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中籼新组合C两优33的特征特性及其栽培技术要点

2018-01-18 20:02梁华金
中国稻米 2018年3期
关键词:华金区域试验纹枯病

梁华金

(安徽省合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安徽巢湖238014)

1 选育过程

C两优33是由安徽省合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育成的优质、高产两系杂交中籼新组合。母本C815S是由湖南农业大学水稻科学研究所以(香125S×献零S)F1为母本,(香125S×培矮64S)F1为父本杂交后经过8代定向培育而成的两系不育系。2004年1月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父本E331由安徽省合肥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北京金色农华种业科技有限公司共同选育。2008年正季在安徽以黄华占为母本,以华占为父本去雄杂交,经过4年8代系统选育并经抗性、品质和配组鉴定,选出的优良恢复系。

2011年用C815S和E331在海南配组,2012年正季在安徽六安小面积制种,并在安徽合肥、全椒、六安、江西南昌、湖北孝感等试验点多点种植,表现优异。该组合经过2013年、2014年多点试种,表现高产、优质、适应性强等特性。2013年参加安徽省组织的中籼品种比较试验,2014-2015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区域试验,2016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2017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皖审稻2017003)。

2 特征特性

2.1 产量表现

2014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品种区域试验,C两优33平均产量630.13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8.02%,达极显著水平。2015年参加安徽省中籼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53.83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96%,达极显著水平。2年平均产量641.98 kg/667 m2,比对照Ⅱ优838增产7.99%。2016年参加安徽省中籼生产试验,平均产量624.43 kg/667 m2,较对照增产6.96%。

2.2 植株形态

该组合株型适中,剑叶略细长、斜举,叶色浓绿,分蘖力较强,后期落色好。株高113.5 cm,穗层整齐,穗长23.1 cm,穗顶端有颖花退化现象,稻谷长粒型,稃尖紫色、无芒。

2.3 经济性状

据2014年、2015年的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113.5 cm,穗长24.7 cm,有效穗数16.9万/667 m2,每穗总粒数216.7粒,每穗实粒数181.2粒,结实率83.6%,千粒重24.7 g。

2.4 生育期

C两优33平均全生育期140.0 d,比对照Ⅱ优838早熟1.3 d。在合肥地区作中籼栽培,5月上旬播种,8月中旬抽穗,9月中下旬成熟,全生育期136.0 d。

2.5 稻米品质

据农业部稻米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验,C两优33出糙率80.2%,精米率73.3%,整精米率63.5%,垩白粒率17%,垩白度4.6%,直链淀粉含量15.0%,胶稠度76 mm,粒长6.5 mm,长宽比3.2,透明度2级,碱消值3.0级。稻米品质优,主要理化指标达国标3级优质稻标准。

2.6 抗病性

在2014年安徽省中籼品种区试中,经安徽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植保所抗性鉴定,其抗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4.28)、抗稻曲病(病情指数1.2)、感纹枯病(病情指数47)、感白叶枯病(病情指数47);在2015年安徽省中籼品种区试抗性鉴定中,中抗稻瘟病(综合抗性指数3.50)、抗稻曲病(病情指数1.6)、中抗纹枯病(病情指数28)、感白叶枯病(病情指数 51)。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时播种,培育壮秧

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作中籼种植,播种时间为4月下旬至5月上旬。大田用种量1.0 kg/667 m2,秧田播种量:湿润育秧10 kg/667 m2,旱育秧25 kg/667 m2。播前要施足基肥,每667 m2施菜籽饼60 kg、磷酸二铵30 kg。精耕细耙后起垄平整做畦。秧苗2叶1心后每667 m2追施尿素80 kg/667 m2,移栽前1周再追施尿素8 kg/667 m2。根据苗期情况防治害虫,栽前1 d喷洒杀虫剂,做到带药插秧。

3.2 及时移栽,合理密植

C两优33适宜栽插秧龄在20~30 d,最长不超过35 d。栽插株行距16.6 cm×26.7 cm,双本栽插,每667 m2插1.5万丛,基本苗要求达到8.0万。栽插要保持浅水层,做到浅插、直插,缩短返青期。

3.3 配方施肥,科学管水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确定适宜的施肥量,一般每667 m2施纯 N 12~15 kg,氮磷钾比例为 1∶0.5∶0.7。要施足底肥,早施苗肥,巧施穗肥,补施粒肥。每667 m2苗数达16万时要及时晒田,后期控制氮肥施用。栽后1周田间要保持适量水层利于返青,分蘖期保持干湿交替,孕穗至齐穗保持5~10 cm水层,齐穗后间歇灌溉,保持田间湿润至成熟,收割前3~6 d断水。

3.4 防治病虫,确保丰收

播种前选晴天晒种1~2 d,浸种时先用强氯精消毒12 h,再用清水冲洗干净后浸泡12 h,然后催芽。在病虫害防治上,以预防为主。重点加强对稻瘟病、纹枯病、稻蓟马、稻纵卷叶螟、二化螟、稻飞虱等病虫害的防治。要抓住防治适期,关键是分蘖后期、破口前期、抽穗期和扬花期,可采用三环唑、富士一号、戊唑醇、阿维菌素、敌百虫、噻嗪酮等高效低毒农药进行重点防治。

[1]吕孝林,梁华金,汪攀,等.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皖稻97[J].杂交水稻,2004,19(1):74-75.

[2]梁华金,吕孝林,陈璋.晚粳新品种皖稻94特征特性及其栽培要点[J].中国稻米,2006,12(6):26.

[3]梁华金,吕孝林,周林,等.Y两优9918在巢湖地区种植表现及高产栽培技术[J].杂交水稻,2012,27(3):45-46.

猜你喜欢
华金区域试验纹枯病
云南省稻品种审定标准(2022年修订)*
四种药剂对水稻纹枯病的防治效果
薛景 赵云 华金涛
水稻纹枯病的发生及其防治策略
蓝色蝴蝶梦
蓝色蝴蝶梦
鹰嘴豆新品种区域适应性试验评价
The Effect of Three New Fungicides against Rice Sheath Blight in Field Experiment
25%丙环唑乳油(科惠)防治水稻纹枯病试验研究
2008年襄樊市中稻品种区域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