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献对中药药性与生长环境的认识

2018-01-18 11:03王惠贾建昌
中药与临床 2018年1期
关键词:利水本草功效

王惠,贾建昌

“盖物之生,各得天地一偏之气”,药物在其生长过程当中,克服或吸收生长环境中的某种偏性,进而具有某种特殊的性能功效。《本草问答》中也说“药性,原其所由生,而成此性也。禀阳之气而生者,其性阳;禀阴之气而生者,其性阴;或禀阴中之阳;或禀阳中之阴。总视其生成以为区别,盖必原一物之始终,与乎形色气味之差分,而后定其性矣”[1]。根据植物的自然特性,如生长环境、形态、颜色、气味、质地、习性等特点,通过仔细观察,自身体验,从而推测其具有的性能功效,这是古人最早认识天然药物的方法,即取象比类,显示了“以类相从,同气相求”的“天药相应”的规律[2]。当然这种认识方法有一定的局限性,但不可否认,通过几千年来的实践验证,很多药物的疗效很可靠的。植物的生存环境与其性能有很大的关联,“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中药也是这样。结合本草文献记载,本文依据药物的生长环境归纳探讨一些药物的性能功效特点和规律,希望中国传统用药知识得到越来越多重视,不断扩大新药源。

1 沙漠干旱地区

沙漠植物通常根系比较发达,叶退化为针状,其耐旱性非同一般植物。常用药用植物如甘草,多生长在干旱、半干旱的沙土、沙漠边缘和黄土丘陵地带,喜光、耐旱、耐热、耐盐碱和耐寒,它适应性强,抗逆性强。具有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之功效。沙冬青为常绿超旱生植物,喜沙砾质土壤,是荒漠地区十分珍贵的品种,属于活血药,能够祛风除湿,舒筋散瘀,主治冻疮,慢性风湿性关节痛。沙棘喜阳,粗状的枝干抗风沙,也极耐水湿。药典记载具有止咳祛痰,消食化滞,活血散瘀之功,用于咳嗽痰多,消化不良,食积腹痛,跌扑瘀肿等。

再如肉苁蓉和锁阳均属全寄生种子植物,天然生长于半荒漠和荒漠地区,具有极强的抗旱、抗寒、耐盐碱性。肉苁蓉寄主梭梭本身就是强旱生植物,药典记载肉苁蓉具有补肾阳,益精血,润肠通便的功效。《本经疏证》记载:“河西(今甘肃)最寒,八月已冰,二月未泮,大木间及土堑垣中,又日光所不届。适当其时,在地之阳奋然欲出,上无所引,旁有所挠,于是生苁蓉,质柔而属阳,气温而主降……”[3]。

总之,沙漠干旱地区的药物常具有祛风湿,祛痰止咳或温补肾阳的作用。

2 水生及沼泽地区

水生植物的叶子柔软而透明,保证了光合作用的进行;有的漂浮在水面,水面下的叶背有细小的根会吸收水中的养份。沼泽植物具有很发达的通气组织,在不含氧气或氧气缺乏的污泥中仍可以生存下来。如浮萍,味辛,性寒;归肺、膀胱经;功效发汗解表、透疹、祛风止痒、利水消肿。《神农本草经读》:“水萍生于水中,而能出水上,且其叶入水不濡,是其性能敌水也。故凡水湿之病,皆可治也。其根不着土而上浮水面,故又能主皮毛之疾”[4]。海藻是生长在海中的藻类,性寒,味苦咸,软坚散结,消痰,利水。《本草经疏》:“海藻全禀海中阴气以生,故味苦咸寒而无毒。气味俱厚,纯阴,沉也。苦能泄结,寒能除血热,咸能软坚润下,故《本经》主瘿瘤气,颈下核,破散结气痈肿,癥瘕坚气,及腹中上下鸣,下十二水肿,疗皮间积聚,暴溃,瘤气结热,利小便”[5]。《本经逢原》:“凡海中诸药,性味相近,主疗一致,虽有不同,亦无大异”。泽泻多年生沼泽植物,甘淡寒,归肾、膀胱经,利水渗湿,泄热。李时珍谓:“去水曰泻,如泽水之泻也,故名”[6]。

总之,生长在水湿之地的植物能够不被水湿所腐烂,说明它们有强大的利水之功。《草药歌诀》“凉利之药生湿地”,水生及沼泽植物一般性寒利水,用于水肿、小便不通。

3 寒冷地区

常用药用植物如人参,喜寒冷、湿润气候,忌强光直射,抗寒力强,分布我国东北诸省。能够大补元气,复脉固脱,补脾益肺,生津,安神。《本经疏证》:“凡物之阴者,喜高燥而恶卑湿;凡物之阳者,恶明爽而喜阴翳。人参不生原湿污下,而生山谷,是其体阴,乃偏生于树下,而不喜风日,是为阴中之阳……唯人参为阴中之阳,其力厚,其性醇,故举安精神,安魂魄,而补五脏之征验具矣”。

五味子喜凉爽、湿润的气候,极耐寒,不耐干旱和低湿地,在–42℃的严寒地带天然五味子能正常越冬,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地。能够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肾宁心。麻黄喜凉爽较干燥气候,耐严寒。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效。《本经疏证》说:“故栽此物之地,冬不积雪,为其能伸阳气于至阴中,不为盛寒所凝耳。夫与天之寒,声相应气相求者,于地为水,于人身为精血津液,故天寒则地中之水皆凝为冰而不流。”

综上,这些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克服严寒环境,因而常具有祛风散寒、补气温阳或滋补强壮的作用,这种性能和生长环境是相反的。

4 热带地区

如胡椒分布热带、亚热带地区,国内产于广东、广西及云南等地。性辛热,温中散寒,下气,消痰。《本草蒙筌》:“味辛、气大温……其叶晨开暮合,合则将子里藏。阴气不沾,故甚辛热”[7]。肉桂生于热带与亚热带高温、无霜雪、多雾潮湿气候,抗寒性弱,味辛、甘,性大热,功效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通经、活血止痛。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阳虚眩晕,目赤咽痛,心腹冷痛,虚寒吐泻,寒疝,痛经等。高良姜喜高温湿润气候,耐旱,不耐霜寒,主产广东、广西、台湾等。味辛,性热,功效温胃散寒、消食止痛,用于脘腹冷痛,胃寒呕吐,嗳气吞酸。《本草图经》云:“旧不载所出州土,陶隐居云:出高良郡,今岭南诸州及黔、蜀皆有之。内郡虽有,而不堪入药”[9]。

综上,生于热带环境的药物充分吸收了阳热之气,常具有温里散寒的作用,这和其生长的温热环境是一致的。

[1]唐宗海.本草问答[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

[2]于虹.论中药的法象药理[J].中华中医药杂志,2005,20(11):648-649.

[3]邹澍.本经疏证[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3.

[4]陈修园.神农本草经读[M].学苑出版社,2011.

[5]缪希雍.本草经疏[M].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1.

[6]张璐.本经逢原[M].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0.

[7]陈嘉谟.本草蒙筌[M].中医古籍出版社,2009.

[8]苏颂.本草图经[M].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

猜你喜欢
利水本草功效
红景天的神奇功效及作用
牵牛子的本草考证
被扔掉的葱须大有功效
本草,源于延续生命的渴求
本草,一场不动声色的“双面修行”
本草中华
益气活血利水复方塌渍治疗大鼠深静脉血栓的实验研究
复方葶苈子汤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如何让你的化妆品发挥更大的功效
浅谈茯苓在宠物临床上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