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绘中GPS测量技术的运用

2018-01-18 01:15庄健宏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期
关键词:标高测绘观测

庄健宏

(汕头市潮阳区规划测绘大队)

1 引言

GPS即全球定位系统,是一种基于卫星的无线电导航定位系统,由全球通信卫星和接收设备组成。为用户提供精确的三维坐标、时间信息和导航。随着地球的数字化进程,微型电子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卫星导航定位理论日趋成熟。传统的工程测量技术已不能满足当前工程精度的要求。随着测量技术的发展,传统的测量工具逐渐被高效率、高精度的GPS测量技术取代。

2 GPS测量技术的特点

2.1 GPS具有定位精度高的特点

通过对GPS测量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研究表明,在静态相对稳定的状态下,它可以在50km以内的基线实现1×10-6~2×10-6的定位准确度,如果其基线范围从100~500km,然后准确定位它可以达到10-7~10-8,随着GPS技术的不断发展、更新和发展,如果基线范围超过2000km,定位精度可优于10-9还高。在实时差分定位和实时定位中,GPS测量技术定位精度可以达到分米或厘米。能满足工程测量和测绘的所有精度需要。

2.2 GPS测量技术的自动化程度很高,而且操作简单

工程测绘的自动化程度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测绘的工作效率。在应用GPS测量技术和操作GPS测量技术的过程中,该技术具有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的特点,操作人员只需使用仪器仪表进行数据的收集、测量,监测仪表的开关和其工作状态,GPS系统中的设备可以自动捕获卫星并跟踪观测项目以及记录等。观察项目结束后,操作人员只需关闭电源开关即可。

2.3 GPS技术的观测时间较短

GPS可用于实时导航定位,这对高动态运动载体的导航就特别重要的。利用GPS接收机静态相对定位时(边长小于15km),在1h内采集数据即可获得定位精度。两台机器可以测量至少4基线。如果使用快速静态定位模式,则将使用双频接收器。本机只需要采集约5min时间;对于单频接收机,只要它能观察5个卫星也只需要收集约15min的时间。可见,利用GPS技术建立控制该网络大大缩短了观测时间,提高了运行效益。随着GPS系统的不断完善,随着不断更新的软件和硬件,在20km的静态相对定位只有15~20min;快速静态相对定位测量时,当每个流动站与基准站分离在15hm,移动站的观测时间只需1~2min。

3 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

3.1 精密工程应用

GPS测量精度高,它除了广泛应用于一般工程测量外,在精密工程中广泛使用。特别是近年来在桥梁工程、道路工程、隧道工程及管道工程的建设中,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比如隧道控制测量的使用,在工作面两端或工作面中部开挖隧道,启动基准测量方向控制隧道开挖方向,以确保隧道贯通精度。如果你使用传统的测量方法,由于要求控制点必须通视,受施工机械设备、支撑结构影响,会导致测量工作变得十分复杂,而GPS测量的技术的应用,使用测量工作变更十分简单,因此,在隧道工程控制测量中,GPS精密定位技术的应用非常广泛。GPS测量技术在精密工程应用主要以控制测量为主,常用的技术是静态GPS控制网,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均匀分布的已知点,和均匀的三角形构成的网(如图1)。

图1

3.2 GPS在水下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水下地形图可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码头建设、海洋资源开发、海港建设等。测量水下地形图,当绘制体积时,首先测量平面的位置,然后测量水的深度。相反,传统的测绘工程,主要是利用测深仪来测量水深。在测量水深时,应用的原理主要是超声波的工作原理。关于水位测量和水深测量是同时进行的,验潮仪是测量的。这样做的目的是使被测水的深度更为精确。事实上,最后一项是测量水面以下地形的高度。经纬仪或三电平转发器仪器是主要用于测量平面位置的仪器。这些设备具有相同的特性,就是操作特别复杂,条件要求特别高,而且使用起来非常困难。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GPS测量技术也得到了相应的推广和应用,GPS测量技术可以解决平面位置测量问题,但规模大。水下地形测绘采用差分GPS定位系统。

水下地形测量的主要任务是确定水下某一点的泥面标高,即该点的平面坐标(X,Y)和泥面标高H。

传统的水下地形测量方法一般采用全站仪等方法定位,确定其平面坐标(x,y),而泥面标高h则需要通过验潮求得。计算水面标高h0时,一般至少需要三个验潮站,如果验潮站少于3个或验潮站在测点的同一侧,则需要利用有关模型才能计算出测点的水面标高h0(如图2)。通过验潮可求得水面标高h0,

图2

若测深仪换能器离水面的深度为h1,且由测深仪测得换能器至水底泥面的高度h2,则可求得测点的泥面标高h为:

若采用RTK GPS实时相位差分技术,将GPS天线架设在测深仪换能器的垂直上方,可实时求得厘米级的GPS天线的三维坐标(x,y,h);即已知GPS天线的标高h3,GPS天线至换能器的高度为h4,则测点的泥面标高h为:

这样我们不用通过验潮改正,就可直接得到水底泥面的三维坐标,所有过程都由计算机软件自动完成,工作效率成数倍的提高。

3.3 工程变形监测中的应用

工程变形是工程建设中经常遇到的问题,通常包括人为因素、建筑物或地壳的变形、建筑物的位移等。由于GPS测量在三维定位中的应用它具有精度高的优点,因而成为监测各种工程变形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测量工作手段。近年来,建筑地下空间利率越来越高,地下三层及以上的超深基坑(开挖深度超过10m)频繁设计建设,基坑支护结构的安全关系到项目建设的成败,这就需要对基坑支护结构进行变形监测,包括支护结构的水平位移和沉降观测等。传统的监测方式是人工采用经纬仪或全站仪定时观测、收集数据,然后输入电脑进行分析,工作量非常大,又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精度普遍不高,且须收集的数据较多,测量时间较长,数据生成滞后。采用GPS测量技术进行变形观测,通过在设计的观测点埋设数据收集模块,实时采集观测点的三维坐标、时间参数等信息,直接传输到电脑,通过软件模拟生成基坑支护结构的三维立体模形,可实现全天候数据采集与分析,变形超标直接报警,可确保基坑工程的施工安全,大大减少变形观测的工作量。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应用,一方可以大大提高工程测绘的精度、准确度和有效性;另一方面,它对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对保证工程施工质量、保障工程施工安全、节约工程施工成本等方面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刘书良.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1(2):13~17.

[2]何名杰.GPS测量技术在工程测绘中的应用及特点[J].科技风,2010(4):212~214.

[3]徐绍铨.GPS测量原理与应用[M].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出版社,1998.

[4]王真祥,胡国栋.DGPSRTK技术在无验潮水下地形测量中的应用初探[J].海洋技术,2001.

猜你喜欢
标高测绘观测
多级节能工厂化养殖池塘建设的标高设计初探
Revit中自动生成标高线的开发技术
办公楼楼面装饰标高控制流程及注意事项
浙江省第一测绘院
工程测绘中GNSS测绘技术的应用
天文动手做——观测活动(21) 软件模拟观测星空
04 无人机测绘应用创新受青睐
2018年18个值得观测的营销趋势
无人机在地形测绘中的应用
可观测宇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