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

2018-01-18 10:10张清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方式

张清强

摘 要:随着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传统的高中教学方式已经无法很好的满足新课程的要求。因此,高中化学教师必须根据新课改下化学学科核心素养,对教学方式进行转变,从而有效的提升高中化学的教学效率。

关键词:新课程 高中化学 教学方式 轉变途径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需要更多能够快速适应时代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同时特别强调人才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此,我国推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对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和创新,从而使得教学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高中化学教学要以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对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和创新,从而为国家培养出更多应用型的高素质人才。

一、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的内容

1.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要求

在新课程改革中明确的提出,教学方式必须要以探究式教学方式为主,即让学生在实际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学会具体的研究方法,加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科学探究性,从而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2.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的具体内容

在新课程背景下要求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必须要以探究式教学方式为主。而探究式教学的流程为选择好的研究内容—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案—组织学生进行研究—对研究结果进行评价和分析[1]。另外,在这一过程中,还应当要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比如:在传统的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通常都会采用讲授、提问、引导等方式来教授学生基础的理论知识。但是如果将这些教学方式进行有效的有机整合,形成一套可操作性的教学方式,是非常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的。

二、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教学方式转变的途径

1.以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

随着社会对于人才培养要求的不断提高,在现代教育中应当要以培养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和较高的科学素养的综合性人才为主要的教育内容。而新课程中探究式的教学方式正好能够很好的满足现代教育发展的需求。因此,在高中教学中应当要以提高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为向导,即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将理论教学落实到每次的实际教学中,将理论知识、实践技能、实际生活这三者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更好的实现高中化学教学的目标,促进学生化学综合应用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2.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新课程教学方式中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和技能,还需要加深对知识的本质和内涵的了解,并将所学的知识系统化,注重运用具体学习方法和指导具体的理论学习[2]。另外,还应当要运行探究式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从而提升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转变教师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对《乙醇》这一内容进行教学时,通过乙醇结构与性质关系的教学培养学生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乙醇的催化氧化原理培养学生的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力,乙醇与钠反应的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教师就应当要以学生为主体,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应当是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并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主动构建的一个过程。因此,教师可以采取以层层递进的问题式教学为主,辅助以实验、幻灯片、讨论、归纳等手段,引领学生发现问题,在合作、探究中解决问题,并进一步深化,将所得知识进行应用,学生在体验到不断解决问题的成功感的同时,逐步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3.帮助学生形成化学概念

了解基本的化学概念是高中化学学习的基础和前提,并要求学生能够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来利用这些基础的化学概念来对化学的本质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应当要帮助学生掌握基础的化学概念,教授学生研究化学物质的方法,并尽可能的优化对化学元素的研究方法,进而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化学概念[3]。高中化学也被称之为理科中的文科,这主要是因为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需要记很多的化学方程式。因此,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化学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在高中化学中需要学习的化学元素中主要的金属化合物为钠、铝、铁和铜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逐个的来了解它们的三性,具体按照以下步骤:①金属单质;②氧化物;③最高价水化物;④盐。然后就是了解与这个金属有关的化合物、氧化性、通性、还原性以及特性是什么。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快速的将这些概念理清楚,从而提升学生的化学学习效率。

4.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应当坚持以课堂提问为主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的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简单来说,就是在高中化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当采取平铺直叙的教学方式,通过提问环节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思考的主动性,从而促进课堂教学方式的转变,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例如:在对《物质的分类》这一课时的内容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几瓶失去标签的有机物,然后提问“同学们,我们要想知道这些是什么物质,首先要知道哪些信息呢?”学生回答:“组成元素、分子式、结构式和性质。”然后教师再问“要怎样才能够确定组成元素呢?”,学生回答“燃烧法。”教师再问“知道了这些样品的分子式,那么要怎样推断它的结构呢?”学生回答“可以先计算其不饱和度。”通过这样一个个问题的引导,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对知识进行掌握。并且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还能够有效的锻炼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化学在高中教育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其教学有效性对于学生的化学学习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对于高中化学教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必须要转变自身的教学方式,从而更加适应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在教学方式转变的过程中,应当要以学生为主体,通过提高学生对化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手段,从而提升学生学习化学的质量,推动我国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杨.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法[J].中文信息,2015(7):45-46.

[2]吕海平.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化学教学方式及其转变途径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0(12):33-33.

[3]李敏.基于新课程背景下分析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转变策略[J].新课程(中学),2012(11):95-95.

猜你喜欢
高中化学新课程教学方式
高中化学高效学习之复述策略
NOBOOK虚拟实验在高中化学的应用
2021聚焦新课程 专注新高考 欢迎订阅全新《新高考》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分类法在高中化学中的应用
高中数学高效教学方式与方法优选例谈
高中化学教学方式探析
发挥自制教具在初中数学新课程实施中的作用
高中化学学习中错题集的应用
我区初中化学新课程实施中典型问题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