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高中政治教学导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018-01-18 10:10伍勇支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丰富导语高中政治

伍勇支

摘 要:课前导入、课堂教学、课后总结构成了一堂完整的课,而课前导入作为其中的重要构成环节,它标志着一堂课的开始。可以说,课前导入做得好,就能够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也能够为课堂教学质量提供保证。在高中政治课堂上,老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时,同样需要重视教学导入,也需要对导语进行丰富,让导入环节的作用更加显著。

关键词:导语 丰富 高中政治

由于课程改革、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不断发展,各式各样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模式不断涌现出来。而在这一系列教学理念、教学方法中,大多都蕴含着“学生中心”这一思想,旨在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学习自主性、学习积极性进行调动。而课前导入环节作为一堂课的初始部分,它能够直接影响、直接决定学生本堂课的学习状态,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意义。因此,怎样让课前导入更加有效、怎样让导语更加丰富多样就成了高中政治教师需要解决的问题。[1]

一、温故导新,层层递进

众所周知,“温故知新”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学习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的学习知识、掌握知识。但其实,它也是一种非常有效的教学导入方式,能够让导入效果更为理想。“温故导新”,顾名思义,就是通过温习以前学习过的旧知识来导出将要学习的新知识。这种教学导入方式能够循序渐进、层层递进的导出新知识,能够让学生有时间适应、有时间消化。[2]

高中政治作为一门理论性、抽象性较强的课程,其中涵盖了大量的理论知识、基础知识。如果让学生毫无章法的开展学习,其学习效果很难达到理想水平。因此,教材编写者们在设计和编写教材时,也考虑到了这一问题,通常会将存在联系的内容安排在同一册、同一单元中,以此来方便学生学习和了解。因此,在高中政治教材中,许多基础知识、理论知识都会存在一定的联系,这就为老师开展“温故导新”式的教学导入提供了条件。[3]

例如,老师在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章节内容开展课堂教学时,就可以以上节内容《消费及其类型》为切入点,设计一些能够承上启下的导语。比如,老师可以这样开展教学导入:“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已经了解了消费的两种类型,也知道了影响消费的因素。作为我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消费”是我们每天都要做的事情,那么,怎样的“消费”才是理性的、科学的呢?怎样的消费观才是正确的呢?今天,老师就带着大家来看看,我们到底应该怎么消费”。这种由学习过的旧知识过渡到即将要学习的新知识的导入方式,能够弱化学生的学习难度、接受难度,也能够让教学导入的效果更加理想。[4]

二、巧妙设疑,诱发思考

作为推动学生思考、推动学生探究的重要力量,悬念、问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思考兴趣。因此,老师在开展教学导入时,同样可以通过设置悬念、设置问题,来诱发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积极性。

例如,老师在讲解与讲授《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可以将一些具有悬念的元素设计到导语中。首先,老师可以从哲学家莱布尼茨出发,向学生介绍一些他的基本资料、逸闻趣事,让学生对他有一个全面了解,并对其产生想要深入了解的欲望。接着,老师就可以这样设置悬念:“同学们,莱布尼茨说过一句非常有名的话,他说‘世界上不会存在两片一模一样的树叶,也不会存在两片完全不同的树叶。这两句话是不是存在矛盾呢?为什么他会这么说呢?如果大家想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去课本里面找找吧。”这种通过巧妙设疑来设置悬念的导入方式,能够让学生开动脑筋、发散思维、积极思考,有助于高中政治课堂氛围的优化。

三、构建现实情境,进行教学导入

在对高中政治教材内容进行探究后,我们可以发现,其中的许多内容都和我们的实际生活存在较为密切的联系。因此,老师在设计导入语时,就可以对这一特点进行充分利用,通过构建现实情境,来对学生开展教学导入。

例如,老师在讲授《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这一单元时,就可以用多媒体展示一段真实的民主选举的视频片段,让学生认真欣赏、仔细观察。在播放视频的过程中,老师就可以在一旁进行口头讲解和口头引导,从而将学生引入一个真实的课堂情境中,让学生对“民主选举”有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而老师在讲授“传统文化的继承”这一章节内容时,就可以在课前准备一些与我国传统文化有关的物品,比如书法作品、国画作品、对联等等,并将它们带到课堂上来,供学生观赏和欣赏。老师在展示某一样物品时,可以对其进行详细介绍、详细说明,让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有一个更加全面、深入的了解。另外,这种通过展示实物、口头介绍来开展教学导入的方式,能够构建出生动、真实的教学情境,也能够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情绪更为良好。

四、直接发问,直接导入

由于高中政治是一门典型的文科类课程,其中涵盖的文字材料、理论知识较多,学习起来也比较枯燥和单调。因此,在高中政治课堂上,刚开始上课时,学生们很难将自身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其学习状态和学习情绪也很难达到理想水平。如果学生在这种懒散的状态下进行政治学习,其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必然是不理想的。老师如果想让学生的学习质量最优化,首先就需要让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到课堂上来,让学生的学习状态得到优化。而這种通过直接发问来进行课堂导入的方式,能够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心理压力和精神压力,也能够让其迅速进入到问题思考过程中,其无序的思维状态也就能够变得有序,其懒散的精神状态也就能够变得集中。只有学习状态最佳化,其学习效果才能够最优化。

结语

总而言之,无论是温故导新、巧设悬念,还是构建情境、直接发问,都是丰富导入语的有效途径,也是优化高中政治课堂质量的重要手段。教学导入是课堂教学过程中的首要环节,也是决定后续教学效果、教学情况的关键环节。可以说,教学导入是否有效,能够直接决定本堂课是否成功。因此,老师在开展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时,就必须对教学导入进行高度重视。老师需要尝试更加多样化的导入方法,也需要运用更加丰富化的导入语,让导入效果更加理想。

参考文献

[1]李卓.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时政资源开发与利用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4.

[2]谢万良.浅谈高中思想政治课的导入和结尾[J].中学教学参考,2012(15):41-41.

[3]杨水生,吴琴.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政治课的七种导入技巧[J].江西教育,2011(09).

[4]赵政红.浅谈农牧区高中政治课各环节的兴趣教学[J].中学教学参考,2015(7):80.

猜你喜欢
丰富导语高中政治
导语
阳光
本期专栏导语
导语
小学语文课堂评价语言的思考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政治教学中对多媒体手段的有效应用
高中政治教学中的“错题管理”研究
高中政治互动教学有效应用研究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