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一流”背景下市属高校实验室建设策略与路径

2018-01-18 08:51刘继清
活力 2018年20期
关键词:实验室建设双一流

刘继清

[摘要]主要介绍“双一流”背景下,市属高校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分析了“双一流”的内涵,提出了市属高校在双—流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市属高校一流实验室建设策略与路径。

[关键词]双一流;市属高校;实验室建设;策略路径

引言

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是党中央、国务院针对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提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对提升我国教育发展水平、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有重要的意义。

一、“双一流”的内涵

“双一流”是一个综合评价体系,单一指标的一流难以成为整体的一流。 “双一流”建设所暗含的标准和要素,主要有一流人才(包括一流学术精英和一流的学生)、一流科研成果、一流社会服务、一流治理(学术自由、学校自治等)、一流投入等。因此,我们认为, “双一流”建设是以一流的人才汇聚为核心、以一流的科学研究为基础、以一流的教育治理为支撑、以一流的社会服务为动力、以一流的经费投入为保障,走国际化必由之路的统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的建设工程。

二、“双一流”建设中市属高校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双一流建设方案强调实行一流学科动态管理,注重学科总体规划和内涵发展,明确了无论是部属高校还是地方高校,只要有学科优势和特色,都有机会获得政府财政支持,通过建设达到一流水平。

三、市属高校实验室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实验室建设缺乏统筹规划与协调

在实验室建设过程中,由于学科、实验室功能、目标定位各有不同,各学院在设计规划过程中缺乏协调合作,各自为政,未深入挖掘学科之间的关系和内涵,在編制实验室建设规划时缺乏统筹规划与协调,导致各类实验室发展失衡,甚至出现某些功能类似的实验室重复建设的现象。

(二)实验室资源开放共享度不高,实验资源浪费严重

实验资源配置不合理,使用效益不高,主要表现在:由于科研项目或团队存在不可持续性,在项目终结或团队解散时,实验空间未能及时盘活,资源闲置严重,部分教师对贵重仪器设备共享认识不清,使得不少设备共享程度低。

(三)实验室管理模式不够清晰,管理上缺乏协同机制

高校实验室一般都具有教学实验室和科研实验室两大部分,教学实验室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相对成熟,基本形成“校院两级”管理体制,人、财、物统筹调配管理较为到位。而科研实验室,其管理工作介入单位较多,例如,科研处、教务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和人事处、学院等,彼此间缺少合理的协调机制,容易出现推诿扯皮现象,管理上多头管理,管理模式不够清晰,效率低下。

(四)实验教学模式落后僵化,人才培养缺乏创新精神

许多高校对实验教学不够重视,一直都是把实验教学作为理论教学的辅助教学。实验教学内容、课时和形式等均依照理论课程的进度和要求开展,验证性实验项目较多,综合性、设计性和创新性的实验项目偏少。实验项目更新较慢,教学模式落后僵化,不能适应当前“双一流”建设的要求,与培养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的目标更是相去甚远。

(五)实验队伍相对薄弱,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受制于“重理论、轻实践”的传统观念,实验队伍一直处于弱势地位,实验人员缺少,加上现有队伍年龄、学历和职称的结构不尽合理,难以胜任新型实验教学指导和管理工作,队伍整体水平亟待提升。

四、市属高校一流实验室建设策略与路径

(一)加强统筹规划,优化学科布局,坚持特色发展

根据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结合各学院实验室的现状,从实际出发,着眼于“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目标,不断优化学科布局,坚持特色发展,统筹谋划,通盘考虑。

(二)加大实验室开放力度,提高实验室的利用率

在公共课、基础课实验室面向学生开放的基础上,实现部分专业实验室开放;在原有以时间开放为主的基础上,逐步实现项目开放。建立信息管理平台,将实验设备使用情况、空间、时间及技术支持等信息及时公布到平台上,制定灵活的实验室开放方案,满足学生多样化的需求,提高实验室设备的利用率。

(三)整合校内资源,搭建共享信息平台

市属高校要不断整合校内资源,通过增加专项经费投入、优化整合人才队伍、不断完善科研条件等方式,搭建大平台,通过推动学科交叉融合,形成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独特的研究方向和研究特色,为申报国家重点实验室奠定良好基础,使建设大平台与建设大学科相互促进。

(四)利用平台建设,服务地方经济

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是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依托。地方高校在筹建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注重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这样也能更好地争取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加快平台建设进程。

(五)加强实验队伍建设,提高实验教学质量

重视实验教师的学习培训,将实验教师的培训纳入教师培训计划中,通过建立、完善鼓励机制,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努力建设一支规模适度、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实验队伍。

结语

“双一流”建设离不开一流的实验室建设,一流的实验室建设离不开一流的仪器设备保障,一流仪器设备的高效利用离不开一流的实验技术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王琳,王新媛,陈凯.“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地方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对策[J].中国轻工教育,2018 (03):5-11.

[2]张明,蒋兴华.高校参与区域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对策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30 (8):5-7.

[3]科技导报社综合报道.2015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召开[J].科技导报,2016,34 (01):21.

猜你喜欢
实验室建设双一流
保密专业实验室及实验指导体系建设
浅谈人体解剖学实验室建设与实验教学
基于高校转型发展的三坐标测量实验室建设
高职电子商务实验室建设研究
“双一流”为“青椒”打造更大舞台
医学影像技术专业实验室建设
“双一流”后,高校改革何处去?
高校“双一流”能否打破身份制
“双一流”需 从去行政化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