对玉米实施去雄后,玉米株体内的营养集中输送至雌穗,对雌穗的生长发育极为有利,可以促进雌穗抽花丝提前3 d左右,此情况下雌穗花丝受粉时间大幅延长。调查显示,玉米抽穗后营养成分的积累主要来源于雌穗节及上部节的叶片部分。这些叶片所产生的营养物质,上有雄穗争夺,下有雌穗竞争,所以雄穗与雌穗就是一对矛盾的双方。此时实施去雄后,雌穗获得的养分较为集中,所以雌穗的发育就会加速,使雌穗和雄穗开花期的间隔期大大减少,有利于雌雄花期相遇即行授粉,实现了早开花、早授粉的目的,玉米增粒、增穗效果显著。

1.2 整体提高玉米植株光能利用率。玉米去雄后,覆盖于雌穗上部叶片的花粉减少,叶片的光合效能大大提升,果穗上部叶片的透光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玉米株高相对降低30~40 cm,无疑使玉米植株上部的通风条件得到了有效的改善,从而整体提升了玉米植株光合作用机能,使玉米的整体光能利用率得到了最大限度的利用,雌穗上部的叶片在充足的光照条件下,积累并集中输送更多的光合产物供给玉米雌穗器官,使得玉米穗体籽粒成熟度好,大大减少空秆率、秃尖率,有利于玉米产量的提升。

1.3 有利于控制玉米虫害的发生。玉米生长发育期间,玉米螟(又称钻心虫)、粟穗螟、蚜虫三大害虫主要集中在玉米去雄期发生为害。玉米螟在玉米植株喇叭口内蚕食雄穗,以后逐渐向下危害玉米的茎秆和雌穗等主要器官,所以在去雄穗的同时,拔除隐匿玉米螟、粟穗螟为害的雄穗,并进行深埋和绿肥堆肥,能及时消灭一大部分害虫,实现去雄穗和治害虫的双重效果,有利于促进玉米产量的提升。

2 实施玉米去雄的关键技术措施

2.1 准确掌握好玉米去雄的时间点。玉米去雄穗的最佳时间为1/5~1/4的玉米植株即将抽生出雄穗(吐天花)时。去雄过早,雄穗尚未生长到位,难以拔出,还容易拔掉玉米植株顶叶部分;去雄过晚,玉米花粉已经散落,部分养分已被消耗,去雄的目的不能实现。由于玉米雄穗抽出时间参差不齐,有早有晚,所以玉米去雄最好分次进行,先后进行3~4次。通常情况下间隔2~3 d去雄1次。每天去雄穗的最佳时间以晴天上午10:00~下午3:00最为适宜,此时间段玉米植株因为气温较高自身含水少,不易引起玉米秸秆折断,去雄后引致的伤口干得快,愈合得快,有利于玉米植株恢复生长。

2.2 科学掌握玉米去雄的数量和比例。一般情况下,玉米植株雄穗花粉量较大,据统计每个雄穗可产生1 500万~3 000万粒花粉,可满足3~5株雌穗对花粉的需求,不必担心玉米去雄后花粉不足。但是为了保证玉米植株雌穗全部受粉,通常对玉米植株去雄比例掌握在总植株数量的1/2以内,特殊天气情况下,如久阴不晴、持续干旱、高温无风的天气,适度减少去雄数量,以控制在总植株数量的1/3内为佳。不同的种植地类、玉米品种、种植密度、株苗长势,去雄的多少要灵活掌握。对于山坡地、低洼地、种植稀植、玉米品种雄穗小的,要注意少去、不去为适宜。同时,要注意掌握地头地边少去不去,零散地块少去不去,加密玉米品种、高产玉米品种多去。

2.3 严格掌握去雄的操作技术。实施玉米去雄穗时,首先左手握住苗棵的上部,右手握住雄穗天花,适度用力一拔,雄穗离开玉米植株体就完事。要注意保护好顶叶、侧叶不受到任何人为损伤。对玉米实施去雄时,首先对弱小苗、病虫危害苗、散粉过迟苗进行拔除,一方面可减少玉米病虫危害蔓延,另一方面避免势弱玉米植株的花粉对健壮植株有所影响和干扰。

2.4 灵活掌握玉米去雄与人工授粉两者的配合。对玉米植株实施间隔去雄后,采取辅助授粉措施有利于增加雌穗的受粉机会,尤其是在玉米种植密度较稀的情况下,玉米去雄后再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更为必要。玉米花期遇到严重干旱天气,以及播种过迟的玉米,在不实施去雄的情况下实施辅助授粉也十分必要。对玉米实施人工辅助授粉的最佳时期是玉米盛花期,在无云的晴天玉米植株露水蒸发散尽后进行最为适当。具体技术措施:地块间隔拉绳法,通过拉绳摇动玉米植株雄穗天花,实现授粉;“丁”字架法,顺延向前推动玉米雄穗天花,实现授粉。

猜你喜欢
天花玉米螟花粉
花粉的烦恼
亚洲玉米螟对Cry1Ac蛋白抗性适合度代价
天花寺
二代玉米螟防治方法
康熙因天花得皇位
二代玉米螟发生趋势预报
花粉过滤器
可怕天花如何感染人类?
花粉过敏
天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