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公路隧道火灾消防救援安全措施

2018-01-18 01:15韩明
建材与装饰 2018年1期
关键词:内功火源救援

韩明

(重庆市垫江县公安消防大队 重庆市垫江县 408300)

在现代交通环境快速发展的今天,隧道在公路中的应用越来越频繁,其在具体应用过程中也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需要人们注意的是,因为隧道空间的局限性,以及公路隧道位置的特殊属性,导致其在应用过程中发生火灾,将会对行车人员的安全造成威胁,疏散救援工作难度较大,因此加强该方面的分析是必要的。

1 隧道火灾的具体特点

隧道火灾具有如下特点:

(1)隧道火灾具有不可以预测性。隧道内行驶的车辆在发生碰撞后形成火花,在短时间内降火导致车辆发生燃烧,一些货车运输易燃易爆物质,容易发生爆炸,造成的危害巨大[1]。隧道内发生的火灾往往持续时间较长,并且在火灾持续期间,会产生大量的浓烟,温度会在短时内达到1200℃,并且在300~400s内会发生“轰燃”,隧道内的流动的热烟气如果遇到易燃易爆物质将会燃烧,从而会在隧道内形成跳跃式火点,造成巨大危害。

(2)火灾难以扑救。隧道内空间有限,火灾在狭小的空间快速蔓延,并且会产生大量的浓烟,以及大量的有毒气体,并且难以寻找火源,因此将会对人员的生命造成巨大威胁,这给援救工作造成了一定阻碍。

(3)难以疏散。公路隧道出口少,在发生火灾时,隧道内损坏的车辆无法继续行驶,将会常时间停留在隧道内,这将会导致交通发生堵塞。同时,因为火灾引起的恐慌,会导致一些驾驶员非法占用应急车道,这都会使现场的救援工作难以开展[2]。

2 公路隧道火灾救援原则

2.1 集中兵力,快速救援

接到火灾报警后,应当快速组织救援人员,使救援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抵达火灾现场,对发生火灾的隧道的情况进行详细分析,结合隧道的具体情况,对灭火救援力量进行集中调遣,避免分散调遣,导致火灾的救援效果达到期望值。火灾灭火救援期间使用的消防车,驾驶员在具体行驶过程中应当选择一条最佳路线,快速地道火灾现场,尽快投入到火灾救援工作中,尽量在火灾还未蔓延,并未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前,将火扑灭。

2.2 快速疏散,降低伤亡

公路隧道中一旦发生火灾,疏散的途径有限,并且因为火灾会产生大量的烟造成隧道中的人员受困,人员疏散难度大。在火灾救援过程中,为了避免火灾中受困的人员恐慌,造成不必要的人员伤亡,火场指挥人员应当及时组织一致精干力量深入到隧道内部,稳定被困人员的情绪,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使其能够快速的脱离险境[3]。

2.3 注重内功,做好排烟

公路隧道发生火灾后,应当在确保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不受威胁的基础下,通过内控灭火救人,在整个救援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应当把握局势,深入到火场内部,直接对货源发起攻击,通过对各种合理的方法的应用,实现对高温烟气的有效控制,从而实现对疏散人员的有效配合,完成救援工作。

3 公路隧道灭火救援的有效措施

3.1 疏散人员的有效途径

隧道起火时,隧道内部的烟气会出现较为明显的分层,从具体情况来看,下层烟气的密度相对来说较少,隧道中心能见度最高。因此,在疏散人员时应当尽量沿着隧道中线,并且要使人员保持相对较低的姿态,完成疏散。

(1)合理利用紧急疏散通道。多孔隧道两孔间设置了专门人员紧急疏散的纵向通道,疏散通道通过防火门与隧道直接连通,在发生火灾时,受困人员可以利用紧急疏散通道逃生。

(2)通过横通道疏散。隧道上、下线间设置了人行横通道和车行横同通道,同归对该通道的合理应用,可完成人员疏散[4]。横通道的两端都设置了疏散和防火标志,一旦在隧道内发生火灾,通过指示标志方向,完成逃生。

3.2 火灾现场的排烟

3.2.1 利用固定设备完成排烟

(1)射流风机排烟

隧道内发生火灾时,应当在开启射流风机,完成相应的排烟操作。在疏散人员完毕前,要对风速进行合理控制,使其始终都处于临界风速;非起火隧道的风流方向应当与起火隧道内的风流方向相反,并且在该隧道的内的风速应当略高与起火隧道,通常来说应当高出约2m/s[5]。完成人员疏散工作后,应当将射流风机开启到最大,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烟气排除,排烟过程中,要控制好起火隧道内风流方向,确保风流始终都由火源上游向下游,从而为内功的开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条件。

(2)通风井排烟

发生隧道火灾后,应当依据火灾的具体情况,适当开启通风井完成相应的排烟工作,通常情况下,以3m/s作为一个风速控制段,使起火隧道内风流方向能够与车行方向始终保持一致。依据火源与通风井位置的实际情况,可以将通风井划分为不同区段,具体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火源位置与通风井通风组织方式

以图1的情况为例进行分析,火源1位于排风去,火源2位于井间短道;火源3位于送风区段。风速控制方式主要分为两种,分别为人员输送完毕前,以及人员输送完毕后,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表1 火源不同位置的通风方式

3.2.2 移动装备排烟

隧道火灾灭火过程中采用的移动设备排烟的种类有“一”型排烟。该排烟方式主要适合应用在完成人员疏散后,组织移动排烟装备,在起火隧道内进行组合式排烟,在火源的上游、下游分别采取不同的排烟方式,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

表2 火源不同区域的排烟方式

3.3 内功灭火

从起火隧进入,展开相应的灭火操作,通常情况下,由6人构成一个灭火小组。在内功灭火过程中,所有的消防人员必须要戴好消防设备,安排2人控制消防车,向隧道消防火栓管网内进行适当加压,完成供水,其余4人各携带三盘水袋和一支多功能水枪进入到隧道,徒步快速走至起火部位,从临近起火点的2个隧道内取出2支水枪,进行灭火。

在内功灭火过程中,要对隧道内的消防灭火系统和泡沫灭火系统进行合理应用,提高灭火效率。灭火过程中使用的消防车可以从起火隧道进入到火场内部,直接取水灭火,同时在该期间要确保供水不会发生间断。

内功灭火小组之间要紧密配合,确保灭火期间通讯始终都保持畅通,灭火作战之间的间距应当保持50m左右,并且要指派专人在隧道消防设备控制室,严格依据指挥命令对消防设施进行操控,确保内功灭火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内功小组在具体灭火期间,可以依据火情的变化,适当调整内部工作。

4 结束语

公路隧道火灾消防救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随着我公路的逐渐增多,公路隧道安全问题也得到了人们的重视。公路隧道中一旦发展火灾,造成的危害是巨大的,因此必须要做好火灾救援,将隧道火灾的破坏降到最低。

[1]黄 哲.高速公路隧道消防安全管理的研究[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02):55~56.

[2]申正祥.城市公路隧道火场排烟技术探究[J].科技展望,2015,25(21):37.

[3]梅甫定,闫先航.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在公路隧道火灾的应用模拟研究[J].科学技术与工程,2015,15(32):87~92.

[4]周来胜.高速公路隧道防灾救援监控系统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4(02):191.

[5]李首才.隧道视频监控、交通事件检测、火灾报警三合一系统概述[J].科技创业月刊,2016(03):108~110.

猜你喜欢
内功火源救援
双火源隧道火灾数值模拟
紧急救援
音乐评论家的“内功”修炼——论八项追求
不同火源位置情况下的内天井结构建筑
3D打印大救援
火源位置对轻型门式刚架竖向位移的影响
吉林省主要森林火灾火源的时间变化特征
“练好内功”;企业逆势而上的秘密武器
救援行动
潍柴 练好内功赢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