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下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压力表现再认识

2018-01-18 08:51赵海涛王莹
活力 2018年20期
关键词:职业压力辅导员新时代

赵海涛 王莹

[摘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对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日益增长,高校青年辅导员面临的压力也在不断升级。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压力主要变现在角色期待压力大、思想政治工作负荷压力重、职务(职称)晋升竞争压力突出、自我专业发展压力明显等方面。关注和研究青年辅导员职业压力表现,是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关键词]新时代;辅导员;职业压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开启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对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的向往更加迫切。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对教师队伍的素质能力相应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面临的压力也随之增加。辅导员具有教师和管理人员的双重身份,其职业压力直接关系到新时代大学生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因此,再关注和研究青年辅导员的职业压力表现,不仅是加强辅导员队伍建设的现实需要,更是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的内在要求。

一、辅导员职业压力的内涵

将职业压力的理论模式引入教师行业中进行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1977年,基里亚科(Kyriaeou)和萨克利夫(sutelieffe)在《教育评论》(Edueational Review)杂志上发表的一篇针对教师行业存在的主要压力的研究探索性文章,被学术界公认为是教师职业压力研究的开端。此后教师职业压力问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研究日益增多,并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国内学者对辅导员职业压力的研究起步较晚,21世纪逐渐开始关注。

辅导员职业压力是压力一词在辅导员这一职业中的应用,指的是辅导员由于工作方面的原因如工作时间长、工作任务安排多、学生思想引导艰巨等而导致自身做出偏离常态机能的改变,其主要表现在对辅导员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个人行为、育人质量等产生不良的影响。

二、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压力表现

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教师队伍年龄结构呈现出年轻化的趋势。青年辅导员是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的中坚力量,作为高校教师队伍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面对把立德树人思想贯穿于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实践育人、文化育人和科研育人全过程的要求,既面临着许多机遇,同时也遭遇前所未有的压力。

(一)角色期待压力大

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辅导员应当努力成为学生成长成才的人生导师和健康生活的知心朋友。辅导员承担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以及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使命。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并修订出台了《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再次对辅导员职能定位等进行了明确界定,但社会各界对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依然很复杂,他们既期望辅导员履行传道授业解惑职责,又期望辅导员做家长代理人、纪律维护者、安全守护者、心理咨询师等诸多角色,迫使青年辅导员向着“完人”方向努力,辅导员角色与自我的冲突,让青年辅导员背上了沉重包袱。

(二)思想政治工作负荷压力重

立德育人是辅导员的根本任务。随着高校广泛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处于事业发展阶段的青年辅导员,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任务繁重。除了正常的党课、团课、就业指导课等课堂教学工作之外,还有科学研究项目。还得承担组织各类文体活动、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竞赛、参加社会实践、谈心谈话等活动。还要经常应对学校职能部门的各种形式的检查,准备各种材料。可以说辅导员没有明确的上下班时间,也无法严格用8小时来衡量。青年辅导员工作一刻不得闲,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处于待命狀态,可以说“两眼一睁,忙到熄灯”超负荷劳动,职业压力增加。

(三)职务(职称)晋升竞争压力突出

近年来,高校制定并出台相应制度落实《规定》明确指出的“专职辅导员可按教师职务(职称)要求评聘思想政治教育学科或其他相关学科的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切实加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许多高校将辅导员向专业教师看齐,辅导员参与教学、科研的工作比重增加,青年辅导员职务(职称)评聘的压力很大。高校青年辅导员工资待遇水平与职务(职称)挂钩,不是完成规定的教育教学任务、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引导、评上优秀辅导员就能晋升职务(职称),而是要同时满足课题立项、发表论文、编写教材(著作)等相关工作业绩要求。这些条件都符合的同时,还有学校职务(职称)名额的限制,加剧了辅导员之间的竞争,使得人际关系复杂紧张,青年辅导员职业压力突出。

(四)自我专业发展压力明显

新时代催生新思想、新理论引领新实践。党的十九大在做出新时代科学判断的基础上,系统提出了党在新时代的新使命、新理论、新方略、新目标和新任务,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高校青年辅导员要紧跟时代步伐,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武装,提高自身政治素养,以应对多样化社会思潮、敌对势力渗透争夺对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严峻挑战。针对互联网技术、新媒体技术对传统教育引导方式的冲击,青年辅导员要熟悉使用计算机、智能手机等自媒体,自觉主动地学习网络发展规律,提升自身胜任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能力。此外,青年辅导员为提高自身工作能力和水平,保证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根据《高等学校辅导员职业能力标准(暂行)》中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知识要求,在工作中不断给自身施加压力。

结语

辅导员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青年辅导员职业压力不仅关系到他们自身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还直接影响着培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实现。青年辅导员的职业压力已成为新时代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一项亟待深入研究的现实课题。

基金项目:2016年度辽宁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辅导员工作激励机制研究”(项目编号:L16BS2044)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

参考文献:

[1]王莹.新时代下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探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8 (3):81.

[2]赵兰芳.高校青年教师职业压力与调适策略[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72.

[3]王秀阁,张虹.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教育的新使命新任务新作为[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8 (8):9.

[4]何海燕.影响高校青年辅导员职业幸福感的主要因素研究[J].当代青年研究,2011 (10):77-80

[5]杨雪龙.高校青年辅导员的心理问题发生机制——基于压力一资源模型的视角[J].思想教育研究,2015 (7):74-77.

猜你喜欢
职业压力辅导员新时代
高校辅导员综合素质与能力提升探究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青年教师职业压力的现状分析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校学习型辅导员队伍建设的时代诉求与角色定位
“有为”也应“有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