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风琴教学助力音乐课堂

2018-01-18 10:10高颖彦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8年42期
关键词:促进激发助力

高颖彦

摘 要: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器乐演奏可以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我校将口风琴引进课堂,前期收到一定的效果,为了更好地将此乐器发挥更大的优势,根据前期的一些问题制定了更深的教学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学生的口风琴演奏水平上了新台阶,实践证明,口风琴进課堂是有效的,口风琴的教学能助力音乐课堂。

关键词:口风琴 教学 助力 促进 激发

美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则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随着音乐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新课标”的实施,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添加器乐教学势在必行。《音乐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器乐演奏对于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现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将口风琴引入课堂,为音乐教学丰富内容,调节课堂气氛,扩大学生音乐视野,对于提高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促进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培养,激发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能力,有着重要的作用。当今教育的不断改革,素质教育越显重视,伴随着音乐教育的发展,小乐器的教学也逐步走进小学生的音乐课堂,农村小学的课堂乐器教学也逐渐地开展。

一、口风琴的教学优势

口风琴与竖笛及口琴具有巨大差异,体现了一定的独特性,它主要依靠簧片发音,属于典型的键盘乐器,因此也具备许多管乐器所缺乏的某些艺术特性。经笔者分析,而后发现口风琴教学主要有以下几点优势。

其一,携带方便,不易损坏,可在多个场合进行自由演奏。同时其体积较小,具有保护外壳,既美观、又轻便,学生携带过程中将会避免损坏,尤其是还能进行室外演奏,比如,广场、露天舞台等,突破了空间上的限制。

其二,口风琴的高音极其精准。键盘上的每个高音都是相对固定的,可以在课桌上弹奏,也可进行直吹,学生能在观看键盘练习及演奏的过程中有效学习,不必像竖笛以及口琴等乐器吹奏的过程中因看不见音孔,导致音不准或出现错音等各类问题。

其三,口风琴的音色较为优美。口风琴是典型的簧片发音乐器,簧片所发出的音色较为柔和,接近歌唱颜色,极其动听,同时也可与歌唱者配合。与其他乐器相比口风琴也体现了较强的相容性,可与其他乐器同时合作、演奏。

其四,口风琴体现了许多管乐器所不具备的特性。其表现力极其丰富,与许多键盘乐器不同,比如,在立式演奏的过程中,它可如同小号一般演奏同音持续的曲调。

其五,演奏过程较为简单。口风琴演奏要求学生右手具有一定的协调性,弹奏优美的旋律,这一过程中不必学习高难度的技巧,因此倍受学生的喜爱。

其六,口风琴利于学生视唱及乐理掌握。口风琴键盘相对直观,有利于学生视唱并学习相关的乐理知识,与其他乐器的学习相比具有显著优势。而且,口风琴的键盘部分与许多键盘乐器基本一致,在学习口风琴之后还可自行了解其它键盘乐器,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同时也可增强学生的艺术鉴赏能力,保证学习效率[2]。

二、明确口风琴的教学理念,为音乐课堂助力

为了更好地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发展音乐感受与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合作意识,提高乐理水平及表演水平;以器乐教学促进学生情感体验,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在演奏实践中促进教师专业知识和技能、教学水平、教育修养及科研能力同步发展。2017年9月我校将口风琴引进音乐课堂。在尝试和教学实践中,口风琴教学在丰富音乐课堂教学和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方面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课堂上,我校音乐课堂将口风琴的结构、发声方法和吹奏方法;持琴、呼吸、运气的方法、演奏指法等教授给孩子,以口风琴的演奏实践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3]。

三、口风琴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难题

在实践中也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学生的接受能力以及练习时间的长短不同导致了分层现象,这样对统一的进度有很大的影响。二是个别同学在音乐课堂上经常忘记带口风琴。三是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由于好奇心强,时不时会出现乱吹乱弹的现象,从而影响课堂的秩序。四是大部分学生课后没有抽时间练习新授的乐曲,导致学习进度有点慢。五是学生的乐理基础较差,导致乐曲学习进度缓慢。

四、解决口风琴教学中的困难,提高学生音乐素养。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校继续坚持口风琴进课堂,并对小学口风琴进课堂进行教学研究,不仅要让学生掌握一种乐器的演奏技巧,更加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口风琴进课堂,在音乐的海洋里面尽情翱翔。为此制定了更深的教学目标。

1.明确教学目标,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

第一,以提高学生的整体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为主要的目标,使学生通过口风琴的学习,激发对音乐学习的兴趣,特别是口风琴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的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4]。

第二,通过口风琴的学习,提高学生看谱视奏能力,增强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和爱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乐理水平及表演水平。

第三,学习口风琴的正确吹奏方法,包括正确的演奏姿势、正确的吸气呼气方法、正确按键盘的手型和指法。能用不同的速度演奏口风琴曲目。在熟练吹奏弹奏的基础上掌握连音和跳音、顿音的演奏方法。将口风琴的教学和音乐常规教学相结合,通过范奏、视听、体验、趣味教学、分析和游戏教学等有效的方法,在吹奏和实践过程中理解表现音乐,并参与集体活动相互协作,体会自主学习和集体学习的快乐,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活跃音乐课堂的气氛。

第四,能够自己看歌谱并且完成简单乐曲的演奏。通过吹奏口风琴的不同曲目,学生在口风琴课堂教学中感受、体验演奏曲目的旋律特点和音乐意境的美感,同时,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5]。

第五,认识口风琴的结构,了解其发声和演奏方法。培养学生爱护、保养乐器的良好习惯。

2.积极开展各类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潜能。

2018年2月底,我们请了当地的名教师来我校讲解与示范乐器,让学生了解乐器的背景和结构。接着,针对乐理知识缺乏,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用部分时间来讲解,将乐理知识穿插到曲子当中;针对学生乱吹奏的现象,我们采取空弹弹奏,将口风琴的指法纠正后再进行有声音的吹奏;根据学生不能够完成作业的情况,怎样增强学生学习口风琴的兴趣,我们采取课堂上尽量选择多一些学生比较喜欢听的乐曲。此外还要利用微信、校讯通、家长会等方式和家长进行沟通,保证学生每天不少于二十分钟的练习时间;针对个别孩子音乐课忘记带乐器的问题,老师在每次上課的前一天给家长发校讯通,班群发微信等途径,让家长提醒孩子带口风琴;针对学生分层的现象,我们把水平差不多的孩子组成一组,分组教学,以及采取优帮差等的方法;本学期,我们挖掘学生的潜能,进行齐奏、合奏、重奏的练习,因为准确的音高、节奏感、节拍感是进行合奏、齐奏的基础,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初步建立准确的音高、节奏感、节拍感,如:进行听音模唱练习、进行节奏接拢游戏等,在齐奏、合奏、重奏的练习过程中,每个学生的接受能力不同,个别孩子相对会慢一些,我们就采取“一帮一”的方式,学习快的学生在帮的过程中进一步感受音乐,而由于学生教学生,同学之间比较接近,所以学的同学掌握乐曲的速度也会相对快一些,在多声部的合奏中,我们每个声部选出声部长、副声部长,协助教师带领本声部吹奏,在有一定基础后,由他们独立地带领同学们编排指法,掌握所学的乐曲,教师只是在学生遇到难题时再进行全班的或个别的指导,各声部掌握好本声部的练习后,几个人自愿组合进行小组合奏,这样既发挥了学生的潜能,又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

结语

综上所述,经过长时间的训练以及引导,口风琴进课堂收获了一定的成效,学生提高了看谱视奏能力,同时也会使用连音,跳音,顿音奏法完成简单乐曲的演奏,通过齐奏、合奏、重奏的练习,学生的总体水平头有了很大的进步。口风琴教学助力音乐课堂,效果明显,我们将继续积极推进口风琴进课堂,让孩子们洋溢在音乐的欢乐中,让孩子们发现口风琴学习的乐趣,提高自身的音乐文化素养,并为其日后的成长以及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最后,希望笔者的分析以及探讨为相关的音乐教师带来借鉴以及参考。

参考文献

[1]邓慧蓝.浅析口风琴教学促进学生创造能力的提高[J].北方音乐,2018,38(05):197.

[2]陈婉.口风琴进课堂之教学有效性研究[J].北方音乐,2018,38(05):200.

[3]苏世友,吴美娥.口风琴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积极作用[J].北方音乐,2018,38(13):186.

[4]张莉.口风琴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有效运用分析[J].北方音乐,2018,38(11):225.

[5]吴丽娜.口风琴教学与小学音乐课堂的有效结合[J].北方音乐,2018,38(04):176.

猜你喜欢
促进激发助力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筑巢引凤共建共享人才共育校企共赢
“体验式旅游”促进吉林省旅游资源优势的作用研究
激发中职学校旅游酒店专业学生的学习兴趣初探
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方法
培养想象力,让语文课堂“活”起来
活化经营管理机制 促进国有林场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