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开言路见胸怀

2018-01-18 05:32□建
党员干部之友 2018年1期
关键词:诏书汉文帝胸怀

□建 明

黎青/图

历史上的汉文帝以善于治理天下而著称。他之所以能够成功治理天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他能广纳贤良,广开言路,多方听取臣下的谏议。

据史书记载,他即位的第二年,就颁发诏书,要求各地举荐方正贤良之士、直言进谏之人,以便匡正王者所思虑不到、照顾不周的事。几个月之后,为了打消人们犯上的顾虑,他又下了一道诏书,明令去除诽谤之罪。自诏书发布之后,朝廷便遍招贤良,博采众议,给皇帝上奏章甚至当面提出意见的人就逐渐多了起来。正是因为汉文帝的开明之举,使他在位期间国家经济发展,社会安定,其政策到了他儿子执政时依然得到贯彻,从而开启了载入史册的“文景之治”,由此足见广开言路、诚心纳谏对于实现良政善治的重要作用。

“贤路当广而不当狭,言路当开而不当塞。”从古至今,大凡明智的领导者,都能广开言路,广集民智,广纳良策,所以最终才赢得了民心,成就了事业。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不要怕打开窗户可能吹进沙子来。进来一点尘土,坏处有一点,但并不大,而开窗户透空气的利益却很大。”他所说的“打开窗户”,指的就是广开言路。广开言路,有利于更好地发扬民主、改进工作、规避失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消除隔阂、凝聚共识、统一行动。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广开言路,修的是从政之道,养的是为官之德,领导干部理应将其作为一门终身必修课。

然而时下,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少数领导干部的所作所为却不尽如人意,比如:有的自以为是,独断专行,把谏言之路堵死,听不得他人的意见,更容不得不同的声音;有的言路过于狭窄,只听得进身边智囊团的意见,而对他人的意见却置之不理。凡此种种,不一而足。显然,这些做法实不足取,久而久之,不仅会闭目塞听,妄自尊大,让自身的形象在群众心目中大打折扣,还会堵塞言路,闭门造车,造成决策失误或工作出错,贻误党和人民的事业。

广开言路、从谏如流,是襟怀坦荡、有胆有识、择善而从的大家风范,体现的是一种勇气、一种智慧、一种能力,更是一种胸怀。作为领导干部,在想问题、办事情和作决策时,一定要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和雅量,善于广开言路,博纳群言,既要听多数人意见,也要听少数人意见,既要听顺耳之言,也要听逆耳之语。唯其如此,才能集思广益、广集众智,择其善者而从之,确保决策目标体现民情、决策过程尊重民意、决策结果顺应民心。

猜你喜欢
诏书汉文帝胸怀
胸怀军旅梦
魏晋南北朝太后命令文书考论
汉文帝为何没有沦为傀儡
故意结个仇
韩雍换信救人
不开“宝马”上班的汉文帝
改一字救千人
胸怀 情怀 不曾忘怀
胸怀 情怀 不曾忘怀
宝宝国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