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2018-01-19 22:57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30期
关键词:缺铁性贫血红细胞

谭 华

江西省鹰潭市人民医院铁路分院检验科,江西鹰潭 335000

贫血是指血液中的红细胞总量明显低于正常值的一种临床常见病。贫血的发生原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并且各种贫血类型也各不相同[1]。在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等具体表现,同时结合其贫血类型特点,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2]。此外,在不同类型贫血患者的血常规检测中,地中海贫血与缺铁性贫血检测结果的正确诊断鉴别有较大难度[3],因此,临床对于贫血患者的诊断与鉴别对其临床治疗及改善患者预后有重要的临床意义[4]。本研究通过检测贫血患者与健康对照组的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MCH)、血红蛋白(Hb)、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平均体积(MCV)以及RBC/MCV比值等不同类型红细胞检测结果,分析血液检验在贫血诊断与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z14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经血常规检查确诊为贫血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患者均伴有不同程度的心悸、乏力、头晕、皮肤及黏膜苍白、食欲不振等症状。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根据贫血类型不同,将所有贫血患者分为地中海贫血组(n=40)和缺铁性贫血组(n=40)。同时选取同期来院的40例健康体检者设为健康对照组。地中海贫血组中,男12例,女28例;年龄(35.12±4.23)岁。缺铁性贫血组中,男 14例,女26例;年龄(34.38±4.41)岁。 健康对照组中,男 15例,女 25例;年龄(36.12±4.15)岁。 三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均符合贫血的诊断标准:成年男性Hb<120 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 g/L,孕妇Hb<100 g/L。排除标准:意识障碍及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者;伴有严重的心、肝、肾等功能障碍者。

1.3 检测方法

采用装有乙二胺四乙酸三钾(EDTA-K3)抗凝剂的真空密封抗凝管,分别采集三组患者的静脉血3 ml,将真空管缓慢颠倒3次,充分混匀,注意避免剧烈晃动以防发生溶血现象。采用美国Beckman Coulter公司生产的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4 h内完成对上述三组患者血液中RBC、MCH、Hb、RDW、MCV的检测,并计算RBC/MCV比值。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患者的血细胞检测结果,观察三组患者血 液 中 的 RBC、MCH、Hb、RDW、MCV 水 平 , 计 算RBC/MCV比值。其中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以地中海基因检查结果为标准;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检测结果以血清铁蛋白检测结果为标准。正常参考值:MCV:80~100 fL。 RBC:女性为(3.5~5.0)×1012/L,男性为(4.0~5.5)×1012/L。RDW:0.12.0~0.135%。 MCH:26~34 fL。 Hb:男性为 130~175 g/L,女性为 115~150 g/L。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地中海贫血组患者和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MCV、MCH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的RBC/MCV、RBC指标均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组和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RDW指标均明显高于地中海血组和健康对照组,其RBC、Hb指标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表1 三组血细胞检测结果的比较(±s)

与健康对照组比较,*P<0.05;与缺铁性贫血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RDW(%) Hb(g/L) RBC/MCV MCH(pg) MCV(fL) RBC(×1012/L)健康对照组缺铁性贫血组地中海贫血组60 60 60 14.23±1.32#22.04±1.05 17.08±3.06#123.86±13.05#85.06±9.87 101.03±12.08#4.86±1.67*3.46±1.19 7.68±1.52#37.05±3.84 20.05±3.06*24.12±3.56*90.85±9.24 70.07±6.89*66.82±4.09*3.82±0.71#5.21±0.60*6.30±0.52#

3 讨论

地中海贫血主要是指由于血液中珠蛋白生成发生障碍,引发的一系列贫血性疾病,多为遗传性溶血性贫血[4]。患者由于基因缺陷,其贫血特点多具有复杂性、多样性的特点,因此在合成血红蛋白时其珠蛋白肽链也各不相同,多数患者发病时无明显临床症状,严重发病时患者可表现为慢性进行性溶血性贫血症状[5-6]。缺铁性贫血主要是指合成铁元素的卟啉、铁、珠蛋白三要素的生成降低,致使患者的机体长期处于缺铁状况,从而引起机体合成血红蛋白的能力显著降低,导致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现象的发生[7-8]。人体内铁元素供应长期处于不稳定状态,可造成红细胞充盈度及红细胞体积发生改变,造成红细胞体积出现大小不均匀现象[8]。

目前,随着临床医学检验的不断发展,其发展方向逐渐向特异性、准确快速、超微量以及高度自动化等方向转变,临床的多项医疗诊治工作也较多地依赖于实验检测结果[9-10]。有文献资料报道显示,在临床住院患者中,60%~70%的疾病常需要依据实验室检测结果进行诊断及治疗[11]。此外,临床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可直接影响临床医师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12-13]。目前临床对于贫血类型的鉴别与诊断常应用血液检验进行鉴别,因此需使用经济、简单的方法详细分析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并鉴别贫血的不同类型,以提高贫血的筛查诊断水平[14-15]。本研究结果显示,地中海贫血组患者和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MCV、MCH指标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地中海贫血组患者的RBC/MCV、RBC指标均明显高于缺铁性贫血组和健康对照组(P<0.05)。缺铁性贫血组患者的RDW指标均明显高于地中海患者组和健康对照组,其RBC、Hb指标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提示检测和分析贫血患者的血液检验结果,有利于贫血类型的诊断与鉴别,能够为贫血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综上所述,血液检验对贫血患者不同类型的诊断及鉴别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缺铁性贫血红细胞
儿童幽门螺杆菌感染情况及其与缺铁性贫血的相关性
蹲久了站起来眼前发黑就是贫血?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猪附红细胞体病致病机理及中药防治
综合护理在小儿缺铁性贫血治疗中的作用分析
营养干预对婴幼儿缺铁性贫血发生率的影响研究
人不能“只靠吃米活着”——没有精神就是“贫血”
贫血了?先别急着补铁
缺铁性贫血病因探讨(饮食治疗)
MAP红细胞保存液与生理盐水混悬洗涤红细胞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