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加附子汤治肢冷汗出案

2018-01-18 21:49刘聿迪
浙江中医杂志 2018年1期
关键词:汤证桂枝汤阳虚

刘聿迪

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浙江义乌322000

桂枝加附子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其原文是“太阳病,发汗,遂漏不止,其人恶风,小便难,四支微急,难以屈伸者,桂枝加附子汤主之”,为桂枝汤加附子,治疗阳虚兼见营卫不和之证。笔者常在临床对此方加减运用,兹将验案1例报道如下。

姚某某,女,26岁。2016年8月1日初诊,主诉:双下肢畏冷2年余。患者2年前产后冬日受凉始发双下肢畏冷,刻诊:下肢畏风、冷痛,覆衣被则汗出,汗后皮肤湿冷甚,面色不华,胃纳不振,时觉头昏、乏力,月经量少,舌淡、苔薄,脉细。辨证为血痹(血虚),方以当归四逆汤加减,服用14剂后,虽疼痛减轻,月经量增,纳增,头昏乏力等好转,但仍有左下肢膝盖以下畏风、发冷,近日受风后头昏,欲覆衣被,覆则汗出,汗后冷甚。舌红、苔薄,脉细沉。予以桂枝加附子汤加味:炒白芍、怀牛膝、川断、鸡血藤、当归、鸡内金各15g,桂枝、香附、炒白术、茯苓、威灵仙各12g,川芎9g,干姜、附子、炙甘草各6g。自加生姜2片,红枣6枚。7剂。嘱其覆衣被取汗,汗后避风。9月1日复诊:服药3天后覆衣被,得汗出,即觉双下肢轻松感,冷痛已除。余下中药未服。3日后前来告知下肢冷痛、畏风未发。

按:本例患者“下肢畏风、冷痛,欲覆衣被,而覆衣被则汗出,汗后皮肤湿冷甚”,可解读为“发汗,遂漏不止”,虽未服用任何发汗药物,但其阳虚本质不能耐受“覆被取汗”,汗后加重其阳虚,故出现“汗后冷甚”。此之汗出相类桂枝汤,但比之畏冷程度要深;相较四逆汤,但比之汗出量少。因此,笔者认为,桂枝加附子汤证是太阳病向少阴病转化的中间过程,“畏风而欲覆衣被,覆被汗出”为桂枝加附子汤证“发汗漏不止”的临床表现,汗出程度为“皮肤湿润”,汗后感觉为“冷甚”。

猜你喜欢
汤证桂枝汤阳虚
心衰协定方联合西药治疗心阳虚衰型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
阳虚了会有这些表现
桂枝汤煎服法对临床中药学实践的启示
分析益气强心汤治疗慢性心力衰竭阳虚水泛证的效果
HPLC法同时测定柴胡桂枝汤中6种成分
《伤寒论》“热利三证”浅谈
《伤寒论》烦躁症治探析
白术附子汤治疗慢性心功能不全阳虚水泛证疗效观察
从脾胃论桂枝汤的解肌思想
从桂枝汤论经方活用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