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检测在肺栓塞诊断中的应用研究

2018-01-19 05:23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17年84期
关键词:肺栓塞二聚体特异性

徐 燕

(内蒙古包头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内蒙古 包头 014010)

肺栓塞,简称PE(Pulmonary embolism),为临床急症类型之一[1]。PE一般无特异性表现,易被误诊漏诊,因此在PE诊断中,对其实施早期的预防及准确诊断极为重要,故本院对PE患者联合FIB及D-D检测,具体检测结果及诊断意义,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90例肺栓塞患者及同期的健康体检的90例正常者临床资料,分研究组(肺栓塞患者),对照组(正常者),对照组男56例,女34例;年龄37~77岁,平均(54.13±2.53)岁;体重50~67 kg,平均(54.13±3.26)kg;研究组男54例,女36例;年龄38~79岁,平均(53.63±2.54)岁;体重49~68 kg,平均(53.97±4.02)kg。2组基线资料对比下的差异不存在意义(P>0.05)。

1.2 诊断方法

在两组空腹状态下实施检测,以一次性枸橼酸钠109 mmol/L,0.20 mL定量的静脉的采血管,实施1.8 mL的静脉血采集,将其充分摇匀。以3000 r/min的速度实施血浆分离,时间控制在10 min左右,总检测完成时间在4 h内。D-D及FIB的检测按照说明书及操作标准实施,阳性的诊断标准为D-D超过2.00 mg/mL则为阳性,FIB超过4.00 g/L则为阳性。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以SPSS 22.0的统计软件包处理,计量单位以(±s)标准差的形式表示,两组间对比以t实施检验,计数数据以[n(%)]的形式表示,P<0.05说明比较差异存在统计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的检测结果的比较情况

研究组D-D及FIB的指标水平皆比对照组高,其中D-D指标水平(1.92±0.62)μg/L比对照组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的检测结果的比较情况(±s)

表1 两组的检测结果的比较情况(±s)

注:两组比,P<0.05

组别 n F I B(g/L) D-D(μ g/L)对照组 90 2.03±0.61 0.13±0.20研究组 90 4.67±0.52 1.92±0.62

2.2 FIB及D-D联合诊断的特异性

使用D-D及FIB联合对肺栓塞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比单独使用D-D或是FIB更高,其中联合使用的敏感性为98.89%(89/90)比单独使用D-D的72.22%(65/90)更高(P<0.05)。

3 讨 论

近年来,对PE诊断的主要方面有病史:例如肥胖、心脑血管中疾病及年龄等;临床症状:胸背疼痛、多汗、心悸、咳嗽及发热等;实验室中血清学的检测,如CKMB、CK、D-D、血气分析等;心电图的检查;影像学的检测,如MRI、肺动脉中造影剂X线等[2]。FIB为纤维蛋白前体,处于凝血最终阶段,可溶性的FIB会转变为不溶性的纤维蛋白,从而形成血块能够预防损伤后的血液大量流失,FIB的测定为血栓性相关疾病及出血性的相关疾病的诊断中常用检测项目。D-D为血浆中纤维蛋白的降解特异性的产物,为患者机体中高凝状态及继发性纤溶亢进重要的标志,D-D水平一旦升高,则预示着患者机体中微血栓的形成与炎症反应的激活,大量文献证实,D-D检测为阴性时可排除患有肺栓塞[3]。而FIB为II的急性状态反应蛋白,血浆FIB有升高现象则为血栓的形成危险因子,FIB会与机体内血小板膜的蛋白IIb/IIIa进行结合,从而对血小板有激活作用,会促使血小板加速聚集,增加全血及血浆黏度后,会加速血栓的形成。据研究显示,研究组D-D及FIB的指标水平皆比对照组高,其中D-D指标水平是(1.92±0.62)μg/L比对照组高,使用D-D及FIB联合对肺栓塞的诊断特异性及敏感性比单独使用D-D或是FIB更高,与相关文献[4]报道类似。由此说明纤维蛋白原和D-二聚体在肺栓塞联合检测的早期诊断中有较大价值。

综上所述,肺栓塞病患的FIB及D-D指标水平比正常人更高,将FIB及D-D联合检测对肺栓塞的早期诊断有明显效果。

[1]陈云霞,李 敏,陈晓香,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栓塞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D二聚体及纤维蛋白原水平监测的临床意义[J].海南医学,2017,28(1):23-25.

[2]王晓燕.血清hs-CRP、D-二聚体联合纤维蛋白原检测用于肺栓塞诊断的临床意义[J].医学检验与临床,2016,27(3):21-23.

[3]杜青木,艾丽娟,纪寒翔,等.肺血管CT造影联合血清D-二聚体检测对肺栓塞的诊断价值评估[J].临床医药文献杂志,2016,3(8):1521,1523.

[4]陈晓娟,梅晓冬.联合检测D-D和FIB对慢阻肺患者肺栓塞风险的预测作用[J].临床肺科杂志,2016,21(4):646-648.

猜你喜欢
肺栓塞二聚体特异性
管家基因突变导致面部特异性出生缺陷的原因
肺栓塞16例误诊分析
精确制导 特异性溶栓
56例肺栓塞患者的心电图分析
以肺栓塞为主要表现的抗磷脂综合征1例报告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急性肺栓塞的心电图分析
重复周围磁刺激治疗慢性非特异性下腰痛的临床效果
儿童非特异性ST-T改变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